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国与某半岛复杂的关系(二.下)
假如战争在2010年爆发
从新世纪开始,中国再一次抓住难得的战略机遇集中全部精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HJT语),经过21世纪第一个长达10年的飞速发展,到2010年,中国的综合经济实力,综合国家实力与美国迅速缩小,中美在中国周边的军事形势对比已经发生了扭转乾坤的变换。
2010年,中国自主研制的远程防空系统红旗-9已经完全成熟,该系统的升级版红旗-9A已经装备了中国陆基防空部队。红旗-9A全面领先引进的S-300,射程高达200公里。
2013年,红旗-9的外销版FD-2000在竞标土耳其的远程防空导弹招标时,以极高的可靠性和性价比击败了美国爱国者,俄国的S-400,法国的“紫菀”成功中标。
据传,在招标过程中,各竞标方都进行了防空导弹打靶演示。打靶演示中,土耳其事先都会告知靶机飞来的方向,即便如此其他各竞标方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导弹脱靶。唯独轮到中国的时候,中国工程师告诉土方,不用给出靶机飞来的方向,结果中国的FD-2000九发九中无一脱靶。
除了远程防空的红旗-9,中国还有了红旗-12、红旗-16中程防空导弹;红旗-6,红旗-7这些近程防空导弹系统更是达到了十分成熟的程度,据说近程防空性能更加优良的红旗-17(也就是国产版道尔-M1)也已服役多年。这些不同的防空系统组合在一起,已经形成了对远中近,高中低空域的全面覆盖,再配上各种自动化野战高炮,此时的北朝鲜天空乃至东西海岸线向外百余公里的空域已经形成了天罗地网,彻底成为了美军所有的非隐形飞机不可踏入的死区。因此2010年的北朝鲜天空不会再出现一架美军的非隐形飞机。
2010年中国航空工业已经具备批量生产三代战机的能力,可以与美国同代战机水平抗衡的歼-10、歼-11B陆续服役,对地对海攻击性能超过苏-30MKK的歼轰-7A也批量服役多年。中国空军还拥有了性能领先美国的空警-2000和空警-200预警机,这对中国空战体系来说更是飞跃式的进步。空警-2000和空警-200引导指挥下的歼-10与歼-11B完全可以跟E-2C、E-3C指挥下的F/A-18、F-15、F-16进行正面较量,而且还能占据相当程度的技术优势,如果中美交战的空域在中国附近,那么中国的空中机群还将得到庞大而完善的地面防空预警指挥体系的支持,这意味中国空军将占据巨大的空中信息优势,必将在空战中占据上风。如果再得到陆基红旗-9A远程防空系统和海军054A与051C防空驱护舰的支持,中国空军将稳稳获得黄海的制空权。
2010年,中国的岸防部队已经批量列装鹰击-62反舰导弹,该弹保守的估计射程也在400公里以上——本人猜测这只是低空弹道,如果走高空弹道,再考虑到与其体积相当的长剑-10陆基巡航导弹射程高达上千公里,鹰击-62的射程将远超过400公里。如果将该弹部署在山东半岛或者北朝鲜的西南海岸线,完全可以覆盖黄海的全部海域。由于此时的中国已经有了性能领先世界的预警机,还有了远程地波雷达,再加上大批侦察无人机协助,中国对黄海全部海域的敌情动态拥有完全信息透明。美航母舰队一旦踏入黄海,会立即被发现,岸基鹰击-62在中国信息作战体系的指挥下,将可以迅速实施反舰导弹饱和攻击。
除了岸基反舰导弹,美韩水面舰船还将遭到潜伏在黄海水下静音性能优良的039A“元”级潜艇和号称“大洋黑洞”的“基洛”级潜艇发射的鹰击-83和“俱乐部”导弹的攻击。当美航母编队被四处射来的反舰导弹弄得焦头烂额,疲于应付的时候,可能还会遭到隐藏在蓝色波涛中的022型隐形导弹快艇的袭击。022型导弹艇部队在得到信息指挥中心传来的美舰队具体位置信息后突然杀出,将从近距离对猝不及防的美舰船刺出封侯之剑。
由于中国空军已经获得了黄海上空的制空权,中国海空军航空兵的歼轰-7A、苏-30MKK和轰-6H可以不受威胁地携带鹰击-83K、鹰击-91、鹰击-63和Kh-59等各型空舰导弹加入到对黄海美韩水面舰艇的攻击,这样美韩水面舰船遭受的饱和攻击强度又将翻高一倍——这已经形成了过度重叠杀伤。
