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红极一时的俄罗斯寡头,在普京的打击下,后来都怎么样了?

只有一种方法,能够让财富永不枯竭,那就是捆绑政治。”这句话在俄罗斯寡头们的心中,充满真理性,但它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被捆绑的政治需要满足两个特点:足够可控且足够长久。

很可惜,俄罗斯的三位总统,要么只符合一点,要么都不符合。叶利钦愿意妥协、相对乖巧,却只在位8年;梅德韦杰夫仅执政4年不说,而且心底还眷恋着那个男人;那个男人普京,作为俄罗斯总统,他足够长久,而且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可他却有着寡头们无法掌控的不羁灵魂。因此,正如无视错误的根源就注定只能在错误中轮回,这一段财富与政治的联姻,结局注定不会太完美。让我们一起看看那些红极一时的俄罗斯寡头,后来都怎么样了。

8.弗里德曼

500

如果真的要为俄罗斯寡头们找一个榜样,那么阿尔法集团总裁,有着憨厚的笑脸,结实的身板儿的弗里德曼可以是一个人选,因为弗里德曼明白,在普京面前,权力与财富,他只能选择后者,而且需要擅长压抑自己的欲望,收敛自己的行为,如果有需要的话,也得乐意成为一名资本工具人,迎合克林姆林宫,靠钱为总统排忧解难。也正因如此,弗里德曼的财富在普京上台后依旧稳固,让人看到“闷声发大财”的正确打开方式。

7.马尔金

500

一身傲骨的年轻人并不会很喜欢“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但遭受过社会毒打的人、承担着一家老小的人,多半是能理解其中辛酸的,俄罗斯信贷商业银行总裁马尔金则更能够理解,1998年的金融危机让资本家们的日子都不好过,但马尔金挺过来了,可是在普京正式掌权前后的那段波诡云谲的日子里,这位心力交瘁的银行家看着少壮的普京,再看看曾经那些寡头们的下场,最终选择让出总裁之位,退出权力与资本的漩涡,然后俄罗斯司法部门也很巧合的停止了对于马尔金的所有调查。

躲过一劫的马尔金,在2002年开设了一家普通的赌场,但起了一个不普通的名字——“地狱花园”,赌场墙上画满了圣经的章节,也许寓意着忏悔,也许寓意着祈祷,也许是想告诉后辈来者联盟们:任何事物都不要上瘾。

6.斯摩棱斯基

500

与维诺格拉多夫的人生履历相似,斯摩棱斯基在1989年一手创办了首都储蓄银行,过了7年,又取得了俄罗斯农工银行的控制权,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斯摩棱斯基在1998年的金融危机中折戟沉沙,早已跃跃欲试的俄罗斯内务部乘机发动调查,这种趁你病要你命的操作,让斯摩棱斯基心灰意冷,在惹火上身之前远走奥地利,从此江湖再无这位金融大鳄的身影。

5.维诺格拉多夫

500

如果用一句话形容维诺格拉多夫的一生,应该是“站的有多高,摔得就有多疼”。经济学院毕业的他,创办了莫斯科国际商业银行,并担任莫斯科银行联盟主席,学以致用、风头无两,然而1998年的金融危机瞬间让维诺格拉多夫跌入谷底,当他屈膝向俄政府请求援助的时候,俄政府只回了一句“爱过”,从此维诺格拉多夫一蹶不振,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再后来听到他的消息就是10年后了,消息是这样的:曾经的俄罗斯金融大亨维诺格拉多夫,身患重病,并在一间破败的两居室内离开了这个世界,终年52岁。

4.古辛斯基

500

媒体产业犹如政界女神,任何一名政客都想完全、彻底的拥有她。而“鹅掌柜”古辛斯基就是俄罗斯的传媒巨头,他也不辱使命,利用媒体做了两件大事,一件是美化叶利钦,助其连任成功;另一件是抨击普京,想让其接班失败。结果很明显,这是一个有野心的商人站错了队的故事,但是有野心的人一般腿脚都比较快,在发现无法阻挡普京的时候,古辛斯基迅速卖掉自己股份,远走以色列,开始人生的另一个阶段——“躲藏”。

3.霍多尔科夫斯基

500

姿态优雅、情感细腻,微笑迷人的霍多尔科夫斯基,40岁时拥有着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公司,也是俄罗斯的首富。在成熟的年纪,又坐拥无限财富,就会让男人自信心爆棚,也正是这股自信,让霍多尔科夫斯基站在了普京的对立面。财富是我的,权力也是我的,这样强硬的观点,让强硬的普京不太喜欢,于是安排霍多尔科夫斯基在2003年10月25日从私人飞机直接搬进了八人间牢房,让他在这里度过了10年时光后,普京又想起了他,在确定霍多尔科夫斯基明白了财富不是自己的,权力更不是自己的之后,霍多尔科夫斯基获得赦免并流亡德国。

2.别列佐夫斯基

500

43岁的别列佐夫斯基用了7年时间,从倒卖汽车开始,利用通货膨胀,偷税避税,加上学者固有的善于思考,从一名应用数学教授变成了拥有金融帝国的商界大佬,然后在1996年助叶利钦再次登顶,他本人随即被任命为俄罗斯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车臣事务首席谈判官,成为叶利钦的亲密幕僚,自此自由进出克里姆林宫,江湖人送绰号“克林姆林宫教父”。

如果说别列佐夫斯基的一生用了50年的时间变为成功的商人,又从成功的商人变为成功的政客,那么命运只用了5个月,就将他从“教父”之位拽下,然后按在地上反复摩擦,顺带着踩上几脚,临走还啐了一口唾沫。没错,有的时候命运就是这么残酷无情,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是俄罗斯从“叶利钦时期”到了“普京时代”。  

普京上台的时间是2000年,别列佐夫斯基出逃英国的时间也是2000年,然后普京这边为别列佐夫斯基贴心的设计罪名,尽可能的安排死亡时间;别列佐夫斯基一边怀念着与叶利钦的叱咤风云的光辉岁月,一边为指责、推翻小普锲而不舍,任劳任怨,就这样岁月静好的持续了4000多个日夜,直到2013年的3月23日,时年67岁的别列佐夫斯基突然客死伦敦。

1.阿布拉莫维奇

500

笔者喜欢足球,所以会在FIFA ONLINE 3里组建自己的球队,阿布也喜欢足球,所以他直接买下了英超的切尔西俱乐部,这就是“差距”的意思。由于俄英两国关系紧张,从2018年5月开始,阿布就再也没能亲临斯坦福桥看看自己球队的比赛,他所能做的就是对切尔西总经理说:“这几亿英镑你先拿着花,不够再要,别不好意思。”

作为俄罗斯前首富和以色列现首富,阿布并不觊觎权力,所以作为球迷的普京,也可能没事儿看看切尔西的比赛,然后会心一笑。因为普京明白,借着想回现场看比赛的由头,和身为犹太人的便利,阿布把国籍变更成了以色列,是在侧面告诉普京,他无意俄罗斯国内的权力斗争,而他的公司都依靠俄罗斯,以色列既没石油又没金属,所以他的财富本质上依然属于俄罗斯。摆脱了“寡头”与“俄罗斯首富”的名头,那阿布和普京就都可以安心的看比赛了。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