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媒体说娘炮文化与韩国无关,说得过去吗?

作者:长安公子

500

鉴于最近大众对于社会“娘炮”风盛行的关注,特意去阅读了韩国《亚洲经济》否认娘炮风与韩国有关的原文。本来不想说这事,不过不喜欢这标题。

这场争议是由CCTV的《开学第一课》引起的,里面出现的青少年形象娘气太重,广受家长跟社会批评。事实上中国社会对娘炮文化早已不满。

笔者认为娘炮文化与多个因素有关,说是起源于日韩,特别是韩国,这个观点是正确的,没有错。

中国的娘炮文化盛行,三成因为韩国,三成因为日本,两成因为中国女性,两成因为中国社会发展,下面我们具体分析一下。

首先说日本的影响,改革开放后,中国数十年来一直在引进日本的动漫跟电视剧,当然现在中国市场很少看到日本电视剧,但过去断断续续的也有不少。主要是日本漫画,日本有很多的漫画工作者是女性,漫画公司设计出来的很多男性角色偏向女性对男性的审美标准,男性主角很多都是长发飘飘,性格温柔,着衣风格一直偏柔美。数十年下来,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阴柔化。

其次是中国女性的影响,女性喜欢干净、整洁卫生的男性,这没有错。但中国的女性看了太多的日漫跟韩剧,特别是韩剧,无论是年轻女性还是中年女性,对韩剧中毒甚深。再加上中国的女性权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平等。年轻女性喜欢自己的男朋友穿着打扮跟韩剧里一样,年轻男性基于取悦女性,获得好感,越来越爱效仿韩风化妆打扮自己。

再次,中国社会的发展,无论是物质水平发展的原因,还是男女平权,女汉子越来越多的原因,或者说整个社会更加进步了,男性阳刚化也就减弱了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自身的原因。

最后我们再来仔细说说韩国的影响。韩星、韩娱、韩剧、韩星广告等,在中国多年来不受限制,达到泛滥的程度,影响越来越大。产生了价值观的影响,这其中就包括男性娘炮化。

还有基于韩剧影响,韩国风格的发型也在中国发型设计行业大为流行起来。韩国的化妆品跟化妆风格也在中国极度发展,韩国的服装设计风格也成为广受青年欢迎的穿衣风格。

基于以上众多原因,说起源于韩国,并没有错。

我们再来驳斥《亚洲经济》的理由。韩媒说的韩国的“花美男”事实上跟中国的“小鲜肉”、“娘炮”这些词是近义词关系。

韩媒还说韩国实行的是义务兵役制,身体健康的男性包括几乎所有明星,都必须剃成小平头去军队服兵役。但这些明星退伍后,又戴上了耳环,蓄上了长发,天天涂着口红,经常描眉画眉,比女性更爱保养皮肤。他们是为了取悦女性市场,获得女性好感。

韩媒还提到在今年的俄罗斯世界杯上,韩国队门将赵贤祐在长时间比赛中发型纹丝不乱,白皙的皮肤在一帮球员中十分抢眼。我看到了他的另类风格发型,事实上一点都不喜欢这种风格的发型。

韩媒提到了当兵与踢足球这些,很男性化的象征。但也不能内在是男人,外在趋“娘炮”,那就成“女汉子”了。

韩媒提起的大多数的韩国男性都是外表整洁干净、装扮得体,大部分人将此当做是一种基本礼仪,而非取悦别人。如果把爱干净、重视外表也划为“娘炮”的话,那可能大部分韩国男性都得被冠上这一名号。

这个倒不至于,外表整洁干净、装扮得体这些基本礼仪,全球各种文化、全球男性都通用着。普通韩国男性的穿着与风格是正常的,但韩剧韩星与韩国娱乐产品里,韩星阴柔化风格远甚于现实里的韩国男性。

至于韩媒最后提到的看起来很男人、不留长发不化妆的“高铁霸座男”,还有膀大腰圆青龙傍身的“昆山龙哥”。这种人只是极个别的个体,不值一提。

即使限韩令不存在了,将来在引进韩剧韩娱韩星时,也应该对韩国文化产品实行部分限制或者实行配额制度,不应全面开放。这是阻止中国娘炮文化泛滥的主要措施之一。韩剧与韩星多年来在中国不受限制的泛滥发展,异化了国人的传统审美标准。

希望男性别抢了女性的梳妆台,还是把涂唇、带耳环、画眉这些传统的女性风格留给女性吧。

也希望未来的中国,中国的青少年男性不要每天早上跟母亲争抢梳妆台。中国的青年夫妻不要每天早上为了争抢梳妆台而打架。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