如果说1994年和2003年,美国舰队还可以借助远离中朝海岸线而获得较大的存活概率,那么到了2010年,面对PLA在黄海构筑的陆海空潜四维一体反舰火力体系形成的过度重叠杀伤,踏入黄海的美国舰队只能是“十死无生”,黄海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成为美国航母舰队的葬身之地。所以,2010年美国的任何一艘水面舰艇都不敢再踏入黄海,黄海将再也不会出现美国水面舰艇的身影,这意味着中国将获得黄海全部海域的制海权,中国海军的舰艇可以自由地在黄海驰骋;这还意味着,朝鲜西海岸方向将再也不会遭到美国的远程火力攻击,相反韩国的西海岸却毫无遮挡的暴露在中国远程打击火力的兵锋之下。长期以来,中美在朝鲜半岛的较量,中国一直面临着东西南三个战略方向的夹攻,最迟到2010年,这个局面一去不复返了;相反,长期以来只面临一个方向威胁的美韩,此时不得不同时面临两个方向的压力。半岛南方西海岸集聚着韩国一多半人口和大部分经济产值,是韩国脆弱的腹部,此时这个脆弱战略侧翼直接暴露在中国远程火力的打击之下,美韩不得不抽出相当多的资源和精力去应对西海岸方向的压力,这必然使地面主战场的资源和精力受到极大的牵制,必然加速美韩的战败。
既然黄海成为了美国航母编队的禁区,那么美国要想从侧翼实施对中朝的远程火力打击就只能把全部兵力集中在东海岸方向了。不幸的是,2010年已不是2003年,更不是90年代了,美国在东海岸的火力打击效果估计将近乎于0。首先,部署朝鲜东海岸的鹰击-62将把美国航母编队逼退到起码400公里以外,这将大大增加中国防空部队的防御纵深;其次,防空效能更佳的红旗-9A和红旗-12、红旗-7B、 PGZ-04A自行弹炮合一系统构成的更高效的防空网使美军的飞机和“战斧”导弹更难洞穿;最为重要的是,空警-2000、空警-200与歼-10、歼-11B、歼轰-7A、歼-8F构成的空战体系,既可以与美舰载机群进行较量并占据上风,也可以对美航母编队实施饱和攻击,还能对“战斧”巡航导弹进行拦截(据观网军事评论员介绍,预警机指挥战斗机用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对巡航导弹实施拦截是拦截巡航导弹最高效的手段)。所以,2010年美军从日本海发射的对地打击武器有可能一个都飞不进朝鲜的东海岸。
2010年中国已经拥有许多军用侦察卫星,北斗-2导航卫星系统也开始了全面发射组网。虽然此时的北斗-2只是有了一个初步的轮廓,远未具备亚太区域导航服务能力,但是本人以为,由于长期以来中国一直面临着来自美国的巨大军事压力,按照正常的行事逻辑,所有率先发射的北斗导航卫星都应优先满足军用需求,而且军用导航信号都应优先覆盖具有大概率爆发战争危险的区域。如果不出意外,2010年中国的北斗军用导航信号肯定能够覆盖台海,东海,南海和朝鲜半岛,其中朝鲜半岛关乎中国最核心的安全利益,必然是优先中的优先。
有了卫星导航系统,就意味着中国所有的制导武器都可以通过安装卫星制导装置实现最高精度的精确打击。二炮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在北斗系统的引导下可以精确命中所有美韩被发现的目标,同等数量的弹药量将比之前产生更大的摧毁效能。
2010年,二炮的弹道导弹所采用的激光陀螺惯性制导系统已经十分成熟,如果再得到北斗卫星的助力,那更是如虎添翼,假如再进一步得到预警机、侦察无人机的信息支持,理论上将做到弹无虚发。一旦战争开始,美韩在半岛所有的高价值固定目标如指挥中心,机场,军用港口,雷达站,油库,弹药库,后勤仓库,通讯设施,交通枢纽等将在第一时间被摧毁。即使是藏于地下的军事设施也无法幸免,因为2010年中国的二炮部队已经拥有了安装钻地弹头的东风-15C和东风-16,美韩的地下军事设施一旦被中国的侦察卫星或渗透到后方的特种侦察部队发现,很快就将变成埋葬他们的坟墓。
在弹道导弹攻击的同时,命中精度更高的巡航导弹也将上阵。二炮的长剑-10射程上千公里(在朝鲜战场使用完全属于射程过剩),可以采取极低的巡航高度,在北斗卫星和地形匹配制导系统的复合引导下精确地飞向美韩的要害目标。
面对同时从天上垂直下落的弹道导弹和贴着地面平行而来的巡航导弹,美韩的防空反导系统将立即陷入顾此失彼的饱和瘫痪状态,即使他们的反导拦截弹的拦截成功率能达到100%也无济于事,毕竟占着地缘优势的中国军队就挨着自己的仓库和工厂,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中国可以迅速将消耗掉的导弹以更快的速度造出来。
韩军和驻韩美军的所有地面设施估计在开战的第一天之内就会完全瘫痪,他们的飞机和军舰即使没有跟着他们的基地一起飞上西天,也会因为丧失基地的依托而成为孤魂野鬼。成为孤魂野鬼的飞机与军舰很快会因油料或弹药的消耗而丧失战斗力,最终要么逃到日本躲避战火,要么成为中国案板上的肉,等着被宰杀。
