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镇学校我的个人观点

每个镇的中心小学、初级中学可以保留,人口较少的乡镇可以两到三个乡镇保留一个初级中学,村小没有任何保留的需要,至于高中我觉得保留的必要性也不是很高了,后面我将会以我所在的皖西地区的一个100万人口规模的县来论证这些问题。

1、首先是村小,现在县里大部分村小的学生都在十人左右,很多甚至只有几个人,老师比学生多的学校不是一个两个。条件好的家庭基本都在县城买房上好的公立小学,差一点的或者家里没办法陪读的就上全封闭的私立学校(教育问题家长永远是用脚投票的)。国家每年为村小投资的钱都是全额投入,金额庞大,但教育质量真的很难让人满意,村小的老师水平和基础设施根本比不上县里的学校,连镇上的中心校都比不上,有这些钱真的不如撤掉所有村小,把资金和老师全部投入镇上中心校,提高教学质量,村小剩余的学生通过购买校车免费接送至镇上中心校(现在的农村交通真的很方便,到处都是硬化过的道路),而且农村学校都有营养餐,中午也不必回家,早晚接送一趟即可。

2、建立教师流动与培训制度(采用摇号抽签方式),乡镇教师定期去县里或市里好的公立学校学习,县里的教师也要去乡镇学校轮岗几年,建立奖惩制度,只要在乡镇学校教书,就给足够的补贴,越是山区越是边远补贴越多(不要觉得这样会花费很多,实际上裁撤村小后节约的资金发这个都是小钱),同时在评职称方面必须有乡镇学校教学年限,对已获的职称的不愿轮岗去乡镇的,核减奖励性工资及职称降级,乡镇初级中学也可以学习这些制度(对了我强烈建议在义务教育阶段恢复一些合理的教师体罚权,给教师管好学生的权利,现在的快乐教育就是在坑整个教育界)。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培育出的优秀的人才,而村小的教育水平基本就是提前废掉学生。撒胡椒面式的投入资金在村小,不仅家长不买账,社会也不满意,而且坑掉的还是学生的未来。要想教育公平就不能把希望寄托在缩小村小和城市学校的水平,而是要把差距缩小在城镇和乡镇,否则投入再多的钱也是白搭,况且现在也没钱投入更多了。

3、对于高中,这个已经不属于义务教阶段了,乡镇的高中这些年基本留不住人,这是个现实,谁也无法改变。对于高中教育每个家庭一般都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家里只要有条件基本会选择陪读(我十几年前上的乡镇高中大部分同学都有家长陪读了),政府现在需要做的是逐步消灭乡镇高中,集中资源发展县城内的高中,建立超级中学,合并为一个中学,解决县城内的高中相互内耗,但同时在学校内的每个年级分不同的班,解决没有竞争的问题。这样做可以防止县城内的高中防止优秀学生被挖走,导致学生质量水平下降,学校升学率下降,而后越来越差的恶循环。对高中住宿学生进行生活补贴,通过建造专门出租给陪读学生家长的廉租房,降低陪读的成本,这样综合下来在最大限度降低农村学生求学成本。家长永远想的是子女要有最好的教育,谁违背这条,家长只会用脚投票。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