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东非小中国”埃塞俄比亚近况

【本文由“stone小平”推荐,来自《《战狼》在埃塞真实上演!首批377名中国同胞上演生死撤离》评论区,标题为stone小平添加】

1、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人口一亿,是非洲人口第二大国,2016年的GDP总额超过肯尼亚,成为东非第一大经济体。

2、埃塞俄比亚是非洲没有被殖民的国家之一(另一个是利比里亚),同时二战打败了欧洲强国意大利。(虽然意大利现在看来并没有那么强,但这件事在非洲人看来,是可以吹嘘一辈子的骄傲!)

3、自1991年起,强势的埃塞政府在国家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以中国模式为模版,大举投资,积极发展基础建设和制造业,制定政府部门主导的经济发展计划。BBC直接称其为“东非小中国”。

4、2018年,埃塞俄比亚增长率达到6.81%,超过中国的6.5%。在过去的十年里,埃塞俄比亚的平均增长率约为10%,要知道在20世纪90年代初该国只有3%,这可谓是非洲经济的亮点!

5、中国是埃塞俄比亚最大的外国投资者,也是其最大的贸易伙伴。按“中非贸易研究中心”2017年数据,此前20年里,中国企业在埃塞俄比亚投资了约40亿美元,雇佣了111000名埃塞俄比亚人。埃塞俄比亚70%的公路网络是由中国公司建造。亚吉铁路(亚的斯亚贝巴-吉布提),是非洲第一条现代电气化铁路,长达760公里,由中国铁建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承建,耗资34亿美元,被誉为中非友谊新的丰碑。埃塞国内大量修建了类似于中国的“工业园”。葛洲坝集团参与目前已经开修的复兴大坝,一旦建好,埃塞发电量直接翻四倍。2007年至2012年间,中兴通讯将埃塞俄比亚移动电话的用户数量从100万增加到1500万,到2015年,拥有1亿人口的埃塞俄比亚,手机用户已经达到5000万,比2006年时增长了近100倍。

6、埃塞从梅莱斯时代起就与中国关系密切,后来更是成了“一带一路”的标杆之一。而有英美留学背景的阿比2018年上台后极力向西方靠拢,经济上大搞私有化改革,对中资企业则征收重税;政治上迎合西方“白左”的主张,把各路反对派请回国内。西方把埃塞剧变和阿比上台看成是“普世价值”战胜“一带一路”的成功案例。大约也因为这个原因,相比同期其他对和平做出卓越贡献的领导人,阿比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似乎更加“顺理成章”。

7、随着中资企业的陆续撤离,加上私有化过程中产生的腐败混乱,埃塞的经济陷于停滞,甚至衰退。而经济矛盾叠加原有的民族矛盾,把埃塞推到内战的边缘。一个原本大有希望的国家可能就此沉沦,并作为又一个反面案例警示其他后发国家的人民。

8、祝愿埃塞俄比亚人民渡过难关!

500

500

(有关数据资料来自网络,未经权威机构核实,请读者注意分辨。)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