前面说过,由于中国的岸基反舰武器已经可以覆盖全部黄海,并拥有了更先进的空中预警体系,中国在2010年将获得黄海的制海权和制空权。在获得制空权和制海权的同时,中国的海空力量可以进一步在黄海建立新的空海攻防体系。拥有较强防空能力的051C与054A可以在黄海建立移动防空侦察哨,为中国空中力量提供持久的空情信息和防空火力掩护,从而进一步巩固黄海制空权;空警-2000和空警-200以及无人侦察机可以为活动在黄海水域的中国水面舰艇提供海上敌情信息,并引导实施反舰火力打击,从而进一步巩固黄海制海权。在获得更加巩固的黄海制空权和制海权后,黄海已经基本成为中国的天下了,中国的飞机军舰可以自由驰骋在黄海的天空和水面。此时,韩国的西海岸彻底暴露在中国的兵锋之下,待二炮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将美韩的雷达、指挥、通讯体系瘫痪后,歼轰-7A、苏-30MKK和轰-6将可以携带空地导弹和精确制导炸弹从韩国西海岸方向对美韩的地面战术目标进行打击。西海岸是美韩最脆弱最危险的战略侧翼,这里集聚着韩国一多半人口和一多半经济产值,这里遭受攻击会使韩国维持战争的经济基础迅速瓦解。
如果条件成熟,中国的空中力量还可从韩国西海岸方向突入绕到中美正面战线的南边,从背后攻击美韩军。不知正面战线的美韩地面部队在面临中国军队正面强大地面火力和背后空中精确火力的南北夹击下能支撑多久?如果条件再成熟一些,譬如,当中国陆军在战线正面发动猛烈攻势使美韩抽不出足够的力量去顾及西海岸,且中国空中打击力量又将韩国西海岸所有的岸防体系全部摧毁,中国军队还可以实施两栖登陆在美韩的侧后方开辟第二战场。一旦如此,不啻于在美韩的腰腹狠狠地插上了一刀,美韩若不认输,其残余力量将不得不退往半岛东南区域以日本后援依托,在对马海峡和日本海游弋的美航母编队的空中保护下继续负隅顽抗——这将颇有些历史重演的味道。就算中国不在韩国西海岸实施登陆,也可以实施登陆佯动欺骗美国侦察卫星,让美韩辨不清真假虚实,将美韩相当多的精力和资源牵制到西海岸,从而配合中国地面部队在正面主战场的行动。此外,当美韩将他们的抗登陆力量从北到南部署在西海岸附近时,又会遭到中国空中力量和二炮的联合打击……
2010年,“中国陆军装备总体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是当时国内权威媒体“八股”风格的报道用语,本人以为这话翻译成白话就是,中国陆军武器装备技术水平与美军已经处于同一等级(当然可能还略有差距)。譬如陆战兵器中公认技术含量最高的主战坦克领域,连美国也认为,中国的ZTZ-99已经与美国的M1A2SEP是同一个水准。不过朝鲜地形以山地为主,适合重型主战坦克作战的平原地形并不多,相对来说更适合使用轻型装甲机械化装备。2010年,中国的装甲机械化装备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备的体系,各种用途的履带式和轮式装甲车辆已经可以满足步兵所有的作战需求,不论是快速机动突击,野战防空,反装甲作战,还是近程火力支援……,中国都有与之对应的专用装甲车辆型号。有了完善的装甲机械化车辆体系,中国陆军可以在朝鲜战场遂行快速机动作战(尽管朝鲜复杂的山地地形很大程度上约束了机械化部队的机动,但是以中国工程兵长期在三线建设和抗震抢险中练就超强的军事工程施工能力,任何地理障碍都难以阻挡中国机械化部队快速突进)。此时,美国的机械化陆军面对中国基本上已不存在什么技术优势了。
2010年的中国炮兵已经拥有了多型远射程火炮:PLZ-05自行加榴炮射程超过50公里,PHL-03火箭炮射程超过100公里,还有几型专用于外贸的远程火箭炮——卫士系列和神鹰-400,其中神鹰-400射程超过200公里,弹径粗达400毫米。中国的炮射弹药制导技术经过很长时间的发展完善,此时也已达到很高的水平。尤其是火箭弹已经具备了卫星制导能力,此前中国的惯性制导技术经过几十年发展和完善已经十分成熟,一旦两者结合形成卫星与惯性复合制导,将可以实现更高精度的地面火力打击。因此,2010年的中国炮兵火力打击精度很可能与美国已经持平;如果中国军队再将类似神鹰-400的火箭炮投入服役,那么在射程方面将具有明显优势。在信息侦察能力方面,由于中国炮兵广泛地装备了无人侦察机,再得到侦察卫星和潜入敌后的特种侦察部队的信息支持,中国炮兵在正面战线的综合敌情信息获取能力可能已经超过了美军——获得信息优势往往就意味着获得战场主动权。
2010年,中国的炮兵很可能已经装备了末敏弹(末敏弹是一种能够在弹道末段探测出目标的存在、并使战斗部朝着目标方向爆炸的弹药),而且据说中国在末敏弹技术方面世界水平最高。假如在2010年的朝鲜战场上,中国军队普遍使用末敏弹,美韩的地面目标(尤其是机械化装备目标)将遭到更加高效的摧毁。
众所周知,自进入机械化战争时代以来,地面交战的大部分伤亡都是由炮火造成的。2010年中国在朝鲜战场上的地面火力精度已和美国持平,射程已占据优势,再结合中国无与伦比的地缘优势带来的数量优势与火力持续优势,朝鲜战场上中国地面火力综合打击效能将明显超过美军。美军在失去有效空中火力支援的同时,再丧失地面火力优势,朝鲜战场的地面战基本上就不存在什么悬念了。
