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军力浅析 - 空军(4)

所有资料及图片均来自公开网络及Google地图,所有分析均为个人观点,另外本文纯粹探讨军事问题,不涉及政治,各种机构、职务名称直接采用台方叫法。

台东 - 第七联队

【 志航基地 】

台东是台湾本岛上距离大陆最远的一座城市,因为偏远闭塞,又是原住民聚居地,长期以来都是台湾最落后的地区。日据时期台湾各处广修机场,唯独台东没有,而是规划兴建一座大型商港,后因太平洋战争爆发而放弃。

上世纪60年代台湾空军大量装备喷气式战斗机,西部基地训练空域趋于饱和,在大陆陆基雷达面前也毫无隐蔽性可言,于是开始在东海岸寻找新的空军基地场址。经过多轮勘测,最后决定在台东商港原址建设大型机场,代号“神鹰计划”,北距花莲基地140公里。1970年2月动工,71年8月完工,由蒋介石亲自命名为志航基地,以纪念民国空军第一人高志航。这是台湾最年轻的一座空军基地,而且是纯军用机场。

500

民航台东航空站所在的丰年机场位于卑南溪南岸6.3公里处,机场内驻有空勤总队第三大队第三队的直升机,近年来陆军航特部也有计划在丰年机场部署“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80年代初执行“建安三号”计划在东海岸建设地下洞库,除了大名鼎鼎的828工程花莲佳山基地 - 参见台湾军力浅析 - 空军(3),还规划了737工程,在台东也修筑一个地下基地。但是台湾工兵部队数量不足,国防预算有限,佳山洞库又遇到很多技术问题,所以737工程并没有同期施工,而是在佳山洞库完工后的90年代中期才开始兴建,保密程度比佳山基地更甚,连工程起止日期都没有公布,以致志航基地洞库一直鲜为人知。

佳山基地是在花莲基地之外另起炉灶新建的场站和跑道,而志航基地所在的台东平原地域狭窄,无法另辟新址,所以只新建了称为“建安计划区”的地下洞库部分(下称建安洞库)而共用原先的机场跑道。

500

志航机场跑道长3370米,左侧2600米长的滑行道也画有完备的跑道标志可用于起降。因为处于台岛大后方,空中威胁不大,加强型机堡的数量相当少,只有跑道南端的2座,中间的1座和北端的6座,全部都是双机堡,厚度似乎也不及西部的空军基地,一共有18个机位。

500

主跑道夹在两座小山包之间,东北侧是海拔100米的猴子山,山顶上建有海军富冈雷达站。

500

猴子山南北设有两处空军第792防空导弹旅613营3连的“天弓3”导弹发射阵地。在跑道西北侧还有两个“天空卫士”近防阵地。

500

> 采用垂直发射的“天弓3”,射程200公里

机场东南侧设有一座空军战管联队东部战管中心第3机动雷达分队的AN/TPS-75预警雷达,为半固定式无源相控阵体制3坐标雷达,全系统可装载在两辆军用卡车上进行公路运算,因此雷达罩基座上建有坡道。

500

志航基地是个相当妖的地方,多次发生士兵自杀事件,去年2月份有一名导弹连士兵因债务压力在上图雷达罩顶的避雷针上自缢身亡,3月份雷达站有一人在寝室内上吊自杀,7月份又有一名士兵跳河但没死成。据统计从2000年到2012年台军共有332人轻生,平均每年超过25人。近年来更是有增无减,2017年7月一个月内就发生4起,陆军空军都有,原因、死法各异,显示台军内部管理、官兵士气、心理压力等问题相当严重。

志航基地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跑道西北部的建安洞库,它的布局和佳山洞库有非常大的差别。志航基地就在海边,背后并没有高大山体遮挡,而是相当平缓的坡地和丘陵,机场以西18公里外才有1500米高的山峰。

500

从北往南看建安洞库所在区域平坦得几乎就是一层台阶,洞库上方的覆土厚度在10-15米左右。台湾媒体称建安洞库也是在花岗岩上开凿出来的,但是看这个滨海丘陵地带似乎很难形成花岗岩脉。查了一下台湾地质,志航基地所在的卑南溪北岸正是典型的“卑南山砾岩”分布带,由中央山脉被侵蚀后冲刷至该地的直径5-15厘米的砾石沉积而成,属于松散的碎屑岩而不是致密的火成岩,抗侵彻能力比坚硬的花岗岩要差很多。

