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中的1952年战俘营奥运会

林为珮想把你写成一首歌,想养一只猫 然而,我不会写歌,也没有养猫。6,725 人赞同了该回答

朝鲜战争期间,组织过一场牛逼的运动会,1952年战俘营奥运会,可谓是空前。

不是我吹,打一场仗能凑齐一个奥运会级别阵容的战俘营的,也就朝鲜战争了。


其实志愿军刚入朝的时候,我们并没有完善的俘虏管理计划,最开始毛主席的构想中,我们入朝以防御战为主,主要打击目标是南韩军队,只有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再对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作战。

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们也没想到两个半月就平推到三八线了。俘虏太多以至于给前线作战部队都造成负担和困扰了,同时美国飞机也不停轰炸扫射,带着这么一大帮俘虏也不好转移,志愿军政治部请示总部,希望建立战俘营把这些人都转移到后方去。

鸭绿江边靠近中国的碧潼就成了战俘营首选。

把人送到战俘营后,我们的翻译跟战俘沟通讲政策才知道,美国人给我们造了多少谣,他们都以为我军会虐待俘虏。很多战俘都相信,我们会把他们送到东北和西伯利亚挖煤去,永远不让他们回去。

当时志愿军领导做了一个很大的决定,请示毛主席之后,选一批俘虏送到前线,战地释放俘虏。当时选了二十几个老美和七十几个南韩俘虏,给他们发了“投降安全证”,以保证他们能在交火的前线安全回到对面。

战俘释放之后产生的影响,也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想,不仅我军做了宣传,纽约时报等西方媒体也做了大肆报道。

这些美国人被立即转运回国,并受到严密监控。这次释放战俘对联合国军产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志愿军优待俘虏的政策也在西方受到了广泛传播。

这次释放俘虏带来的影响就是,第二次战役的时候,联合国军士兵战地投降的情况大幅增长,甚至出现了美国军队成建制投降的情况。

有个黑人连投降之后,黑人小兵还跟我们的翻译痛诉美国的种族歧视,即使在军队里也会被白人欺负,只有在我们志愿军的战俘营里,他们才被平等对待。

而这些俘虏,尤其是美国少爷兵们,也真的需要改造。美国俘虏又懒又自私,每天就在屋里抱着日本女人的照片哭。战俘营里有战俘病了,不照顾也就算了,还会抢病号的饭,他们甚至会偷偷把人抬到外面让他冻死,怕自己传染。那时候战俘吃饭需要自己磨豆子,英国兵会自己磨豆子,美国大兵都是雇土耳其人给他们磨的……所以,对这些战俘的思想改造,也是非常必要的。

做美国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可难坏了我们志愿军里从教育日本战俘到国民党战俘身经百战的政治工作人员。国民党战俘就不用说了,有的还来不及教育,摘了国民党的帽子就跟着解放军开始打仗;日本俘虏不好教育,但思想以及文化也跟我们差的不远。美国人特么的要从人是不是上帝造的开始辩。跟他们讲阶级分析,问他什么出身,他说农民,我们干部一看,诶这个出身不错,是个阶级兄弟。然后一问家里五百亩地,这特么还农民,妥妥的大地主啊。你问他社会关系吧,就是你父母亲人都做什么的,他说这些东西老婆都不会问,你们调查这些干嘛。总而言之,就是根本没法进行传统的社会主义阶级改造。

后来,我们发现,阶级改造是改不动了,就进行战争性质分析。给他们讲朝鲜战争美军的反动性和非正义性,进行反战教育,这个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也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军逐渐完善了战俘管理制度。

1951年秋天,在第一次和平谈判失败之后,美军做了一件令友邦惊诧的骚操作——轰炸战俘营。美军轰炸了昌城战俘营的新闻传到其他战俘营,所有战俘都炸锅了。这个敌军神助攻,也让我军的战俘工作好做了很多。我们开控诉大会,让战俘诉苦,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反思自己,逐渐意识到美军出兵朝鲜的非正义性,俘虏代表向全世界发电报,控诉美军轰炸战俘营的行为。

然后美军第二个骚操作又来了。1952年1月的战俘问题谈判中,根据日内瓦公约,双方互换战俘是有多少放多少,而不是一换一。但美军要求一换一,如果一方战俘人数不够,可用当地平民进行交换。美军俘虏我军和朝鲜人民军的战俘,比我方多十几万,志愿军又不是人贩子,怎么可能拿十几万朝鲜百姓去换战俘。战俘听了也不干了,这特么是自己军队提出的要求?人干事?然后战俘营里组织批斗和游行大会,给丘吉尔和杜鲁门写信发电报,痛斥美军反人类的要求。