不过本人以为,以上描述的地面战在2010年可能都是多余的,当二炮用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将美韩后方的所有固定高价值目标全部摧毁后,美韩维持战争的能力就被迅速剥夺了,美韩的地面部队怕是将一击即溃,甚至不战自溃,地面战或许都不需要打了。
2010年,技术与打击精度的提高,使中国之前单纯凭借压倒性数量优势取胜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也使战争结束得更快,有人推断如果中美在朝鲜半岛大打,韩国最多将在一个月内亡国,甚至有可能不超过两周……
2010年中国还拥有了一件“神兵利器”——东风-21D,这是中国对付美国航母的独门绝技——反舰弹道导弹(英文缩写“ASBM”)。东风-21D可以利用弹道导弹高速度的天然特性,再辅之以机动变轨和释放诱饵等手段成功突破美宙斯盾战舰标准-3导弹的拦截(即使被拦截掉也没关系,反正中国的导弹多得是),精准的命中正在行驶中的美国航母。鉴于弹道导弹从太空近乎垂直灌顶下落带来的巨大动能,东风-21D可以轻易贯穿美多层航母甲板,可能命中一发就可以将10万吨级的航母直接送入海底。
东风-21D的射程据说有1500公里(另一种说法是2700公里),而美国航母战斗群的打击半径不超过1000公里,这意味着东风-21D与美国航母对决时,美国航母根本没有还手之力,只有被动挨打的命运。因此,一旦东风-21D加入战争,美国的航母就必须退出战场,否则死路一条。美军舰队一旦脱离了航母舰载机的保护,其他舰艇在中国预警机指挥下的攻击机群面前将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迟早会因弹药耗尽而成为“待宰的羔羊”。因此没有航母保护的美军其他水面舰艇也必须退出战场,否则将与航母是同样下场。
总之,一旦东风-21D加入战场,美国航母必须退到距中国海岸线1500公里以外的海域。
美国航母退到中国的ASBM打击范围之外,那就意味着将完全丧失对美韩地面部队的海空支援能力。等美韩的地面机场再被中国的二炮部队用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摧毁后,美韩将彻底失去空中火力支援,于是美韩地面部队在正面主战场与中国的火力对决中将陷入全面劣势。当美韩在地面战场全面陷入火力劣势之时,美韩距离战败也就进入倒计时了……
大概是在2010年6月的某一天,中国进行了一次反舰弹道导弹(ASBM)试验,导弹成功地命中了“远望4”号靶船。此举让2010年被越烧越热的半岛局势一下子被釜底抽薪,虽然没有让半岛的热度立即冷却下来,还延续了大半年了,但终究没有使半岛爆发战争。
当然也有消息说,2010年东风-21D还在试验中,并未正式服役,那一年试射的ASBM是一个还在研制过程中的试验弹,不是后来的正规服役的型号。如果是这样,那么2010年中国是否具备ASBM攻击大型水面舰艇的能力还真是存疑了。不过很多权威专家与军事刊物普遍分析认为,ASBM实现对大型水面舰船的打击关键不在于ASBM本身,而在于建立一个支持ASBM作战的信息体系——这个体系涵盖探测、侦察、指挥、控制、导航各个方面。
本人发现了这么个有趣的现象,十多年前当国内外网络媒体盛传ASBM的时候,中国权威的军事专家在央视或各种军事杂志上对ASBM是否存在一直闪烁其词避而不谈,反而大谈支持ASBM作战所需要的信息保障体系是多么得庞大而复杂,建立这个体系是多么多么得困难。这些专家中也包括某局局座,更为吊诡和有趣的是,这位局座大人在2014年(也就是9.3大阅兵前一年)北京卫视的一期《军情解码》节目中突然不再对中国的ASBM闪烁其词了,而是坚决而明确地否认ASBM存在,他煞有介事地说,“弹道导弹从来就是用来打击地面固定目标的,我就没听说过什么弹道导弹能打击海上移动目标”……如此之类云云。
本人不晓得,在东风-21D之前,中国是否发展过其他型号的ASBM,不过有人分析认为最迟在2008年之前,中国已经具备了支持ASBM作战的全部技术:天波远程预警雷达,大型空中预警机(空警-2000),长航时无人侦察机。其中陆基天波预警雷达能够探测数千公里外的海面目标,可以独立完成ASBM攻击大型水面舰船所需要的全部信息支持。当然天波雷达因原理所限探测精度不足且容易受气象条件影响,但这不存在大碍,只要将ASBM引导到与海上目标准确位置偏差不大的区域,ASBM可以凭借自身弹载雷达通过末端弹道修正有效弥补精度误差并成功命中目标。此外,空中预警机和无人侦察机可以配合天波雷达,奔赴海上目标的大致区域对目标进行精确探测,从而弥补天波雷达的不足,并为ASBM提供敌方海上目标的精确位置信息。
