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剑》背后是意识形态的混乱——再回复某些网友的问题

我上一个帖子对比了一下《历史的天空》和《亮剑》。说《亮剑》无论是原著还是改编剧都是槽点满满,比前者火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有爽点”,很多网友不乐意了,认为亮剑“反映了”当年积极向上,昂扬斗争精神,不能否定。甚至拿出总理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你算老几”来骂我。不要紧,我不恼,就多解释几句。

首先,我要说明,我这篇帖子要讲的《亮剑》以及同类作品的问题,我认为《历史的天空》比《亮剑》优秀,但并不意味下面说的问题《历史的天空》就没有。

很多人不明白,国内外这么多年来,抹黑社会主义和马恩列斯毛最有效的办法并不是针尖对麦芒,而是改造歪曲。淡化共产主义色彩洗去,宣传塑造成民族主义者就行了。比如斯大林快要被封为东正教圣人了,铁人大叔若活过来怕是要气昏了。加之这么多年为了经济发展,淡化某些宣传,导致的结果,就是,但凡抗日剧,大家都是讲爱国的,那么问题来了,国共两党的区别在哪里呢?

当年国民党骂我们是土八路,我们自己有时也这么调侃,然后现在居然真有人以为李云龙就是典型的“土共”:大字不识,骂骂咧咧,睚眦必报,贪小便宜。你们知不知道红军过草地时候已经在争论航母和战列舰谁更强了?这不是我说的,这是外国记者说的(随手借一下萨苏的图,莫怪)

500

500

至于八路军战士集体学习识字、义务帮助群众、甚至闲时锻炼打篮球什么的,那就更简单了,随便网上就能搜到照片,影片《太行山上》有一段就是八路军发动妇女放脚、识字,而国军将领到访惊愕的场景。而打骂士兵的事情,更是早在井冈山的士兵委员会就开始解决了,具体内容参见《毛选》第一本。

没有文化和组织纪律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而我党纪律之严格,知道黄克功事件的都知道。这也是我为什么说,现实里像李云龙那种早就坟头草三尺高了。

所以这些东西国民党有吗?国民党强行拉壮丁死伤百万的事情蒋介石自己都吐槽骂过。楚云飞手下那么多德械装备,知不知道撤到重庆的国民党因为军需不足,四百万军队人均四颗子弹?毕竟,三大战役后,就连国民党内部都有人看清楚了,是政治上的失败才导致了军事上的失败,而政治是什么?是社会组织形式,是意识形态。

所以我们现在回到开头的问题,西北三马抗战过,阎锡山也抗战过,甚至新四军八路军当年在山东和南方还组织过不少土匪抗战过。那为什么最后只由共产党人领导全国胜利了呢?难道前面三个例子不抗日?打仗不勇敢?不亮剑?

恐怕真正的原因还是在于,群众基础是不一样的。《历史的天空》里高汉英的副官,文师长就告诫高汉英不要跟八路军走的太近,因为“我们跟共产党翻脸,那是迟早的事。”知道自己使命是什么,知道自己的力量来源于群众并身体力行去发动群众,能够引导士兵为群众利益而战,而不是成为毫无意义的雇佣兵和炮灰。这才是共产党、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和其他一切军阀的根本区别所在。请问《亮剑》里的李云龙身上能看到这些吗?李云龙纵兵抢粮,架空党的干部,满嘴脏话,就因为敢于亮剑就能交口称赞?那西楚霸王项羽够不够勇敢?够不够亮剑?

所以我说《亮剑》反映出来的是意识形态的混乱。现在好像只要一谈人民军队就是讲爱国,讲勇敢,不谈学习教育。都快成唯心意志论了,有些人是不是忘了组织管理是一门科学了?翻开任何一本历史课本,都清楚写着,历史选择了共产党,只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那么你不讲组织和思想建设,吹那么多唯心的东西有什么意义呢?当年解放战争,国民党士兵可以做到上午被俘,中午开诉苦大会,下午就志愿加入解放军,后来还能在朝鲜战场立功,难道这帮人之前不敢亮剑,后面突然就爆发了?你以为解放军是尤里还是帕尔帕廷大师?

更可笑的是现在就连部队里面也有信这一套的,山西那边居然还有部队宣传自己有秦军血统。拜托,秦军是谁?孙传庭的部队,打李自成的。孙传庭为什么每次把李自成打崩了,李自成都能很快恢复壮大呢?因为明末的根本错误不在李自成,而是大明本身。孙传庭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是靠蛮力围剿闯军,所以最后也只能落得战死沙场的结局。这样的话,孙传庭越亮剑,越统帅严明,除了证明自己越阶级反动,越愚忠皇帝外,还能证明什么呢?一支人民军队拿地主阶级武装做自己的血统证明人,又能证明什么呢?

归根到底,现在的演艺界根本就没有信仰自信,并不能准确的展现出作为革命者和建设者的的共产党人气质,换而言之,他们认识不到,共产主义其实比任何西方宣传的东西更加称得上“普世价值观”这一说法。主席也曾经说过,革命就是最大的人道主义。然而很可惜,大部分的剧作品里都看不到这些,于是,观众能看到的,只有我爱国,他也爱国,所以我们除了衣服不一样,大家差不多。

所以最后我再问三个问题,《亮剑》问题出在哪里?1960年攀登珠峰时,王富洲三人为什么要在登顶前召开党小组会?你们觉得李云龙和王富州他们之间差距只是一个党小组会这么简单?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