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的影视剧中,有的人身上中了一箭就死了,一箭真的就能杀死人?

500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古代题材影视剧里,常见的“血腥景象”,莫过于“一箭杀敌”,经常是凶悍善战的武将,被敌方的弓箭手弯弓搭箭,一箭就被“打落马下”。强大的击杀效果,也叫不少“军事粉”发出“弓箭真有这么强”的疑问。其实,至少在火药出现的冷兵器时代战场上,弓箭就是效率最高的“战场神器。”

比如在南宋华岳的《翠微北征录》里就有原话:“军器三十有六,而弓为称首,武艺一十有八,而弓为第一”。也就是说,所谓武侠小说里的“刀法”“剑法”,甚至神乎其神的“神功”“掌法”,真放到战场上,都不如练一身射箭功夫“实用”。

弓箭为什么这么实用?首先看其制作工艺,中国人“用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但是弓箭制作的成熟期,却是春秋战国。以《考工记》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张弓,要用“干、 角、 筋、 胶、 丝和漆”六种材料“巧者合之”,单是每种材料的选取和制作,都要用严格的流程。比如“胶”必须要颜色深且干燥,“漆”却要十分清澈,一件良工的诞生,则是要经历各个制作流程,往往需要三四年。

500

这种高品质的弓,杀伤力自然也十分强大。随着历代手工业技术的发展,弓的杀伤力一代代加强,“装备比率”也更强。而与之一起强大的,当然还有箭簇。

春秋战国时,中国的箭支,主要还都是青铜箭簇,却已经对箭支的长度比例重要,有了严格的工艺规定。以《中国历代军事装备》(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的话说充分体现了“人类最早的空气动力学知识”。从汉代起,中国的箭支逐渐换成了铁箭簇,两晋南北朝起更全部换成了钢簇,以《晋书》的形容说,当时优质的箭簇,已经能做到“铁厚一寸,射而洞之”。冲击力十分强大。

甚至,哪怕是到了火器开始“抢镜”的明清年间,中国的传统的弓箭,技术工艺也更高精尖,明代起出现了“开元弓”等硬弓,箭簇则出现了“破甲锥”以及棱形的“鈚箭”,箭簇上带有血槽,命中就“放血”,冲击力与“伤害指数”更为强大。

500

特别重要的还有一条,无论比起同时代杀伤力更强大的“好兄弟”弩,还是比起明清年间的“战场新宠”火枪。弓箭虽说杀伤力有限,“操作门槛”也比火枪高。但弓箭却胜在轻便射速快,这差别,金庸小说《鹿鼎记》里久经沙场的“大反派”吴三桂,都在小说里有精确概括:“(火枪)手续挺麻烦,不像咱们的弓箭,连珠箭发,前后不断”。

所以,放在古代战场上,这可以“连珠箭发”且机动极强的弓箭,自然就成了无比强大的决胜力量。历代王朝也高度重视弓箭的作用,比如登基时被突厥来了个下马威,憋了一肚子奇耻大辱的唐太宗李世民,就“每日引数便让人于殿前教射”。唐朝的每一个军,通常要配备一万两千张弓,几乎是人手一张弓,外加三百七十五万支箭。多少大唐开疆拓土,打出“天可汗神威”的胜利,就靠这“万箭齐发”的方式打出来的。

也正是因为弓箭的决胜意义,所以历代王朝,也高度重视弓箭手的培养。就以建立了庞大禁军队伍的宋代来说,“射箭”就是最重要的考核,宋军的精锐部队士兵,必须做到能开七斗到九斗的弓,八十步内,弓箭手八箭要命中一半,骑兵射十箭更要命中八箭。发展到明初时,明军依然要“两分习刀矛,六分习弓弩,两分习火器”,依然还是凭着强悍的弓弩射杀,完成了由南而北一统天下的奇迹。

500

而当弓箭的射杀效率与骑兵的机动力相结合,放在冷兵器战争条件下,效果往往更恐怖。就以宋金战争来说:1126年时,17名金军骑兵在磁川被2000宋军围堵,结果金军分成三组,七名骑兵打前锋,左右各五名骑兵,来回在宋军阵中一冲,一顿“且驰且射”,准备已久的宋军就阵脚大乱,甚至“死伤过半”。1593年的碧蹄馆之战,五千明军骑兵陷入五万日军包围,硬是凭着强大骑射能力一路猛冲,在日军包围圈里打开突破口。

