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掉书读书,我们可不可以用纯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读传统文化思想的经典著作?

我真的太喜欢传统文化思想,请编辑给我继续在风闻和观友讨论的机会,感谢!

前两天发了一篇我读《道德经》第一章的感悟。从观友的评论反映来看,很多人不明白,我为什么说我的感悟可能更接近老子的本意。

怀疑和反对很正常,有时候合理的怀疑和反对甚至比简单支持更珍贵。

但既然是讨论,当然应该在一个频道说话。我回复大家的时候,一直在提逻辑。却没有人在怀疑或者反对我的观点的时候,质问我凭什么认为这样解释可能接近老子的本意?直接了当提及我这么解释的逻辑依据是什么?得到结论的具体逻辑推理过程是怎么样的?

也没有人在分享独特见解的时候,能够简单聊聊见解的逻辑出发点,从其他文献角度试着证明一下观点的正确与否。

如果是文学爱好的讨论,各说各话没什么问题,还能因为大家思维方式的跳跃式不同,偶尔碰撞出一些无厘头的乐趣来。

但是在文化思想方面的讨论,还是严谨点比较妥当。拿老祖宗传承下的智慧素材来用,不应该是消遣话题,更有价值的讨论乐趣应该是大家各有正面所得。

怎么实现呢?我想这样的讨论应该具备一定的共同基础,就是基本逻辑。不同观点的赞成或反对,都应该基于各自的逻辑出发点和简单推理。

关键问题就是传统文化思想的载体是古文,太简明扼要,并不那么容易正确阅读和理解。如果有歧义了,怎么证明谁对谁错?只能够通过判断哪种观点的逻辑出发点和推理过程更有道理。所以讨论传统文化思想,怎么也离不开逻辑的支持。

恰恰在逻辑方面,很多的传统文化思想研究者,没有很好的讲述清楚他们成果的推理过程。所以一些传统文化思想的怀疑论者,言之凿凿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没有逻辑体系。

从这个角度来看,讨论老子《道德经》第一章的本意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展现出传统文化思想背后的逻辑体系。有了清晰的逻辑体系认识,很多诸子百家的经典著作的正确解读就会水到渠成迎刃而解。

相信能够把这篇文章看到这的人,一定想问我几个菜喝成这样?还展示逻辑体系?还正确解读诸子百家?就问你从哪下手吧?

古人是人,今人也是人!无知如我并不聪明,大家也不笨!为什么要忽悠呢?古人可以运用逻辑写出传世经典著作,今人当然可以同样运用逻辑复述传世经典思想。我如果可以,大家当然都可以啊!谁还不是一头两肩膀?

读书的目的最终是扔下书,扔下书可不可能最终也读懂书呢?如果答案是可能,那我们可不可以一起换一种单纯用逻辑的方式来读书。看看能不能忽然发现,最终得到的结论和经典著作一步步对应起来。

这样的读书方式,可以用基于逻辑的讨论形式进行,人人可以参与。我们采取民主集中制,在某一个节点层面,大家形成了一个多数人能够接受的共识以后,再来用共识展开下一步的讨论。这样逐步逐步深入,可以让大家一起从零基础开始。不管是科班还是民科,谁也别笑话谁,一切用逻辑说话。

既然逻辑如此重要,那我们的第一个讨论话题,就选择它吧!

什么是逻辑?逻辑又是怎么产生的?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