不过,许多分析认为引导ASBM攻击大型水面舰船最高效的信息支持手段应当是天基卫星系统制导。天基卫星系统由军用侦察卫星和导航卫星组成,2010年,中国肯定已经具备了完整的导航卫星和军用侦察卫星技术,此时,北斗二代导航卫星网已经有了一个雏形——当然也只是一个雏形,至于军用侦察卫星的组网情况如何,本人因材料有限不得而知,所以在这里也只能不予考虑。不过即便中国在2010年时还不具备天基引导能力,已有的陆基和空基信息引导方式也已经足够满足ASBM的作战需求。
本人倾向于认为,2010年中国大概率已经具备了使用ASBM远程攻击美国航母的能力。不过,即使当时没有实战可用的ASBM,美航母编队的舰载机群面对拥有庞大的地面防空预警体系和更加先进的空中预警机支持的中国空中作战力量照样占不了上风;战争的总趋势也不会因此而发生任何改变,无非就是美韩战败的时间会往后拖拖,韩国再多活个十天半个月。
本人以为,如果中美在2010年在朝鲜半岛交战,中国遭受的最大威胁来自F-22。众所周知,在没有体系依托的情况下,任何三代或三代半战机与四代战机交战都没有取胜的可能。四代机凭借隐身性和超音速巡航性能的组合优势,可以对三代和三代半战机进行单向屠杀,而三代与三代半战机则毫无还手之力。在2010年,F-22是世界上唯一的四代隐形战机(旧西标),一旦加入朝鲜战场对中国的空中活动产生的威胁将是巨大的:如果中国不采取有效反制措施而贸然出动空中力量,中国的各型战机将被隐蔽接近的F-22用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一架一架敲掉,最终完全丧失空中作战能力。
有必要强调的是,中国很早就开始研究如何对抗美军的隐形飞机——这早就是公开的秘密了,到2010年时,肯定已经探索出了很多对抗F-22的手段,不过由于本人不了解2010年时中国防空预警体系的反隐形探测能力究竟如何,所以在此只能不予考虑。
F-22的加入将使中国的空中作战行动受到严重限制,甚至整场战争中都被迫不能使用航空兵。如果不能使用空中作战力量,必然会使中国在2010年获得的很多优势大幅缩水,譬如在朝鲜东西海岸,中国的对海打击火力和效率将会大幅降低,陆基防空体系承担的压力也将大幅增加。不过F-22是用来夺取制空权和打击对方防空系统的(不是飞到前线对正面战线的中国地面部队进行攻击,那是地面火力系统的脏活,F-22不能越俎代庖),并不能直接支援地面作战,朝鲜战场决胜的关键在地面,它的加入并不能直接改变战场大势。
F-22要想扭转战场局势,必须彻底捣毁中国布设在朝鲜的防空体系,然后大批轰炸机和陆基/舰载攻击机群蜂拥出击使用空地导弹或制导炸弹对中国在朝鲜北方的军事与后勤设施进行高密度精确打击(据观察者网评论员讲,大规模精确打击起到的作用已不亚于核打击),从而如同50年代那样,窒息(瓦解)中国维系地面部队在正面主战场作战的能力。
但现实中,F-22很难奈何得了中国的地面防空体系。由于F-22的弹仓容积有限只能装载很少的对地攻击武器(只有两枚轻型制导炸弹),同时还无法携带远程对地攻击武器(当然可以通过外挂来解决这些问题,但这样,F-22隐身性可就不复存在了),所以F-22要攻击中国的防空设施,只能携带很少的武器,并飞近或飞入朝鲜境内进行攻击。众所周知,隐形飞机在与雷达拉开一定距离才具有隐身性,一旦飞到距雷达很近的距离将失去隐身性。战时,中国必然会在朝鲜北方布设非常密集的机动式防空预警与武器系统,飞入朝鲜境内的F-22在密集的防空预警网中将很难遁形。一旦被发现,F-22必然遭受各种防空武器密集的拦截,想逃脱很不容易。即使F-22凭借超音速机动侥幸摆脱这些攻击,也很难再有足够的精力去打击中国地面防空设施。就算F-22成功的摧毁了中国的一些地面防空设施,也没啥大不了的,中国依托强大的后勤保障能力可以很快将F-22捅出的漏洞迅速补上,从而让美军的对地打击机群无机可乘。如果F-22不慎被击落了,那美国可就亏大了,毕竟F-22单价贵得很,即使美国这样的财力也经不起大量的消耗。
在这场空袭与防空的对抗中,中国消耗的起,美国消耗不起。朝鲜战场始终是以地面战的胜负来定乾坤的,中国空防体系与F-22的对抗的战略意义就是保障地面作战部队源源不断的得到后勤供给,只要中国能够维持地面防空系统完整而正常地运行,美国的轰炸机与非隐形战机就无法对中国的后方进行大规模空中打击,中国照样可以通过地面战取胜。
总体来看,F-22的加入顶多就是让中国退回到之前凭借数量取胜的年代,只能减慢中国取胜的进程而无法改变结局。
此外,在朝鲜半岛东西海岸,虽然中国失去了空中火力支持,但是凭借地波超地平线雷达、无人侦察机和远程岸舰导弹组成的岸基反舰预警打击体系,美国的航母编队照样进不了黄海,也照样不敢靠近东海岸。美国航母编队对美韩地面部队的空中火力支持效能仍然十分有限,至少不会比2003年更好。