500

因此从地形、地质条件来说建安洞库的防御水平都比佳山洞库要差一大截,由大陆打来的弹道导弹射界完全不受山地阻挡,洞库顶部的厚度也不足以承受对花岗岩钻深达到20米的东风15C一击。

建安洞库的内部布局不为外界所知,一张照片都没有。但从外部环绕半圈的下沉式滑行道能大致看出整体规模,整个洞库区的宽度达到1.6公里,共有5条跑道连接机场主滑行道和北侧机堡区域。

500

从卫星地图上看至少有6个可确认的入口(上图黄色实心箭头)和4个疑似的入口(黄色空心箭头),在滑行道上还依地势建有13座涵洞作为加强机堡使用,其中3座为双孔(红色)10座为单孔(橙色)。另外在几个入口附近的洞库顶部都有一片在树林中开辟出来的空地,上面建有大小不等的方形建筑(玫红色圆圈,共7处),有道路联通到洞库区外的公路。这些建筑显然和地下设施特别是入口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

如果从左到右所有入口内部都是联通的,那么洞库内部结构可能就是黄色带的范围。据台湾媒体介绍:“洞库内有三大机库,可以容纳90~150架战机,机库间有滑行道相连,抗炸强度可抵抗2000磅炸弹直接命中”。

500

上图是志航基地第44中队官方拍摄的精神鼓励视频,背景可能是最东侧的一座双孔涵洞(下图位置),可以看到限高6.9米的警示牌。从卫星照片上看涵洞顶部的厚度只有这个限高的一半,前方绿色的滑行道侧壁高度和这个涵洞顶部差不多,这也说明整片洞库入口附近区域的顶盖厚度大致在4-10米之间。

500

整个建安洞库与其说是深藏地下的秘密洞库机场,倒不如说是个超大号的飞机用战壕,拐弯、临时掩蔽部、猫耳洞和内部坑道俱全。

同为东海岸的二线机场,花莲-佳山是主力“战力保存”基地,志航只能算是个后备机场了,所以它的规模和防护标准都要低不少,100多亿新台币的造价也只有佳山洞库的1/4。

不过台湾空军已经计划将新采购的66架F-16V全部部署在志航基地,令它一跃成为全台装备最先进的空军基地。之所以选中志航是因为台军评估后认为大陆引进的俄制S-400系统48N6E3导弹射程270公里,如果配备40N6远程导弹更可达400公里,受地球曲率和山脉阻挡,距离福建325公里的台东将是全台唯一处于不受S-400威胁的空军基地,再加上建安洞库,宝贵的F-16V无论是在地面还是最脆弱的起降阶段都能得到最好的防护。

500


【 太麻里靶场 】

在志航基地西南27公里处的太麻里溪南岸还有一座简易机场,就是志航基地下属的空军太麻里靶场。该靶场建于1970年,是台湾空军5座炸射靶场之一(其余四座为屏东佳冬、屏东枋山、嘉义水溪和澎湖石礁),跑道长度仅有830米。建成初期用于投弹训练,但因为离居民区过近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后来改为只进行空中侦察训练而不允许投实弹了。

500

1988年7月台湾从美国引进了2套ACMI空战演练仪,分别布署在志航基地和太麻里靶场,成为全台唯一具备ACMI操作能力的空域,供战术训练中心进行空战、对地攻击演练。太麻里靶场可以提供飞机、坦克、车辆等地靶,其中的飞机靶显然是歼-7的轮廓。

500

> ACMI空战演练仪全系统构成

2012年陆军航空特战指挥部采购了8套“锐鸢”无人机系统,部署在志航基地和太麻里靶场进行无人机训练,但因多次操作失误坠机以及长期噪音扰民于2017年迁往屏东。从2013年起为了照顾附近学校学生上课,靶场训练时间被限定为周一到周五7点-8点和16点-18点,共3个小时,周六周日不限时,台湾军用训练空域之紧张可见一斑。

500

> 最大起飞重量363公斤的“锐鸢”无人机,受数据链传输距离限制作战半径只有150公里

【 第七联队 】

第七飞行训练联队(前737战术战斗机联队)是台湾空军部队中的小弟,1972年才成立。1984年,下辖的第46中队接手台南第一联队“炸射班”的任务成为台湾空军唯一一支假想敌中队,组织全空军炸射科目师资训练,并模拟解放军空军战术。1988年引进ACMI系统后增加了ACMI空仪组,扩编为战术训练中心,负责各战斗机联队的战术轮训。2012年第46中队撤编,战术训练中心并入位于台中的空军教准司令部“测评战研中心”。

