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发展中大部分人都是受惠者,不能把几代人分别面临的痛苦,都说成是同一批人
【本文由“年华”推荐,来自《无论我们如何评价现状,但中国从没有停止让社会更加公平的努力》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百战无畏
在我的印象中,70-80年代代城镇居民和工人一直很悲催。
上班没多久就下岗,国家随便发点钱就让自谋出路。
收入稍微高点,国家就实施社保制度,交社保又增加一大笔家庭支出。
好容易打工有点积蓄了,房屋涨价,辛苦几十年一套房。
独生子女好,国家来养老,现在4老人2夫妇1孩的家庭结构,压的我们这代人喘不过气来
现在又要延迟退休。
这就是老胡的公平吗?
你这节奏就带得离谱,明明是几个不同年龄段分别面临的问题,结果被你说成好像是同一批人一直在遭遇不幸,如果是7、80年代的城镇居民、工人,他们当中一部分确实在90年代下了岗,但在社保问题上,他们是沾光的,他们这批人只是后来象征性的交了一笔钱,和现在工作的缴纳几十年社保的不可同日而语,现在他们早已退休(所以也不存在延迟退休的问题),拿上了稳定的退休金,是社保制度的受益者而不是受损者。
其次这批人当年买房的时候,房价还未大涨,他们更多的是享受房产后来的增值(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是老房拆迁的受益者),承担421家庭重担的,是80、90后这一代独生子女,关7、80年代工人什么事?
你要说社会上还有不公,那没问题,也不难找,但你把50—90这几代人分别面临的痛苦都说成是同一批人在不断遭遇,这就明显是在带节奏,而且只说坏的不说好的,比如我现实中认识大部分退休工人,对现状都是比较满意的,他们现在月月都能拿到比当年上班时要高不少的养老金(尤其当年下岗的,现在一比就更满足),而他们当初并没有缴多少钱。
就算你说的不同阶段人的痛苦,那也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难道中国城镇这几十年的发展,是让大部分人越活越悲催,越活越不幸了吗?物质条件没有大幅改善,收入水平没有大幅提高,各种福利保障没有大幅改善吗?就像老胡说的,中国当前肯定还有很多不足,不同人群也都有各自的痛苦,这都需要进一步发展来解决,但这几十年总的发展方向是没有错的,绝大部分人都是受惠者,城镇化更是深刻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以偏概全,全盘否定,这种言论更适合发在某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