以上对付F-22的手段总体来看仍属于消极防御,而消极防御毕竟是一种事倍功半的手段,时间一旦长久,仍然会落入防不胜防的战略被动。2010年的中国完全可以采取主动出击的手段有效遏制F-22的威胁,这个手段就是使用东风-21C将驻日美军空军基地全部摧毁。
F-22除了载弹量小,另一个缺陷就是作战半径就比较短,而美国距朝鲜半岛远隔重洋,一旦驻日美军空军基地被全部摧毁,F-22在朝鲜半岛附近就没有了立脚点。失去立脚点的F-22就会由“猛禽”变成死鹰,再也飞不起来了,要么退出战场,要么等死。不但如此,美国空军的陆基战斗机也会因为失去机场依托而全部退出朝鲜战场。另外,假如中国正在摧毁驻日美军空军基地时,F-22恰好在场,那可就是搂草打兔子赚大发了。
弹道导弹攻击F-22后方机场是一个致命的狠招,直接将F-22釜底抽薪,其作用不亚于ASBM对美国航母产生的效果。一旦使出这招,美国不管派出多少F-22来参战都无济于事,只能是飞蛾扑火般的给中国送人头,美国在整场战争中的败局也将没有任何悬念地被锁定。不过这种手段有可能造成战争升级,本人估计中国不会轻易采用;不过中国如果展示出使用这种手段的决心,美国在战争中将不敢轻易使用F-22。
假如战争在2017~2018年爆发
2017年,由朝鲜频繁进行核导试验引发的半岛危机是朝鲜停战以后离战争最近的一次,没有之一!
2012年以后,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民用服务覆盖了整个亚太地区(如果不出意外,军用导航功能投入使用只会更早),中国具备了在整个西太平洋地区打精确战争的能力。这意味着,中国可以使用中远程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对美国设在西太平洋的所有军事基地实施精确打击,不但如此,所有的弹药,包括各种射程的导弹、炸弹、炮弹、火箭弹,只要装上卫星制导装置都可以进行最高精度的精确打击;同时也意味着美国在中国周边跟中国打常规局部战争已经没有任何取胜的可能性了。到了2017年,这个导航卫星体系只会更完善,导航精度只会更高。
除了导航卫星体系,中国在2017年还拥有了完备的军事侦察卫星体系。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此人在建国70周年前夕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在2017年末透露,“中国已经建立了覆盖全球的侦察卫星体系,覆盖可见光,电子,红外多个频谱领域,这个体系不亚于美国的全球侦察网”。因此,这一年中美在天基侦察体系方面已经旗鼓相当。冷战后美国在世界各个战场曾长期享有的单向信息透明优势在2017年的朝鲜半岛彻底终结,考虑到中国的地缘优势以及依托自己广阔的国土建立起来的陆海空天电多维一体信息体系,中国在朝鲜半岛甚至已经拥有了巨大的信息优势。某局的一位姓金的“政委”在这一年的一次涉及台湾的讲座中表示,PLA对台军的每一门火炮,每一架飞机,每一辆坦克……每一秒在什么地方都是清楚的。本人以为,如果不出意外,中国对朝鲜半岛美韩军队的每一辆坦克、每一架飞机、每一辆汽车、每一部雷达、每一艘军舰……每一秒钟在什么地方也是清楚的,甚至有可能对驻日美军以及驻第一岛链的美军也能做到如此——在“被发现就等于被消灭”的时代,这意味着什么恐怕就不需要再多言了。
如果说中国的反舰弹道导弹(ASBM)在2010年是否服役成军还存在疑问,那么到了2017年就不存在任何异议了。这个时候,中国不但有了东风-21D,还有了射程远达4000公里的东风-26。这意味着,在陆基天波预警雷达、远程长航时无人侦察机、军用侦察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构成的远程信息体系的配合下,中国可以用ASBM将距自己海岸线3000公里以外的美国航母直接一剑封喉。
2017年中国空军拥有了雷达性能比空警-2000更加先进,且数量更多的空警-500预警机(空警-2000因载机平台不是国产而受到数量限制)。空警-500的批量装备意味着中国在空基信息获取与空战指挥能力方面超过了美国,中国与美韩在朝鲜战场进行三代战机正面硬碰硬式的空中较量,中国将完全占据上风(如果这样的空战还会发生的话)。等二炮(2016年后被改名为火箭军)的中近程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将韩国境内的军用机场和防空系统清理干净以后,空警-500指挥下的中国战斗机群将完全控制朝鲜战场的天空。