在美军的“协助”下,我方战俘改造工作就慢慢步入正轨了,改造也是非常成功的,尤其是一些参加过一战二战被德国人和日本人俘虏过和虐待过的老兵,对比之下,志愿军的优俘政策是真的非常仁义了。

战俘里有一些进步分子组织了《走向真理与和平》的战俘营报刊,然后还组织了政治经济学学习。美国人学这个可比我们中国人快,毕竟我们没经历过资本主义,不知道什么叫经济危机,他们可都老明白了,比我们派过去的政委还学得好。后来学着学着就都上道了,战俘营里都开始开资本主义批判大会了。改造到最后,战俘营里战俘都可以跟志愿军挎着胳膊唱《国际歌》了。

当时美国军方估计,美国战俘里三分之一的人对美国制度产生了怀疑,有七分之一的人有严重通敌罪。所以,大部分美军战俘回国之后,都长期被FBI监视,他们很多人也成了忠实的亲中和亲共产主义者。

(提到了俘虏政策,这里再插播我们志愿军的另一个政策,你就知道这支军队为什么是史无前例的正义之师了。当时朝鲜人民的生活非常艰苦,志愿军有一个政策,就是哪里有志愿军驻扎,哪里不允许死人。所以,我军即使后勤供应非常紧张,大部分部队都会分出20%的军需给当地朝鲜百姓。志愿军也是在朝作战所有军队里,唯一一个没有任何虐待、屠杀平民记录的军队。)

1952年11月15日至2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俘管处从全部6个战俘营的13107名战俘中,选拔出500名(1254人次)优秀选手,举办了一次史无前例、别开生面的“战俘营奥林匹克运动会”。

500宣传海报

这次“奥运会”没有国际奥委会的授权,而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根据《奥林匹克宪章》,组织战俘们自己来操办的。参赛运动员的国籍众多,分别属于美、英、法、加、哥、澳、韩、菲、土、荷、比、希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战俘们身着统一的服装,扛着各种旗帜,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运动场。“奥运圣火”点燃之后,各种比赛激烈角逐。比赛项目很丰富,跨栏、跳高、篮球、排球、足球、拳击、游泳、跳水等一应俱全。在战俘营内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堪称世界战俘史上的奇迹。

中文报道和链接——

鲜为人知:朝鲜战场 志愿军战俘营里的"奥运会"dangshi.people.com.cn58年前一场史无前例、特殊的奥林匹克www.wyzxwk.com500

英文参考材料和报道——

The Forgotten Games During the Forgotten Warbrooklyndiplomat.wordpress.com500

b站纪录片,非常全了,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军战俘管理的组织以及这次运动会的全貌——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Kk4y1m7cP?from=search&seid=4149020366280700161www.bilibili.com500

原侵朝美军战俘詹姆斯·乔治·温纳瑞斯告诉记者,他在战俘营度过了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在这些日子里,深深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言行所感动。志愿军战俘管理人员待战俘如兄弟一般,经常组织战俘们开展文体活动,感化了无数战俘,也为在战俘中开展群众性的体育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各战俘团、队、中队都为战俘们购置了大量的体育器械,战俘们也自制了一些;修建了82个篮球、排球、足球、滑冰等运动场地。战俘们可在规定的作息时间内自由地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各俱乐部委员会经常组织篮球、足球、排球、橄榄球、乒乓球、冰球、网球、拔河、棋类等友谊比赛和小型运动会。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加上美国空军飞机的袭扰已被遏制,安全有了保障,从而使得战俘营具有了举办一次颇具规模的运动会的条件。

1952年6月,志愿军政治部在碧潼志愿军俘管处召开了志愿军第二次敌军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志愿军政治部、各兵团、各军、俘管处和总政治部、外交部、中宣部、国际新闻局以及朝鲜人民军敌工处等单位的代表共91人,总政治部萧华副主任、志愿军政治部杜平主任出席了会议。会上,根据战俘们的建议,新成立了一个“运动娱乐委员会”。

