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生存演绎(三)由交换带来的全新需求维度

人口的大量增长终归还是要回归到生产力与物质资源环境这个基础上来,生产力限制了我们祖先能够制造、加工的工具,而工具又影响着我们祖先获取有效资源的种类,再加上自然环境对资源的本质性影响,分布不同、多寡不同,对于人类而言有使用价值的资源终归是有限的。

而生产力“天命”加身的人类开发出了一种全新解决方法:交换。

500

在动物界你看到两群狮子,虽然它们看上去是狮子,实际上也是狮子,内在外在都是一样的,但对于这两群狮子而言,另一群狮子却和它们没有一丁点的正面联系,更多的反而是麻烦,比如抢配偶、抢猎物、抢水源等等。

到了掌握生产力神器的人类这里,两个部落相遇,“哟嚯,看起来打不过呀,那行吧,那看看互相能换点什么吧”,于是开始愉快的做起了生意,偶尔还一起搞个烧烤晚会什么的,这就让动物界的小伙伴开始瞬间懵逼,两伙吃肉的凑一起了居然没有因为抢配偶、抢猎物、抢水源打起来(当然打起来的也不少,毕竟无本买卖最实在),这操作秀的也是没几个动物了。

工具是生产力的集中表现,其中有效利用资源的种类是最直观的代表,由生产力发展起来的部落,对生产力(工具)的需求成为了刚需,由工具带来的超额产出支撑起了现在的人口、实力,一旦失去就会跌回获得生产力之前的样子,变得和普通动物一般无二。除了先天的资源、环境基础,生产力的高低竞争成为了新的“物竞天择”。

资源的限制,生产力的制约,逼着老祖宗们发明了交换,毕竟打劫一时爽,一旦翻车就是全家火葬场,世界终归是现实的,人是要恰饭的,打不赢或者收获不成正比的话,总得寻找其他方式获取资源,而交换就成为了最实际的方法,交换在满足大多数时候资源需要的同时,也让人类社会形态进入全新一面。在生产力出现的背景下,人类从茹毛饮血的生存——繁衍增加了获取资源——生产工具——获取更多资源 的全新需求维度。

500

更多更好的资源意味着更多更好的生产力工具也就代表着更大的超额产出,生产力高低的重要性变得和未来有了直接联系。燧石两面器,就是要比石头的锋利耐用,但燧石不是哪都有,生产燧石器具的部落自然更容易得到周边部落的推崇,在掌握先进核心技术带来本身实力强劲的基础上,通过交换往往能够得到相对战争(损失较大的情况下)要大得多的收益,先进生产力迸发出的超额产出,会让这个部落的生活生产习俗、制度规定制定也有所倾向,形成一种典型的依托生产技术而诞生的生产关系。翻看古人类研究史可以发现,围绕某种“秘术、国宝”强盛起来的古文明比比皆是,当然后面由于生产力停滞被周边超越干掉的案例也同样是比比皆是。

500

生产力带来的直接变化是由工具进行劳动可以获得超额的产出,工具就是超额产出,工具成为了等同于食物、水的必须品,而工具的获取不可避免的必须要依赖于资源,同时工具与资源间关系的相互转换,工具也同样是生产出的产品的所需资源。

 

回到交换这个事情上,单单从底层机制来看,交换是在生产力条件下社会的一切制度的基础之一,它是解决资源分布天然不平衡的核心生产关系机制,同样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须基础。

在这样的全新基础上,人从生存——繁衍,增加了生产力资源这个全新需求,而由交换所拓展的资源流通获取手段,更是推动、创造了生存之外到“吃穿住行”的全新需求,乃至全新生产关系。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