2016年2月,有一则模糊而低调的新闻引起了海内外媒体的注意,新闻的大体内容是:中国在东海方向发现可疑空中目标,然后立即派出航空兵前去拦截查证(参见2016年2月11日《解放军报》头版)。海外媒体分析认为,这个“可疑空中目标”不是别的,就是F-22。如果这个分析推断属实,那么这将是一个具有超大震撼力的超重磅消息。这则消息直接向世人宣告,F-22在中国的反隐形防空预警体系面前是隐不了身的。自90年代起,PLA提出的“新三打三防”中,头一条就是打隐形飞机,经过20多年的艰辛研究与探索,中国终于构建起了一套庞大而完整的可以有效探测隐形飞机的防空预警体系。这个体系一旦投入到2017年~2018年中美在朝鲜的较量,美国的F-22将无法遁形。失去隐形庇护的F-22将丧失大半威力,很难再对中国的空中作战力量形成什么像样的威胁,中国的三代和三代半战机在反隐形防空预警体系的信息支持下,完全可以与F-22进行正面对抗。在中国综合防空体系的统一引导下,发射自各个军用平台的防空武器将一齐刺向F-22,面对来自地面的红旗-9B,来自海上的红旗-16(黄海上空)和来自空中的霹雳-12与霹雳-15构成的天罗地网,F-22将如同过河的泥菩萨自身难保,根本不可能再有什么精力去扫荡中国空中力量或者摧毁地面防空设施。
2018年11月的珠海航展上,歼-20公开展示了开启了主副弹仓,亮出了主弹仓里的四枚霹雳-15与两枚测弹仓中的霹雳-10,一时惊艳全场。本人以为这简直就是在赤裸裸地耀武扬威,这实际上就是在宣告,美国的F-22一旦来到中国的附近将是死路一条!
歼-20的外形隐身性能与F-22大体相当,但是由于歼-20的蒙皮采用了超材料,可以让雷达波直接透过去,因此歼-20的综合雷达隐身性能很可能好于F-22。据说歼-20是在2017年投入服役,本人不晓得一共服役了多少架,但即便只有聊聊几架,一旦融入中国的反隐形防空作战体系,也足以给F-22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前面说过,至2016年,美国的F-22在中国庞大而完整的反隐形防空预警体系面前已经隐不了身了,在2017年朝鲜的空中战场,一旦F-22被反隐形预警体系发现,歼-20可以在该体系的指挥下以电磁静默的方式悄悄靠近F-22,F-22的机载雷达是很难发现歼-20的(目前为止,在隐形与反隐形的技术较量中,隐形的一方依旧占据上风,隐形飞机的雷达也必须到很近的距离才能探测到其他隐形飞机);待F-22进入到霹雳-15的不可逃逸区,歼-20立即刺出封侯之箭,F-22必将逃脱不及应声落地。
如果说,F-22在中国的反隐形防空预警体系的监测范围内与中国的非隐形飞机对阵时,凭借其优良的超音速机动性能还有逃脱的可能;那么面对隐身性能更胜一筹的歼-20,F-22根本没有活命之机。既然F-22都是这种下场,那么被讥讽为“肥电”的隐身性能和飞行性能比F-22都差一截的F-35加入朝鲜战场会是何等结局就不用说了。
当然,以上中国空中力量在2017年与F-22在朝鲜战场的较量完全是建立在中国不用弹道导弹摧毁美国驻日与驻第一岛链空军基地的前提下的,如果这个前提不存在,那么这场较量也就提前“Game over”,不会再发生了……
有了反隐形防空体系的信息支持和火箭军弹道导弹的精确火力支持,2017年的中国将稳稳获得整个朝鲜半岛和周边海域的制空权。之后,空军的攻击集群出击使用各种精确制导炸弹对韩国境内的美韩军事目标进行更加彻底的破坏。2017年中国空军已经装备歼-16,试想,有中国版“炸弹卡车”之称的歼-16满载着十多吨精确制导炸弹去横扫美韩的地面目标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等韩国境内的目标被高密度精确制导火力蹂躏得差不多了(据观网军事评论员介绍,大规模精确打击产生的效果已经跟核打击差不多了),正面战线的中国地面部队将可以发动猛烈攻势……
在2017年的黄海海域,中国已经拥有绝对的制空权与制海权,美韩的水面舰艇在战时将立即撤出黄海躲到东海岸,否则马上就会被送到海底去见龙王爷。
本人清晰地记得,那一年海军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尹卓在央视评论中美万一在黄海发生军事摩擦会产生什么后果时,不禁忍不住发出的诡异的笑声……(参见《今日关注》 20170430 第6分钟开始 http://tv.cntv.cn/video/C10447/e0ad9558cf6c41e890443dc7c19357cf)