第七联队目前下辖第44、45两个战斗机中队,各拥有24架F-5E/F战斗机。在AT-3高教机上完成飞行训练的空军军官学校毕业生将首先加入第七联队改装F-5E/F,熟悉高速战斗机的飞行特性,进行各项战术训练,然后再分配到一线战斗机联队飞F-16、幻影-2000或者IDF。其作用类似于美国海军航空兵的战斗转换中队,只不过第七联队是台军仅存的F-5E/F部队,并不是同型机转换。

500

> 挂载A/A37U-15空对空射击拖靶从志航基地起飞的F-5F

500

> 有8架F-5E接受改装担任A/A37U-36电子空靶的拖靶机

【 F-5E/F 】

台湾的F-5E/F是诺斯罗普授权并提供成套航材由台湾航空工业发展中心(汉翔前身)组装的。1974年10月30日第一架F-5E出厂,为庆祝次日蒋介石88岁生日被命名为“中正”号。原本只计划生产100架,因为美国曾同意售台64架F-4“鬼怪”。但1978年卡特总统取消了F-4的军售项目,作为补偿又追加了F-5E/F的数量,到1986年共制造了6批242架单座E型和66架双座F型,是世界上最大的F-5E/F机队。

在90年代初二代机尚未服役前,为了让全部F-5E/F都承担战备任务,台湾空军曾于1994年向美国租借40架T-38教练机,1998年开始换装F-16后归还美方。

500

> 陈列在高雄冈山航空教育展示馆的T-38A,背景中引人注目地悬挂着3架大陆叛逃的歼-5和歼-6,而在北京小汤山也陈列着黄植诚起义所驾驶的F-5F,揭示了冷战时期海峡两岸空军的一种另类交往

1997年汉翔公司曾计划用IDF的航电和武器系统对F-5E/F进行升级,推出了Tiger 2000计划,可在机身中线挂载一枚“天剑2”中距弹,配合GD-53“金龙”雷达实现超视距作战能力。2002年原型机首飞,但台湾空军当时决定在10内退役全部F-5E/F,所以计划无疾而终。

500

> 陈列在台中汉翔园区内的Tiger 2000原型机

如今第二个10年马上就要过去了,F-5E/F已经是46岁高龄却仍然在服役,直到2023年被F-16V代替。因为性能落后、保养困难,第七联队的F-5E/F目前不再担负战备任务,只用于训练。


500

屏东 - 第六联队

【 屏东基地 】

屏东基地位于屏东县西北角,屏东市区西侧,和高雄隔高屏溪相望,距离高雄市区也只有15公里。它是全台最南的一座正规空军基地,也是最早的一座军用机场,于日据时期的1920年建成,属于旧日本陆军,并建有陆军航空支厂(全陆军只有3座)。国民党伞兵部队迁台后就驻扎在屏东,这里远离大陆,地域开阔,屏东还是全台日照时数最长的城市,被称为“太阳城”,适合飞行和跳伞的日子最多,于是就成为台湾空军的运输机主基地。

1995年屏东机场开通民航业务,2005年建成新航站楼,但是受到2007年投入使用的高铁冲击,再加上高雄小港国际机场也非常近,导致屏东民航设施利用率过低,只有去台北的一条航线,最终于2011年停航,全部交给空军使用。

500

屏东基地还是台湾空军占地面积最大的一座基地(不计佳山洞库的地下面积),拥有2片场站和2条主跑道,中间由2.6公里长的双联络道衔接。规模如此之大,以至于当地习惯上称之为屏北机场和屏南机场。

500

其中屏北机场是战前留下来的老机场,因为离市区过远,规模也不够大,上世纪60年代初在西南方2.5公里处又兴建了一座新机场,以容纳迅速增多的C-119运输机群。之后主要联队办公建筑、维修及生活设施都集中在屏南机场周围。

500

> 台湾空军在1958–1997年间拥有过114架C-119

但是到了本世纪初,屏南机场又遇到了很大问题。屏东市区迅速扩张,如今南跑道东端离市中心火车站仅有1.2公里,可谓是深埋在闹市之中。因为飞行安全问题,屏东市中心建筑一直实施严格的限高(不得超过50米),严重阻碍了屏东经济的发展。机场日夜起降的飞机产生的噪音也扰民严重,不得不限定只从跑道西端起降。

