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逸老师延续了他长期观点,美国核心问题是全球化收益,以及它国内分配

【本文由“guan_15685530692235”推荐,来自《沈逸:拜登能否克制团队内部的这一冲动,对中美关系走向很重要》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基本上沈逸老师的分析仍然延续了他长期以来的观点。即美国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全球化收益和成本在国内各阶层间的分配问题。中美问题能否缓和的关键在于美国决策层能否克制住美国人性格中顽固存在的对外归因的冲动。

这么多集逸语道破看下来,应该说沈逸老师在本文最后列出来的拜登可以做的三件事在预想之中。我认同沈逸老师的分析框架。但也正因为如此。我实在是觉得这三件事没啥可期待的。。。

本次大选同时进行的国会改选,民主党不但参议院多数没拿到,众议院反而丢了6个席位。而即使在民主党的席位之中,也出现了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属于建制派的议员减少,以懂王所谓的民主党天启四骑士为代表的激进左翼反而高歌猛进。这说明美国国内接近一半人日趋右转保守化,接近一半人日趋左转激进化。留给两党建制派政治精英的空间是被不断压缩的。而激进左翼还是保守右翼尽管在出发点上截然相反,但是在很多问题的主张上反而是惊人的殊途同归,比如都反全球化,比如都要求从中国那里把工作抢回来。沈逸老师在有一期加更里说的那句懂王和桑德斯联手搞个穷人党的话将来恐怕真的会变成某种程度上的现实。这种情况下,这三件事里面:

管控分歧:相对比较可能,但是如果左右都有在产业链转移上搞事情的动机的话,能管控到啥程度不好说了。

回归务实态度:不太可能,右翼出于种族主义要搞事情,左翼出于意识形态搞事情。能够以事务性态度去处理中美关系的建制派整体实力是往下走的。

克制冲动:基本没可能,左右翼要搞中国各取所需,极端情绪宣泄的市场不会小。

所以…(猛男叹气)中国做好自己的事情吧。美国想维护中美关系的想法是没指望了。降低一点预期有助于保持心情愉快。中国自己按部就班推进自己的各项议程,按部就班地在国内优化分配,改善人民生活,突破科技封锁,就比什么都强。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