同年9月,“运动娱乐委员会”提出要举办一次全战俘营规模的运动会。俘管处领导听了之后,觉得这是进一步贯彻志愿军政治部第二次敌工会议精神的良好时机,也是一件调动战俘情绪,教育他们一起反对战争、拥护和平的好事,更是对全世界宣传我军俘虏政策的重要机会。俘管处领导决定采纳“运动娱乐委员会”的提议,在寒冬到来之前,举办一次全战俘营运动会。运动会的筹备委员会迅速成立。筹委会以俘管干部为主,选取对体育运动比赛事项有经验的战俘参加。筹委会第一次开会讨论的首个问题,就是运动会的名称。有的提出叫“碧潼运动会”,有的说叫“战俘营运动会”。美军黑人战俘普雷斯顿·E·里奇提议说,这次运动会将有10多个国家的战俘运动员代表参加,像一个大型国际盛会,就叫“中国人民志愿军碧潼战俘营奥林匹克运动会”吧!与会者一致鼓掌赞成,于是运动会的名称就这样定下来了。

10月12日上午,筹委会召开了第二次会议,根据运动员的情况,确定由各战俘营选举产生10名“奥运会委员会”委员;确定在《走向真理与和平》杂志编辑部基础上,增补20名大会记者、6名摄影师,组成《奥运纪实》编辑部;确定田径和球类比赛项目,并拟订了比赛日程表。在该次会议上,制定、通过了《奥运会委员会工作守则》《新闻记者工作守则》《治安工作守则》《急救工作守则》和《裁判员纪律守则》《运动员纪律守则》。会后,志愿军俘管处专门召开了一次“大会后勤工作会议”,对体育器材、运动服、食品、奖品的采购计划以及厨师的选调等问题,都进行了逐项研究和部署。

经过一个多月的积极筹备,一切就绪,运动会如期举行。5个俘管团、2个俘管队均选出了运动会代表队,14个国家和地区的战俘运动员代表共500多人参加。这是一次史无前例的运动会,一次特殊的运动会,也是一次别开生面的运动会,运动会完全仿照国际奥林匹克运动大会模式来组织进行。各运动队在运动衣上写着英文“CAMP”(战俘营),并标着从1到6不同的号码。

11月15日,“战俘营奥运会”举办地朝鲜碧潼郡天气晴朗,阳光灿烂,各处旌旗迎风招展,整个山城被装点得如同喜庆节日。

500

山城里竖立起了一座座彩色牌楼,大会会徽就悬挂在其中一座醒目的拱门上端。会徽外圈为“战俘营营际奥运会1952”蓝底白字的会名,圈内图案为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炬,中间是一只展翅飞翔的和平鸽。会徽下挂着一块巨大的匾额,上面用中、朝、英三国文字写着“和平之路”四个大字。运动会主会场设在碧潼中学大操场上。主席台上挂着大会会标《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俘管处秋季运动大会》,在其上方正中位置,悬挂着大会的吉祥物——一只展翅欲飞的和平鸽。主席台左侧设有“奥运”主火炬台。

500会旗

会场中心设有悬挂“奥运”会旗的升旗台。会场两侧横挂着两幅大标语:“运动会是通向友谊之路”;“和平,是所有人的目标”

500

上午8时,运动会开幕式在大会主会场隆重举行。大会主席团主席由志愿军俘管处主任王央公亲自担任。大会主席王央公、主席团成员和各位嘉宾先后登上了主席台之后,主持人宣布“战俘营奥运会”开幕。接着,志愿军军乐队演奏起《友谊进行曲》和《保卫世界和平》等乐曲。在乐曲声中,运动员、裁判员列队入场。排成方阵的运动员们手里举着鲜艳的上面饰有和平鸽符号和序号的旗帜,迈着有节奏的整齐步伐,一个方阵一个方阵地进入运动场。这些运动员肤色各异,语言不同,但都精神抖擞。运动员们进场接受检阅之后,接着面对主席台,排列在运动场中央。

这时,美军战俘小威利斯·斯通手持火把跑步进入会场,绕场一周后把火把交给大会主席王央公。王央公接着点燃了主席台上的火炬,奥林匹克五环旗在运动场上冉冉升起。

500

王央公在致词中说:“为了体育的发展,为了有一个幸福和安全的环境,和平是必需的和最基本的,未来终将属于和平。”接着,“奥运会”委员会委员、裁判、运动员在大会总指挥托马斯·H·戴维斯领颂下,按“奥运”誓词用中、朝、英三种语言庄严宣誓。誓词如下:“我被接受参加该运动会,作为运动会的一员,坚决遵守《奥林匹克宪章》,严格执行奥运会的全部章程和规则,决不食言。”随后乐队再次奏响《友谊进行曲》,运动员们列队出场,战俘营“奥运会”正式开始了。

