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和马云,有着相似经历,却演绎了不同人生,谁更值得学习?
如果要说一个俞敏洪最常提起的人,那个人非马云莫属,大大小小的场合,俞敏洪都会拿自己与马云做比较,当然,俞敏洪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蹭马云热度,反而更多的是一种自嘲。
在一次演讲上,俞敏洪谈论起了自己与马云的相同之处以及不同之处,俞敏洪说,他和马云都是学英语的,高考也都考了三年,这是两人的相同之处,但是不同的是,第三年俞敏洪考上的是北大的本科,而马云考上了杭州师范学院的专科。
俞敏洪自嘲道,如果说考上名牌大学就能做出一个好企业的话,那我就一头撞死算了。北大再牛也没戏,北大再牛也就有两个“红”出来,一个是百度的李彦宏,一个就是新东方的俞敏洪,但是加起来还不如一个阿里巴巴的马云。
除了上学有相似经历外,俞敏洪和马云还有其它相似经历。
毕业后,两人都变成了大学老师,而且在当了大学老师后,两人又开始办补习班,有意思的是,马云办补习班没被处分,反而是俞敏洪办补习班被处分了。
不过虽然都是办补习班,但是两人还有不同之处。俞敏洪的第一个班招了13个学生,到两年后,新东方同期在读5000个学生。而马云的培训班,第一期仅招了20个学生,两年后还是20个。
但是质量要远远大于数量的。俞敏洪一条路走到黑,将新东方做成现在这样,成了名响全国的补习机构,补习人数达百万。但是这几百万人中,没有一个成为俞敏洪的合伙人,反而马云的这20个人中,有一半成了马云身边的十八罗汉。
其实俞敏洪和马云最大的相同是在经历上,而最大的不同是在思维上。马云是一个典型的越败越战,愈挫愈勇的人物,而俞敏洪却做不到这点。
马云做翻译社,怎么做怎么亏本,紧接着做了一个中国黄页,又失败了。最后又跑到北京开了一个合资公司,做了不到半年,还是失败了。
连做4个公司都失败了,你会怎么办?你会怎么想自己?可能会沮丧,进而放弃。但马云想的是,前面的失败是为了奠定未来做世界大公司的基础。
而俞敏洪却不同,俞敏洪大学四年,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学生和干部的竞选,因为他知道,他要竞选的话,80%的可能性是失败的,于是,为了避免失败他干脆什么也不干。俞敏洪想出国读书,但是一次又一次的拒签,让俞敏洪彻底放弃了出国读书的理想。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放弃了太多的东西,看到了太多的困难,以至于被一次次失败打倒。而如果你不能像俞敏洪那样直接走向成功,那么你就要像马云一样,从一直失败,一直失败,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