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过流量,放过韩风,放过“娘”
前几天,央视的《开学第一课》被谴责了;
然后,该节目邀请发微博联动的几位男艺人被群嘲了;
接着,线上男性流量明星、“小鲜肉”都被无差别打击了。
实施打击的主要人员我们不陌生——总是对当红男明星充满恶意的键盘侠,和一部分从大清穿越而来只会挑软柿子捏的官媒评论员。
实施打击的武器其实我们也不陌生——“娘”和“娘炮”。
暂且忽略这些用词浓厚的性别歧视意味和狭隘的二元性别刻板印象,阅读了各种迂腐气息飘然纸上的“反娘炮言论”,我陷入了沉思:“娘炮”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在他们的批判谩骂里,长相柔美的内地流量鲜肉叫娘炮,阳光热情声音软糯的台湾男生叫娘炮,唇红齿白忧郁甜美的欧美twink叫娘炮,衬衫一脱八块腹肌的韩国偶像也叫娘炮……难不成是吴京以外,全员娘炮?
他们说“小鲜肉”们弱柳扶风,身娇体弱
但我看到的“小鲜肉”们可把健身房当第二个家——腹肌、胸肌、斜方肌,哪哪都练;跑步、举铁、俯卧撑,样样不落。他们一周健身的时间怕是比不少屏幕后面的“真爷们儿”一年的运动时间还要多。
他们说“小鲜肉”们油头粉面,浓妆艳抹
但据我所知,艺人浓妆大部分都是为了舞台效果或是戏剧表现,不论男女,妆容于他们就是工作服一般的存在,却被以充满恶意与歧视的视角放大。离开了舞台和镜头,在机场,在偶遇,我可没见过哪个男艺人还上着全妆。
他们说“小鲜肉”阴柔太过,难以保家卫国
但……我满脸都是问号,线上来自内地和台湾大火的男偶像们不少都是唱跳歌手出身,一天十几小时的高强度舞蹈训练也有过,别的不说,体能总是还过的去吧。遑论每每都要为内地娱乐圈所谓的“娘化”背锅的韩国男偶像,人家可是真真正正的要依法服役、保家卫国。
他们说“小鲜肉”靠脸吃饭,三观不正
但我想他们是从来都没搞清楚“艺人”和“网红”的区别,大红长红的流量明星们或是长年艰苦练习,或是文艺专业科班出身,好不容易出道了,一集两小时的户外综艺节目艺人要跑一整天,累的半死还要面对观众保持微笑,全年无休跑通告接工作。原来这个年头,靠奋斗和工作吃饭也成了三观不正。
我不是任何流量男明星的粉丝,但是我实在费解广大年轻男明星男偶像到底做了什么,要被无差别无道理地谩骂和人身攻击。
倒是我所知道的是:
有些男爱豆,天天举铁,胳膊练的比脸还大,粉丝恨不得集资炸了健身房。
有些男艺人,顶着帅气的脸,每次自拍都拿鼻孔怼人。
有些男明星,一天吃八顿,热爱螺蛳粉和咸鸭蛋,形象管理仿佛只是粉丝的事。
有些男偶像,在宿舍里打打闹闹,和同龄的素人男孩子没什么两样。
有些男明星,在综艺真人秀里连爆痘都不遮的大素颜,表示在家化妆也太过奇怪,洗头洗澡后照样在镜头前蹦迪。
还有,
有些男流量,深夜活动后担心粉丝安全,给粉丝租大巴一个个送回家。
有些男爱豆,发现粉丝被欺负,直接跟保安黄牛黑粉正面刚。
有些男偶像,练舞练到一身伤,上了舞台还是标准示范般完成每个动作。
有些男明星,年年做慈善,亲力亲为给需要帮助的人送温暖。
有些男艺人,即使前路迷茫,也决不放弃梦想,做了N年练习生,N年如一日的努力,终于舞台称王。
审美趋势的变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决定它的从来不是艺人或粉丝,而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开放程度。
每个时代所产生的流行必然有其理由,也一定有他的闪光点,比如努力,比如善良,比如尊重,比如坚持,比如担当。
这些闪光点本是可以让未成年人有更加正直的处世观念,却因为所谓“主流”缺乏对男性多样与复杂气质的辨识力,也傲慢到没有理解与尊重的意愿,被口诛笔伐,被全盘抹杀。
明明是自己要搞意识形态霸权,却总拿孩子挡枪。孩子很累的,放过孩子吧。
在这场“反娘”运动中,有人编引梁启超《少年中国说》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娘则国娘。作为母亲的代称词的“娘”字,现在倒成了贬义形容词,任公如果看到自己的名篇被改成侮辱女性的段子,怕是棺材板要压不住了。
梁任公所说少年之强,是从身体到心智的强大,有自己的判断,亦有自己的坚守;不盲从,不诋毁,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我不知道当代中国少年强或不强,但这些以貌取人、不懂尊重、歧视女性的青中年键盘侠们,是绝不算强的,甚而在加重社会之殇。(来源:微信公众号 新剧早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