500

这次“战俘营奥运会”共进行了田径、球类、体操、拳击、摔跤、拔河等27个项目的比赛。水上运动项目由于没有游泳池等设施,未能举行。参加篮球、排球、足球、垒球、橄榄球等项目比赛的战俘运动员有359人,其中以美国战俘居多,在比赛场上的表现也最为突出。裁判员、计时员、发令员有29人,参加文娱节目演出的战俘有202人。由26人组成的战俘啦啦队不停地敲锣打鼓,呐喊助威。

根据志愿军俘管干部和战俘们的事后回忆以及有关资料记载,这次“战俘营奥运会”虽然参赛选手都是志愿军战俘营中的战俘,但运动员们的竞技水平却并不低,比赛场面也精彩纷呈。

500

在百米赛中,20岁的美国黑人选手约翰·L·托马斯遥遥领先,竟然跑出了10.6秒的好成绩,比当时的世界纪录10.2秒只多出0.4秒。

500

曾经在1949年参加过美国陆海空三军运动会,并获得百米金牌的诺曼·克拉夫德,以11.6秒的成绩获得亚军。在200米跑中,美国的威廉·P.克林顿军士是个“常胜将军”。他在预赛、分组赛、半决赛中都是一路领先,在决赛中更是一路飞奔,以惊人的27秒夺得冠军。令人惊奇的是,他的田径运动生涯是在他成为战俘之后才开始的。

英国战俘帕特里克·瑞安可能是参加项目最多的选手,他先后参加了100米、200米、400米跑和110米跨栏比赛,还参加了跳远和足球比赛。虽然他没有夺得冠军,但他还是以他的精彩表现获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拳击和摔跤是整个运动会上最抢眼的比赛项目。参加拳击比赛的选手大多为美军战俘,在次轻量级、轻量级、次中量级、中量级和重量级的比赛中,都是他们唱主角。

500

摔跤分为土耳其式和朝鲜式两种类型,各具一格。在摔跤场上,也涌现出了一名众所难敌的健将,他就是有名的土耳其摔跤手阿里夫·格克切。在重量级比赛中,他连胜7场,夺得冠军。朝鲜式摔跤冠军被韩国人金东述夺得。此外,运动会上的竞走、拔河赛、棒球赛等项目也都精彩纷呈,出现了许多紧张而激烈的场面。

500800米接力赛冠军在大幅标语“运动会是通向友谊之路”和“和平,是所有人的目标”前合影,(左起)英国人Kenneth Williams和美国人 John L.Thomas、Billy A.Brown、William M.Allen5001500米竞走: 来自英国Birmingham的George Green 以8分46秒夺得冠军。第二名是来自Gloucester的George Newhouse。500第一营地年轻的美国兵和英国兵在为在跳远和400米跑比赛中夺得双料冠军的Anthony Paul Eagles(安东尼·P·伊格尔斯)欢呼500胜利者Willian C.McTaggart Jr. 被Brady H.Drake, Norman crawford 和Charles D. Bowens 抬起,在前面欢呼的是Steve Katsaros。500而在上图里抬William的美国人Norman crawford自己也在跳远比赛中获得第2名500障碍赛正在激烈进行500韩国的“运动员”在双杠上展示体操才能500韩国的“运动员”在双杠上展示体操才能500拔河是最受战俘们欢迎的项目500排球比赛的一个令人激动的瞬间,最终,第2营地以15:8战胜第3营地队。500橄榄球的比赛正在激烈的你争我抢的进行中500篮球比赛(第1营地对第2营地)500垒球比赛的镜头500观看篮球比赛的人很兴奋500足球比赛,第5营地与第1营地正在比赛中,守门员勇猛扑球。

此次“战俘营奥运会”期间,有7个晚上志愿军战俘营文艺工作队和各战俘团、队的战俘们演出了精彩的文艺节目,有5个晚上放映了电影。美军战俘还演出了话剧《金色的男孩》,英军战俘演出了话剧《哈特雷的假日》。英国人EdwardG.Beckerley和韩国人HyunSunHwal由于精彩的演出,分别获文艺表演的第一、第二名。运动会期间,伙食水平也远远高于平时,运动员们每天会餐一次,一日三餐都是由战俘们推选出的厨师精心烹调的。

