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龙应台“我反战”言论是文青的矫情?别被反战电影迷惑了
1、龙应台“我反战”言论激发的讨论
最近,台湾地区前“文化部长”龙应台发表了一番关于战争的言论,引发两岸激烈讨论。
龙应台的这番言论,核心就是“我反战”这3个字。
在两岸关系越来越明朗化,尤其是梧桐台湾的趋势越来越不可避免的情况下,龙应台的这番言论,无异于同时把两岸很多人的神经挑动了一下。
那边想台独的,以及想维持现状的——也基本等同于台独的大多数人,自然不能同意,他们认为共军都要打过来了,你却说反战?反的是哪门子战?是要束手就擒?直接投降吗?
所以自从龙应台这番言论发表以后,台湾那边不停有人在骂龙应台。这些天很多绿营媒体人士变着法抨击龙应台,比如这位说龙应台“反战不反共”。
而我们这边,对龙应台的主流意见是“伪和平真台独”、称其放“烟雾弹”。
总的来说,龙应台这是典型的两边不讨好,两边一起骂。
2、反战真的是政治正确吗?都是被美国反战电影洗脑了
以上是大众关于此次龙应台“我反战”言论的主要意见。
然而,两边一起骂之外,还是有一部分人支持龙应台,他们认为打仗总是不好的,能不打仗最好不要打仗,龙应台说“我反战”符合政治正确。
对于这部分观点,我们应该怎么看呢?
我要说,这些人,包括龙应台在内,完全是一种文青式的矫情,都是美国和西方的反战电影看多了,脑子已经糊涂了。
长期以来,美国拍摄了一系列好莱坞反战主题大片,而且很多都是大导演,大制作,影史留名的那种,比如科波拉的《现代启示录》,库布切克的《全金属外壳》,斯皮尔伯格的《辛德勒的名单》等等。
这些电影毫无疑问是影史经典,多年来被人们一再讨论,很多观众从这些电影里汲取了思想营养,完善和丰富了自己的人生观,全世界的观众都从这些伟大的电影身上获得了很多益处。
因为美国电影在全球的巨大影响力,使得拍摄反战电影成为世界范围内成为政治正确。
斯皮尔伯格提及自己的作品《拯救大兵瑞恩》时说:“所有的战争电影无论好坏,都是反战电影。”
然而,美国的反战电影纵有千般好处,但也有一个很大缺陷:那就是过分强调了个体在战争中的感受,过于强调战争对个体以及人性的摧残,加上美国历史上很多战争本身就是不义之战,尤其是美国电影人拍摄题材最多的越战电影,这使得很多美国电影人看来,战争都是不好的,甚至战争都是不义的。
我们看这些电影,基本上都是这种模式。
比如最经典的《全金属外壳》,库布里克在这部电影里深刻探讨了战争对人性的扭曲,战争如何让这个胖子从一个单纯的死胖子,变成了一个杀人机器,最终他受不了这种内心的扭曲杀了那个把他变成杀人机器的教官,并且自杀。
《全金属外壳》探讨的是战争如何毁灭一个人。
与之类似,美国大量的反战电影,特别是反越战电影,基本都在表达对战争的厌恶,从1976年的《出租车司机》,讲述一个越战老兵的悲剧开始,然后1978年的《猎鹿人》,1979年的《现代启示录》......以及此后所有的越战题材电影,都在表达美军士兵在这场不义之战中,如何迷茫。
当然,除了这些越战题材的美国电影,其它好莱坞大片的主题,依然在探讨战争对个体的影响,依然在探讨战争中的人性,这是美国战争题材电影永恒的主题。
斯皮尔伯格最著名的二战题材电影《辛德勒的名单》讲述的则是战争中的人性光芒,与之类似有大量过于纳粹德国的电影,都在批评纳粹的反人类,反思战争带来的异化,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人性光芒,比如《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这是一部从孩子目光来看待纳粹德国迫害犹太人的电影,以8岁孩童的视角揭示战争和政治对人性的摧残。
我们可以发现,美国人拍的战争电影,主要分两类:对于二战这些美国获胜了的战争,他们反思纳粹;对于越战这些美国失败了的战争,他们反思自己。
总之,美国人的战争电影,一直都在反思。为什么呢?因为美国人没有打过正义的战争。越战就不要说了,二战之后美国人所有参与的战争全都是不义之战;就是二战本身,美国人也是大发战争财,他们成为攫取二战最大胜利果实的获利者,然而二战本身对美国无所谓正义。
所以说,因为美国人参与的所有战争,都不是正义战争,因此美国人的观念里面,战争都是不好的。
美国电影长期以来宣扬的观念,长期以来被美国式的价值观影响,被美国电影洗脑的某些人,他们都觉得战争是不好的,反战是政治正确。
这是幼稚病的表现。龙应台毫无疑问就是这类人。
3、中国人民的正义战争由不得龙应台“反战”
其实战争只是一种手段,正如菜刀只是一种工具,手段和工具无所谓正义与否,关键是看战争的参与者。
比如抗战来说,日本法西斯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他们是不义的一方,然而中国人民奋起抵抗,我们就是正义的一方。
比如抗美援朝战争来说,美帝国主义是不义的一方,中国人民保家卫国,我们就是正义的一方。
中国人民在近代以来,没有发动任何一场对外侵略战争。相反,中国人民遭受了数不尽的外族侵略,中国人民被迫应战,中国人民打的战争都是正义之战。
如果要讨论反战,反的应该是什么战?反的应该是帝国主义和军国主义的不义之战,而不可能去反抵抗侵略,保家卫国的正义之战。
除开这些反侵略的正义战争,中国人民还有推翻压在头上三座大山的解放战争。这同样也是正义之战。
在具体到当前两岸关系,我们是要解放台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什么叫解放?解民倒悬曰解;放伐桀纣曰放,此谓之解放。
解民倒悬是什么意思?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拯救百姓于压迫之中。
放伐桀纣是什么意思?就如同武王伐纣一样,要把那些压迫人民的利益集团彻底清除。
这就是解放。
为了获得解放,战争是必须使用的手段,因为不使用战争这个手段,那些利益集团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远的来说就是腐败的蒋介石国民政府,近的来说就是现在的台湾蔡英文集团,不使用武力,不使用战争,他们会乖乖就范吗?
毛主席有句话说得好,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
毛主席又说了
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这也和扫地一样,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
对于当前的台湾形势,就已经到了“扫帚不到,灰尘不跑”的时候了。
我们当然知道,打仗会死人,战争并不是可以拿来随便讨论。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左传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战争是非常严肃的事情,战争不是我们普通人可以轻言的事情。
但是这决不等于说“反战”就是政治正确,龙应台说反战,实际上也是想反对我们解放台湾的正义举动,我们当然不能上她的当。
中华民族从来都不想主动挑起战争,中国人民并非好战的民族。然而抗日战争我们被迫打了,抗美援朝我们也被迫打了,对印,对越自卫反击战我们都被迫打了,事实一再证明,我们不主动挑起战端,但是形势逼迫我们走到那一步,那就只有打下去。
对岸的某些利益集团,拿着2000万台湾人民做筹码,妄图维持现状,妄图继续做他的总统,享受荣华富贵,置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而不顾,这些利益集团必须消灭干净,必须从历史舞台清除。
只希望大多数的台湾人民能够认清形势,不要为这些反动分子卖命,不要逆历史潮流,不要成为某些利益集团的炮灰。
龙应台在这个关键时间点,跳出来说“我反战”,我宁愿相信她是文青病泛滥,幼稚过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