等中国空军和火箭军将韩国的海军基地尤其是潜艇基地彻底摧毁后,在反潜巡逻机,反潜护卫舰和常规潜艇组合而成的反潜体系的掩护下,中国可以不受任何威胁地从韩国西海岸方向实施大规模登陆。美韩的地面部队面对同时来自38线和西海岸两个方向的夹击,在丧失制空权和断绝后勤供应的条件下能支持多久,恐怕只有上帝才知道……如果中国再出动静音性能优良的常规潜艇与052D、054A组成联合编队,在空军的掩护下封锁对马海峡让所有的物资都无法运进朝鲜半岛,美韩联军地面部队将断绝一切外来供应,同时也无处可逃只能等待束手就擒。
本人以为,2017年美国就是把其全部的常规武装力量调到朝鲜半岛跟中国打常规战争也没有任何取胜的可能。首先,美国的航母会被中国用ASBM在千里之外直接送到海底,不管来多少艘都没有用,来了就是给中国送人头(2016年南海仲裁案出炉时,戴秉国曾严正告诫美国,“哪怕美国全部10个航母战斗群都开进南海,也吓不倒中国人”其实说的也正是这个意思)。之后,那些失去航母舰载机空中信息支持与火力掩护的巡洋舰和驱逐舰如果不赶紧识相乖乖离开硬要往战区闯,中国可以派出预警机指挥下的轰-6K,歼-16,歼轰-7A用反舰导弹饱和攻击战术将他们也统统送入海底。同时,火箭军再像以前说的那样,用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还有钻地弹将朝鲜半岛,日本列岛,第一、第二岛链的美军基地全部摧毁——这一切据估计不到一天就能完成。没有了这些军事基地,美国空军在东北亚就没有了立足之地,要么别来朝鲜参战,要来——最终也只能到“龙王爷”或者“土地爷”那里报到。美国如果强行往朝鲜半岛运送地面部队,将遭到优势的中国空中力量的截杀,基本上一个都运不进朝鲜半岛,而且不管来多少,最终归宿都是去海里面喂鱼。
2017年美国唯一保险的作战方式,就是使用远程战略轰炸机,巡航导弹核潜艇,和宙斯盾战舰在离战场数千公里外发射“战斧”导弹——可这又有什么卵用?对于中国来说这跟隔靴挠痒差不多,中国只需派出预警机指挥下的战斗机就可以把这些远道而来的“战斧”统统不费力气地解决掉。
本人估计,如果2017年-2018年中国在朝鲜半岛放开手大打,战争很可能不到一周就结束了,同理,驻韩美军和大韩民国政权在开战后差不多也只能存活这么长时间。
本人对2017年的这几个场景印象深刻:
外交部长王毅在与德国外长举行的联合记者招待会上,回答朝核问题时说,朝鲜半岛不是中东,这里一旦爆发战争后果将不堪设想,战争爆发的可能性1%都不行!王外长讲出“1%”时,全场鸦雀无声,仿佛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这“1%”背后的震撼力与威慑力。
美国时任国防部长绰号“疯狗”的马蒂斯曾表示,使用军事手段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将会造成“难以置信”的悲剧。(参见https://www.guancha.cn/america/2017_05_20_409238.shtml)
韩国文在寅政府在半岛局势几次濒临战争边缘时,多次高调声明“没有韩国允许,任何人都不准在朝鲜半岛发动战争”。
后记
本人作为一个业余军事爱好者,靠自己有限的知识和材料写出一篇如此复杂的涉及大量专业知识的军事分析文章真的很不容易,这当中很难不出现一些纰漏与差错,但本人坚信,本人的主要观点和总体论证是正确的。那就是,不论是在1994年,还是2003年,以及之后,中国凭借着无与伦比的地缘优势和自身庞大的综合体量,只要中美的国力悬殊不大,两国在朝鲜半岛打常规战争,美国没有任何取胜的可能。
即使在冷战后中美军事装备悬殊最大的90年代中期,美国在朝鲜战场能够争取到的最好结果也就是守住38线。回想50年代初,中国一穷二白,几乎没有军事工业,在二战中遭受最为沉重创伤尚未完全恢复的苏联有限度的支持下,竟然也维持住了战场平衡,并随着时间发展逐步占据上风;要不是当时中国的国力与美国悬殊太大,战争断然不会以平局而告结束。
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建立起了完整的重工业与军事工业体系,中美在朝鲜半岛的综合实力对比早已失衡,中国不需要任何外来支持,仅凭自己一家之力就足以击败美国。随着时间继续推移,中国在朝鲜半岛的综合战略实力优势越来越大,逐渐形成了绝对优势。最迟2012年以后,美国在中国周边任何区域跟中国打常规战争都没有取胜的可能了,而朝鲜半岛则是中国最占优势的周边区域。
随着时间继续往后,由于中国的综合国力越来越逼近美国,中国在朝鲜半岛的综合实力优势将无休止的继续扩大,一旦爆发战争,中国将胜得越来越快,美韩将败得越来越惨。这就是过去、现在以及将来,朝鲜半岛最基本的事实与变化趋势。而且不得不说,真实的事实与国内和国外公开舆论长期以来给世人制造的印象是截然相反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