500英国战俘在做文艺表演500观众们都很享受的观赏文艺表演,战俘演员们的出色表演逗得他们哈哈大笑

经过12天紧张而激烈的比赛,战俘第五团获团体总分优胜第一名,战俘第一团获第二名,战俘第三团获第三名。

500拔河比赛胜利者第5营地队员拿着奖旗合影500拔河比赛胜利者第5营地队员拿着奖旗合影500由Donald Lucas在1952年11月22日报道的足球赛事500冠军队第2营地垒球队的合影

德尔马·G·米勒获得了全能冠军,在田径场上,他以14.5秒的成绩获得了障碍赛的冠军。5分钟后,他来到了撑杆跳场地,以5米的成绩又获得了第一。

500冠军为德尔马·G·米勒500德尔马·G·米勒手里拿着奖品发自内心的喜悦,他还写信给妈妈告诉她这个好消息。500拿着奖品高兴归队

个人总分第二名为诺曼·克拉夫德,他获得了全能第二名、套袋跑第一名、100米跑亚军、跳远第三名,此外,他还是战俘营中橄榄球队的教练和队长。个人总分第三名为安东尼·P·伊格尔斯,他获得了全能第三名、跳远冠军、400米跑冠军。

比赛结束时,举行了隆重的发奖仪式。奖品都是从北京、上海、沈阳等地购买的景泰兰花瓶、丝质雨伞、檀香木扇子、玉石项链、丝巾和手帕以及其他精美的手工艺品,这些奖品总共花了6亿元人民币(旧币),约合新人民币6万元。每个优胜者都得到了奖品,每个参赛的运动员还都得到了一份纪念品和一枚纪念章。发奖时战俘们情绪高涨,处处都是欢声笑语,歌声、呐喊声此伏彼起,一浪接着一浪。本次“战俘营奥运会”的全能冠军德尔马·G·米勒事后在写给母亲的信中自豪地说:“我在朝鲜志愿军战俘营参加了有十几个国家运动员参加的运动会。这是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我得了障碍赛冠军、撑杆跳高第一名,得了全能冠军。我在这里出尽了风头。你们一定为我高兴。我得的许多奖品都是中国精彩的手工艺品,我非常喜欢。我回去时将送给你们,让你们分享我的荣誉。”

500奖品

5001500米竞走冠军George Green 和美国人Norman crawford自豪的举着奖品 - 竹伞是这次奥运会的奖品之一。

当然了,这次大赛能顺利进行,除了积极踊跃参与的运动员,还有默默在各个岗位发光发热的工作人员。

500所有人的目光都关注在比赛上(左起:R. S.Parker, James R.Witt.(也是参赛运动员),裁判员Robert B.Copeland,报道员John E.Ford, Dona1d Lucas 和 Richard A. Peterson(普雷斯顿·E·里奇)运动会筹委会秘书组组长、大会记者和运动会《奥运纪实》日报主编。500美国人Robert 和James严格遵守比赛时间。在前面的是赛事报道员John Ford。500英国人George E.Newhouse担任现场解说员500广播员美国人Howard G. Adams(他也是后来拒绝遣返美国的21名美俘中的一个)

运动会信息中心里,编辑们认真工作。他们从赛场搜集到的各种信息,对运动会进行了大量报道。下图为Ronald A.Cocks正在编辑从赛场搜集到的资料

500500

每天都能阅读到来自赛场的消息。

500战俘们正兴致勃勃的阅读运动会每日快报500战俘们感慨万千,在每日快报上的心声

此次“战俘营奥运会”闭幕时,大会工作人员代表、营际奥运会委员、第四战俘营代表团总指挥、美军战俘詹姆斯·G·维内里斯走上主席台,满含深情地说:“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战争俘虏被给予一个举行他们自己的‘奥运会’的机会。这在世界战争史上是个创举,在国际奥运史上也是个奇迹!”接着,荣获跳高第一名的美军战俘威廉·波里走上主席台,大声朗诵了一首热情洋溢的诗歌,表达了全体战俘的共同心声:

为什么战争仍在继续,人们还在失去生命?为什么和平还不能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旋律?在这里,体育比赛是那么有趣;可是在那里,与死神的竞赛还在进行!

他的诗句顿时引起台上和台下所有人的共鸣,掌声如潮,很多人的眼里都含着泪光,充满了对和平的向往……最后,志愿军军乐队奏响《友谊地久天长》,参赛队伍陆续退场,此次“战俘营奥运会”圆满结束。

500闭幕式上,运动员手拿获得的锦旗,举着彩旗依依不舍的经过主席台退场,穿过拱门重返各自的营地500

编辑于 10-27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