于是空军配合民航新航站楼和P-3C反潜机的引进,彻底翻修了屏北机场,兴建了大面积的停机坪、P-3C专用机库和MMSC海上任务支援中心,将更多起降作业北移,屏东市区建筑限高到2015年才解除。

500

> 从屏北基地起飞的P-3C,背景是17公里外的全台第二高楼 - 高雄85大楼(378米、85层),仅次于台北101大厦(508米、101层)

500

屏北机场的08/26跑道长2440米,北侧有一条带有起降标志的滑行道,旁边是2017年才竣工的大面积停机坪和9座大型机库,包括2座警戒机库、6座停机库和1座清洗机库。台湾空军共拥有12架P-3C,另外4架可能停放在西南侧的维修区大机库内。这些设施都是P-3C专用,屏北机场也因为引进P-3C的“神鸥计划”而被称为“神鸥基地”。

跑道南侧还有16座中型机库,尺寸无法容纳P-3C。机场西北角建有大型地下弹药库,旁边的飞机掩体中停放了14架F-5,其中一些已经拆掉了平尾,应该是废弃不用的旧飞机。

500

南北机场之间有一条双跑道构成的主滑行道,可供大型飞机双向通行,两侧布置有5座大型机库和4个停机坪,用于停放C-130H;在东侧营区里还有一条较窄的辅助联络道。

500

屏南机场的09/27跑道长2380米,北侧有一条滑行道。因为基地运作的都是大型机,没有修筑加固机堡,在机场东南角部署了第794防空导弹旅632营2连的爱国者导弹。基地内至少有24座大型机库,加上联络道旁的5座,足够容纳全部20架C-130H、1架C-130HE和6架E-2K,在东北侧的营区里还有多座大型机库或厂房。

【 第六联队 】

第六混合联队成立于1954年,早期是纯粹的运输机部队,装备C-46和C-119运输机。1966年成立反潜中队,先后装备S-2A/E/T反潜机,联队番号改为第439运兵反潜混合联队。1995年成立预警电战机队接收E-2T预警机和C-130HE电子战机,联队番号改为第439混合联队。1999年反潜机大队移交海军,2013年海军桃园基地裁撤后又重新归属空军。

现在的第六联队下辖第十空运大队,包括第101、102中队,装备19架C-130H(分三批引进20架,1997年在台北松山机场坠毁1架);第二十电战大队,包括第2、6中队,装备6架E-2K和1架C-130HE电子战机;空军反潜大队,包括第33、34中队,装备12架P-3C。

500

> 2018年7月11日前往志航基地参加开放日活动的第六联队E-2K和P-3C

除此之外屏东基地还储存了大量退役的C-119,至少有40架处于可飞行状态,如果战时需要可以立刻启封。S-2T退役之前,第六联队同时运作5种机型,为空军联队之冠,这些机种对全台防卫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虽然不是战斗机联队,每隔十年(五任)都会由第六联队出身的高级军官出任空军司令作为鼓励。

500

> 被称为“鲨鱼机”的26架S-2T全部都是美军淘汰的二手机,美国海军在1976年就已全部退役,台军于1986年委托格鲁曼升级为涡桨动力的T型,一直服役到2017年

过去的第六联队是全空军飞机和人数都最多的联队,即使在空军大为缩编后的今天它仍然是一个超级联队,囊获了除空战、训练和救援之外空军剩余的全部职能和飞机,从空中预警到电子战,从战术运输到航空反潜。

500

第六联队最独特的一架飞机是1993年服役的1351号“天干机”,它也是台军唯一一架专用电子战机。和普通型C-130H相比,在机头雷达罩下方安装了黑色的长筒型天线罩(全世界独此一架C-130HE),形似埃及法老的面罩,被台湾军迷戏称为“法老王”,在垂尾顶部和机腹下方还增加了多部天线。该机性能已经相当落伍,去年和C-130H机队一起升级航电设备,但27年机龄的机体结构没有延寿)。C-130H是从1986年开始交付的,更加高龄。

500

耗资19.6亿美元的12架P-3C也是从飞机坟场里挑出来的二手翻新机(美国对制造新机开出的价码是41亿美元)。虽然彻底翻新时增加了1.5万飞行小时的寿命,但因为维护困难、配件短缺,2017年底成军仪式上仅能出动一架P-3C做飞行表演,2018年也只有3架“热机”处于可出动状态,其余9架全部趴窝。