当然,弓箭的杀伤力能不能发挥,也和一支军队的战力水平乃至训练息息相关。典型如“高度重视”射箭训练的宋军,发展到北宋中后期时,哪怕是西北边境的精锐骑兵,也是“挽弓不过五六斗,每教射皆望空发箭”。这样的训练水平,也难怪会创下“2000人被17人打”的耻辱记录,活活上演靖康之耻。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对于普通士兵来说,“一箭击杀”在古代战场上是常见现象,而且由于古代医疗水平落后,今天看来简单的伤口感染,放在古代都有可能致命。但对于武将乃至装备精良的“精兵”“甲兵”来说,“一箭击杀”却也是个难事,因为中国历代的盔甲,也是与弓箭一样代代演进。

比如在军力强大的唐代,就有了“明光甲”“锁子甲”“山文甲”等十三种铠甲,几乎是层层密集防护。宋代的精锐禁军,普通士兵的盔甲就重达50斤,明初精锐部队的士兵,负重更高达88斤。后来随着棉甲取代铁甲,盔甲重量减轻,但普通棉甲依然重达35斤。这样“全面防护”的精兵,一箭也很难射伤。

500

所以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也常见各种“重甲难透”的记载。比如在宋夏好水川战役里,北宋英雄部队石家军面对十倍于自己的西夏大部队,依然凭着浴血精神和强大装备,打出一幕幕震撼场面。主帅刘平全身多次受箭伤,却依然反复冲杀,打得十万西夏兵节节败退。甚至当北宋监军跑路引发混乱后,勇将郭遵依然发起决死突击,在西夏兵的乱箭射击下,他全身插满箭簇,却依然瞪红了眼冲锋,击杀数十名西夏军后才壮烈殉国。

但是,当一个王朝到了末世的时候,首先出问题的,也往往是这“弓箭破甲”的环节。比如在“积贫积弱”的宋朝,北宋末年时弓箭的制造就出现了大问题,甚至“筋胶不固”,打出去的弓箭当然软绵绵。认为“弓为第一”的南宋人华岳,也认为南宋的弓弩“多不中用”。这事儿都不中用,“偏安”的江山当然也保不住。

而明末却出现了另一荒唐现象,明末号称火器犀利,改装引进大量世界先进装备,但到了“明亡清兴”的萨尔浒大战上,面对火器装备比例当时还极低,需要依靠大量弓箭作战的后金八旗军,明军却在盔甲问题上现了眼:以明朝名臣徐光启的吐槽说,由于明朝多年腐败,这支云集大明精锐的明军,就连杜松等主将们,都穿着粗制滥造的盔甲,以至于后金能够集中弓箭,发起“斩首行动”,轻松击杀明军主帅。

500

而这样的场景,在接下来的岁月里,也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可以说,大清“弓马骑射取天下”的神话,就是明朝的“破盔甲”成就的。

而到了近代,曾深信“弓马骑射取天下”的晚清挨够了打,弓箭也早就不用。可换了洋枪洋炮的清军,不变的却是低下的战斗素质,连开枪都不知道瞄准。甲午战争和庚子国难里,清军“打不准枪”的毛病,也让列强哭笑不得。甚至这毛病还传染到了民国,1920年直皖战争,双方几十万人对杀,打了上千万发子弹,伤亡加起来才200人。《泰晤士报》记者莫理循甚至讽刺:不如你们双方用弓箭,这样还可以更快分出胜负!

曾代表古代中国军事与工艺杰出成就的弓箭,就在这样的场合,成了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注脚。

一箭能不能射杀人”的话题,背后却深藏这样多的信息量,包含着那么多兴衰的真相。

参考资料:周伟良《中国武术史》、周维强《明代战车研究》、秦延景《中国古代弓弩》、中国军事史编写组《中国历代军事装备》、解放军报《甲午战争兵败真相:开枪不瞄准》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