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西成高铁员工的帖子,我从新闻和业内人士那里也汇总了一些信息,大家看看
【本文来自《本人是西成高铁所属运营局信号系统职工,关于高铁运营速度我有话要说》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这篇是铁路职工给出的回复,有很多专业的东西,看过之后也很有收获,但是作者是信号系统职工,有一些信息可能作者也不了解,以下是几年前全路降速降标,有一些线路正在规划或者建设中,我从新闻和业内人士在网上给出的消息获取的信息。
我国在早期的高铁“四纵四横”线路规划中,京昆通道计划是“北京-大同-太原-西安-成都-昆明”线路,走向类似现在的G5京昆高速,其中大西高铁(大同-西安)、西成高铁等都是按照时速350公里设计。
250km/h和350km/h的线路在基础设施上有一些硬性标准,典型的比如正线间距250的要求4.6米、350的要求5米,最小曲线半径250的一般要求4500米,350的一般要求7000米。
作者说“我国高铁设计时速凡是250km/h的,一般会预留350km/h提速条件,例如大西高铁”。其实大西高铁恰恰是一个意外,因为在全路降标之前,大西高铁已经开工,桥墩路基等已经按照350的标准开始建设,所以现在大西高铁(事实上主要是太原到西安高铁)的线路硬件基本是350的标准,但是在降标之后,按照250标准对线路进行了许多调整,后续的转弯垫高、信号系统等都是250的,并且对站点进行了重新规划,成为我国首条“县县设站”的高速铁路。降标的好处是沿线各县都有了高铁站,而且价格要比350便宜一些,但是造成山西至今没有一条时速350的高铁,车次覆盖的全国通达度也大大受限(比如北京到西安高铁,现在都走北京-石家庄-郑州-西安线路,全线350,从东北过华北往西部走的车也基本这么走,但其实走北京-石家庄-太原-西安更近更快,但被250卡了)。后期如果大西想要跑350,可能需要全线停运,进行转弯垫高、信号系统安装等改造。
再说西成高铁,大西因为有已经开工的既成事实造成了硬件预留350的标准,而西成高铁则在降标后完全改成了250的标准,所以线路的硬指标都是按照250设计和施工的,无论正线间距、曲线半径、隧道半径等,都不可能再加改造,所以西成高铁没有预留,再也不可能升级为350的线路。原帖中说修好的隧道再回填这不现实,但修之前已经变为250标准了。
与大西高铁类似命运的还有西宝高铁(西安-宝鸡),都是250的时速预留了350的硬件,而其他动工晚一些的线路,比如西成、石济、宝兰等,全都降标为250修建,没有提升350的可能(相关线路参数百度可查)。
好消息是又过了几年,全国重新开始规划和修建350的高铁,所以很多这几年刚刚开通或者正在规划施工的全国主线高铁,又全都成为了350的标准。新的京昆高速通道,可能走郑万高铁(郑州-重庆350线路)连接华北与西南。
但是回头来看,正是因为那几年的不自信,造成了几条主线永远250的遗憾,最早规划“四纵四横”中京昆线、太青线等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凉集,别人350热火朝天,自己250无法翻身,只得另谋出路(山西规划雄安-忻州-太原-延安高铁,川渝规划升级成渝、西渝等350高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