500

【 E-2T/K 】

1992年台湾空军向美国订购了4架E-2T,1994年在美国接机进行培训,1995年11月返台部署在屏东基地,成为亚洲继日本和新加坡之后第3支拥有E-2系列预警机的空军。

关于这4架飞机的来历一直有很大争议,因为从机身序列号看151709、151710、151724、152479都是美国海军退役的E-2B,而E-2B是由1964入役的E-2A机体更换数字式计算机和航电设备后直接改进而来。在美国官方军购记录里注明这4架飞机由2A型升级到2B,1995年翻修后交付台湾。常规来说无论飞机涂装、部队番号如何改变,序列号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意味着这些飞机是60年代生产的二手老机。

500

> 151709号在1971年跟随“独立”号参加过越战

不过台湾官方和媒体的说法是这些飞机都是全新制造的(E-2预警机现在仍在低速生产中,没有P-3C生产线关闭的问题),只是象征性地采用了上述4架飞机上的少数部件(前起落架舱盖等)。

500

> 台湾空军编号在机头,4机分别是2501-2504号,序列号在机尾

到底谁对谁错呢?在查阅了一个专门研究现存飞机位置的网站后可以在亚利桑那州著名的戴维斯·蒙森空军基地找到答案。这座规模浩大的飞机坟场分为多片停机区,左下角蓝色方块是其中最小的一片。

500

制作该网站的航空爱好者在这里找到了其中3架飞机的照片和信息;151709号的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15日,目前可能已经被拆解;151724号和152479号仍然停放在场地上,照片分别拍摄于2014和2011年,都远远晚于E-2T交付台湾的时间。可见是美台双方玩了个借尸还魂的把戏,从这4架飞机上挪用了少量部件顺便把序列号也拿去了,以混淆飞机的身份和服役历史,让军购顺利过关。

500

台湾采购的E-2T规格相当于E-2C Group 2批次(1992年6月进入美国海军服役),在序列号上方也标注了E-2C的型号,配备的是AN/APS-145八木天线雷达和AN/ALR-73被动式探测系统。如果在11275米的巡航高度沿海峡中线飞行,对中高空目标的探测距离比“强网”系统的陆基雷达远200公里,对100米以下低空目标的探测距离远300公里,为台湾空防增加了9-15分钟的预警时间。它的性能在当时还是非常先进的,我军第一种实用化的预警机空警-2000要到13年后的2007才服役。

500

1997年3月20日2503号机(序列号151724)在进行夜间单发失效降落训练时忘记放下起落架,塔台也没发现,该机以机腹触地滑行受损严重,只好送回格鲁曼翻修。台湾官方说法是花费了3千万美元修复,于2000年返台重新服役。

不过台湾民间有传言该机机腹、发动机和部分电子设备损毁无法修复已经报废,交给空军技术学院作为教学用具,另行购买了一架新机仍标注为2503号机以掩人耳目。

500

> 2018年11月9日在屏北机场拍摄的2503号,E-2T保留了机翼折叠能力,但取消了尾钩

因美方拒绝出售,服役时的E-2T没有配备数据链,无法和“强网”系统进行自动化数据交换,和地面指挥中心以及接受其引导的空中战机之间只能依靠保密话音通信,指挥效能大打折扣。直到2002年美国才同意出售台湾专用简化版JDITS联合战术情报分配系统,其中包含16号数据链,使E-2T和F-16可以进行数据交换。

仅有的4架E-2T无法保证随时有一架预警机升空执勤,因此台湾一直寻求扩大机队规模。1999年美国同意向台湾出售两架按“鹰眼2000”标准升级的E-2K,2005年交付,2006年4月成军;4架E-2T也分两批返回美国升级到相同的标准,分别于2011年和2013年交付。

“鹰眼2000”是E-2C Group 2的一种改型,2003年开始上舰部署。它仍然采用AN/APS-145雷达,但升级了LR-304任务计算机和带20英寸液晶屏的ACIS先进显示控制工作站,搭载了美国海军CEC协同交战数据链系统和整合式卫星通信系统,还配备了更强的冷却系统,可以在560公里范围内同时跟踪2000个目标,引导40批次空对空拦截或空对地攻击。

