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思考:粟作农业文化人群从稻作农业文化人群手中夺取了中原?
前些日子在电视上观看了CCTV10《考古公开课》20201122《五谷的故事》节目(主讲人:赵志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我国植物考古学科开创者)。
今儿又简单过了一下该节目视频,结合以往知识和信息搜阅,提炼了几个知识要点:
- 稻作农业的起源地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玉蟾岩1.4万年前、上山1万、仙人洞9千、彭头山9千、井头山8千、贾湖8千、跨湖桥7千、八里岗7千、河姆渡6千、良渚5千);
- 粟作农业(及黍)起源地是中国北方(目前最早在北京东胡林1万年前,另注:兴隆洼8千、半坡6千);
- 大豆起源于中国(目前最早在贾湖8千年前);
- 小麦起源于西亚,最早传入中国是4千年前经过北方“草原之路”(欧亚草原青铜文化分布带)到达其东端大兴安岭南部西坡然后沿桑干河永定河河谷地带进入太行山东麓再向南到达山东地区(中国年代最早的小麦出土在胶东半岛);
其中,
一点信息引起了我的思考:
稻作农业的重要遗存中,约8千年前的贾湖遗址和约7千年前的八里岗遗址,都位于今河南省中部,即标准的中原地区。而众所周知,到4千多年前至2千多年前的夏商周时期,中原地区是绝对的粟作农业文化区。
这里面有一个粟作农业文化向南替代了稻作农业文化来占据中原的过程。不知道这是一个【气候变化人群自然迁徙】的过程,还是一个【文化扩张甚至暴力征服】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