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指导员为楔来聊聊我们的党史和军史
长期以来大家对党员的作用第一反应基本都是先锋模范作用。然而对于这个悠久的历史定位却缺乏深入的了解,作为一名党员,我起初也是一知半解或者只能算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经过一些粗浅的学习,查阅资料有了一些浅薄的认识来与各位分享,也是让党员同志对我们的党史和军史有一些必要的了解,以及广大群众对党员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大家知道我党是由南陈北李所创,1921年7月23日-8月初中共一大先是在上海举行后辗转至嘉兴南湖红船。值得注意的是,我军是由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始。为什么,我们的军队建立整整比党晚了6年,运用唯物辩证法来讨论,我党前期是犯了一些错误或者说幼稚病的,在1924年-1927年是国共的第一次合作,取得了北伐的胜利,最后在国民党右派的迫害下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说得通俗点就是以蒋介石、汪精卫为首的国民党背叛了革命,我没有打错就是在1925年孙中山去世后,国民党背叛了孙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对军队和政府中的共产党员进行了血腥的清洗和残酷的镇压。用现在的流行话说国民党由昔日的屠龙英雄沦为恶龙。共产党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李大钊遇难,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投降主义)。那个阶段还有许许多多脱党,叛党的。稚嫩的共产党人,掩埋了同志的遗体,含着热泪站了起来,因为那一刻整个旧中国只剩下共产党这一丝星火。重任在肩,血与泪俱是过往,忍辱负重,砥砺前行方得始终。
血与火的洗礼,我们的军队应运而生,国民党经过袁世凯篡权懂得了军队的作用。而我们经过国民党的洗礼,也明白了只有枪杆子出政权。不得不再次提及唯物辩证法,我党在磨难进行了学习和改变,同时我们也进行了改进,就是党指挥枪!不能让军阀再一次肆虐中华大地。那就不得不谈到我今天想聊到的指导员。指导员最早是由党代表演变而来,参考了苏联红军的制度,由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将党代表制度在军校教导团中实行,在1928年中共六大前后,中共中央接连多次指示红军废除党代表制度,改为政治委员制度,并且沿用至今。
政治委员一词大家听上去可能会略觉生涩,如果说政委,大家或许就焕然大悟,值得一提的是毛主席做过党代表,前委总政委,全军总政委。在红军时期,经过三湾改编,官兵平等,支部建在连上,从此奠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战争是党的政治的延续。自此军人知道怎样打好仗,什么叫人民的军队,如何为人民而战,打仗的目的性明确了,有了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就转化成了无穷的力量,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生命力和战斗力,最终,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我军内部,连队是指导员、营部是教导员、团部以上的是政治委员,过去所有的军人均称作指战员,实行双首长制,即军事首长、政工首长打个比方朱毛红军总司令朱德,党代表毛泽东。也即是说,不管是军事还是政工都是指挥员,同时战况激烈战斗减员严重时,指挥员也是战斗员。更多的时候政工人员是要负责带领冲锋的,网上有个段子,打仗的时候国民党指挥官都是喊“兄弟们给我冲啊!”,共产党指战员都是喊“同志们跟我冲啊!”经过我初步核实,这确实是个段子,真实的情况大体是只有指导员带领着党员冲,一般情况下群众是没有资格跟着一起冲的(基本上冲的时候都是九死一生),但是也有一些特例,就是战斗减员严重,党员严重不足,剩下的情况就是火线入党一词的由来,顾名思义在正交火的战线上入党,仗打得那么激烈为啥还要搞入党呢?这其实是入党的最高形式,首先是以生命作为党组织考验自己入党的坚定决心,其次前线指战员也会因时因地考虑积极分子的热情和战斗情形。最近的武汉抗疫工作,我就发现有好几起火线入党的报道,个人觉得这是一种很好的入党形式,关键时刻不仅是党员站了出来,积极分子也应该踊跃。这是党建工作开展的好的具象表现。
假如在一个连队,接到一项攻坚任务,指导员来到了战士面前,首先是所有共产党员出列,然后布置战斗任务,带领这批人充当敢死队、先锋队作为连队的尖刀攻坚克难。指导员不仅要动员战斗,还要了解战士的情绪,基本上每名战士的情况都比较了解。布置好战斗任务,安抚那些想要一起冲锋的普通战士后,这些敢死队员就跟着指导员进行“冲锋”,其实很可能只是去趟雷,或者趟铁丝网,不管是用排雷器还是身体滚,反正在冲锋号吹响的那一刻,一定要为后续的战士开辟好道路,就算是踩着你的尸体也要让战士跨过铁丝网。何其悲壮!!!这些开路的同志,可能战斗结束也得不到勋章或者荣誉,甚至可能被战友踩死,默默无闻,但是就是他们用身体和生命铺垫了胜利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