月壤不能种菜,那中国人民的种地民族基因可咋整啊?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嫦娥五号返回器带着月球土壤回家后,“月壤不能种菜”,短短6个字让中国人民的种地民族技能无计可施。

网友“恨铁不成钢”地调侃:这么大个球连菜都种不了,千年的奔月执念,终究是错付了。

500

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顺利降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预定着陆区,这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这次一同被带回的月球“土特产”里还有月壤。

作为历史悠久的农耕大国,“耕种”就是深刻进每一个中国人血液里的民族基因,见土就想种菜的执念根深蒂固。哪个中国人的终极梦想不是退休后有块小菜园打理呢?

因此月球的土壤能种点啥,自然也成了网友们关心的头等大事。

在@微博科普 17日发布的,一则关于“月球上的图有啥用”的小调查中,比起其他科研类选项,想“种土豆”的网友人数最多,5万人中有1.5万人支持,占比近30%。

500

网友:无心科研,只想种菜。

500

然而事与愿违,据@央视新闻 17日晚报道,研究发现月壤不能种菜。

与地球土壤富含微生物和有机养分不同,月壤不含任何有机养分,而且非常干燥,所以无论种菜还是种土豆都不行。

500

遭到灵魂暴击的网友们心碎一地,脸上写着一个大写的失望。

500

“我兔花了这么多小钱钱,你竟然不能种地?!请你耗子尾汁,不要不识抬举。”

500

图自@Pursuit天天

500


登月热情骤减,突然索然无味。

500

500

感受到了来自浩瀚宇宙的恶意……

500

图自@永远一粒米

就连央视新闻的标题、主持人朱广权和手语老师都仿佛透露着一股子失望。

“不能种菜”四个字,甚至读出了一股“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500

500

难怪《流浪地球》中,地球人跑路都不带月球玩了,你丫没用啊!

500

500

节选自《流浪地球》

你流浪去吧!要你何用!

500

图自@亚尼大帝

算了,咱们去火星和木星上看看能不能种土豆吧。

500

那么问题来了,嫦娥在上头那么久都是怎么过的呢?

仙女不需要吃饭?

那吴刚砍的桂花树又去哪儿了?

500

但是!作为对种地有着执念的农业大国,就这么轻言放弃了吗?

不!在中国人眼中就没有不能种的地!

西沙海滩、毛乌素沙漠、边境高原、重度盐碱地……哪个没被征服?

500

500

500

500


就连南极,中国科考队都种上了菜,还把隔壁俄罗斯站“馋哭了”。

500

再说了2019年,嫦娥四号在实现人类首次月背着陆探测外,还成功在生物科普试验载荷中让棉花种子发芽了。

500

500

没有条件,那就创造条件,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时刻到了!

500

要说怎么解决种地问题,那我可不困了。

评论区网友们瞬间振作,开始脑洞大开集思广益:

不要放弃啊,整点地球肥料上去,挖个坑埋点土,数个一二三四五,说不定就成了。

500

啥玩意,哪块地不能种庄稼?袁隆平眼前一亮。

500

网友把故事结局已经想好了:

500

500

虽然月壤不能种菜,但科学家发现,长期的太阳风给月壤注入了大量氦-3,这是一种未来可能进行热核聚变发电的清洁能源。

月壤中含有一百万到五百万吨的氦-3,大概是地球含量的百万到千万倍级。100吨氦-3所能创造的能源相当于全世界一年消耗的能源总量。

500

结果网友们的反应是:

——月球上有很厉害的能源哎!

——哦哦那发电了是不是可以搞无土栽培了?

害,又回到种地了。

500

果然,中国科技的尽头:种菜。

以及如何更好地种菜。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