但是外销型号取消了CEC和卫星通信系统(主要特征就是雷达天线罩顶的那个突起的小天线罩),只是加装了简版JDITS系统。6架台湾E-2K也和整个E-2C机队一起更换了NP2000型8叶碳纤维螺旋桨,减少了振动,改善了维护性。

500

> 2506和2506号是后两架E-2K新机

从今天的眼光看“鹰眼2000”也就是10几年前的技术水平,最新的E-2D“先进鹰眼”已经换装了AN/APY-9有源电子相扫+机械扫描雷达,而中国空军的预警机早已进入有源相控阵时代。


500

战备跑道

除了前面介绍过的7个基地和7个联队,台湾空军还有高雄冈山基地和台北松山基地,前者是空军军官学校培训新飞行员,后者用于行政专机服务,因为不涉及作战部队就不再详细介绍了,最后专门讲一讲台湾的战备跑道。

台湾地域狭小,仅有的几个机场几乎都处于解放军的火力覆盖之下,战时生存能力堪忧。于是台湾在规划高速公路时专门设置了6处战备跑道,供军机紧急起降,并在汉光演习时举行战备道操演,逐一验证各条战备跑道的使用能力。

1978年通车的国道一号“中山高速”是纵贯全岛的大动脉,一共建设了5段高速机场:

中坜战备跑道(桃园县中坜-杨梅段),2006年已取消战备编制

彰化战备跑道(彰化县员林段),2007年第2次操演时验证

民雄战备跑道(嘉义县民雄段),2014年第5次操演时验证

麻豆战备跑道(台南县麻豆段),2011年初第3次操演时验证

仁德战备跑道(台南县仁德段),2004年第1次操演时验证

第6段是台一线上的佳冬战备跑道(屏东佳冬段),2011年底第4次操演时验证

500

这6段战备跑道长约2400米,配备特殊的灯光和跑道标志,分隔带中间安装了可升降的跑道灯,高速两侧预留较宽的道路供地勤和防御部队使用。

500

> 彰化战备道清空时的状态

下面以2019年5月28日“汉光35号”演习期间在彰化战备道进行的第6次战备道起降实兵操演来看一看整个运作流程。这也是彰化战备道12年来的第2次使用,蔡省长亲自出席检阅。

500

作业前先由清扫车和地勤官兵进行机械与人工跑道异物清理(真的是用扫把簸箕)。

500

然后地勤车辆运载指挥控制和补给用品进场。

500

跑道两侧部署了天兵防空系统(陆基麻雀导弹+厄利孔35毫米高炮)和爱国者2/3型防空导弹,地面有“云豹”装甲车警戒。

500

布置完毕后由引导车进行战备跑道启用前的最后巡视,陆战队红雀无人机在空中监视战备道两侧的地面情况。

500

来自新竹第2联队的幻影-2000飞抵作业区上空观察气象情况。升级完毕的6811号F-16V率先低空通场目视检查跑道然后于早上6:33由北向南降落,紧随其后的是IDF、幻影-2000和E-2K。

500

> F-16V降落时携带了2枚AIM-120和2枚“响尾蛇”

4架飞机着陆后在南端掉头依次滑向北端的整备区进行加油、装弹作业。

500

飞机降落后陆航的1架OH-58和2架AH-1直升机进入演习区进行空中警戒,1架CH-47SD吊挂空军紧急申请的航材到达装卸区。

500

完成加油作业后加油车离开整备区。

500

F-16V在29分钟内完成整备,加挂了2枚“捕鲸叉”反舰导弹;幻影-2000用了18分钟,加挂了2枚“米卡”空对空导弹;IDF也用了18分钟,加挂了MK-82训练弹。整备完毕,4架飞机立即升空。

500

> 打开加力起飞的F-16V翼下多了2枚“捕鲸叉”

高速战机在战备道上起降看上去很拉风,但实际运用极其麻烦,提前几天就要在媒体上通告届时高速要封闭用于飞机起降,对社会活动影响非常大,所以台军总共只进行过6次演练。以2019年这次演练为例,为保障4架落地战机一共从各空军基地和政府机关抽调了1636人,出动机动车辆215辆,飞机13架。

剧透一下~~这篇文章写了一个星期,查到不少过去不了解的东西。下一篇,台湾空军的地空导弹系统和雷达系统

 欲先了解更多,可移步公号:温哥华的鱼(ID:van--yu)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