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找到了一点办法,快船似乎每场比赛,必有一人拉胯
掘金没有让快船绅士了,G5在大比分落后的情况下,顽强的抢回了一场胜利,有些比赛信息对掘金来说,似乎还有点希望维持到G6,当然,复制第一轮的1-3翻盘希望渺茫,但再给快船带来点压力,倒是未必做不到。
还是先说一下,掘金这轮的困难在哪。
一支有约基奇的球队,开发进攻不是难题,但掘金的外线回应却不见得可靠。季后赛第一轮,掘金全队都准,那很可能意味着,这轮大家都要还债,结果就是,除了约基奇本人,掘金核心轮换的准星都不如第一轮。快船又有极为可怕的拦截弱侧分球能力,于是约老师千辛万苦把球传过去了,以格兰特为首的锋线却频频打铁,就很让人沮丧。
掘金的另一个希望是,约老师和穆雷的二人转挡拆,在上线两个人就把全部问题解决,就像第一轮打爵士的一些场次,持球投和外拆搞定一切,让比赛走不到考验其他队友外线回应这一部,那么快船就成了头疼的那个。结果是,约基奇没问题,穆雷不行,快船防他的乔治、贝弗利都太难缠,穆雷这轮系列赛的手感又有自然下调,掘金的二人转配合就成了约基奇的独角戏,穆雷只剩帮衬了。
再说防守。
掘金比爵士有更好的对位伦纳德的资源,加上伦纳德过于变态的中距离准星不太可能维持(虽然还是很准),这轮系列赛,掘金没有让伦纳德爆炸起来,是个不错的结果。但球队防挡拆存在的天然局限性,对面的快船又顺下和空间兼备,在伦纳德开发出的超强喂饼能力支持下,还是让掘金的防守处于顾此失彼的状态里。
虽然快船这轮配角也有不少问题,路威哈雷尔都不在状态,整体外线回应准星参差不齐(准确的说,主要是莫里斯和乔治准),但回暖后的乔治本身就有保底,伦纳德个人主攻一般的时候也有牵制力,跟掘金比,快船还是更接近双星,而掘金大部分比赛里是约老师独木难支。
系列赛打到G5,1-3落后,对面虽然有些问题,核心球员却很可靠,那么想从深渊里爬出来并不现实,因为快船保底能力太强,掘金能做的就是尽人事听天命。
然后你会看到,马龙教练这场比赛的很多用人也很奇怪,比如第一节格兰特两犯领的早,而伦纳德要打满第一节,所以马龙上了普拉姆利防伦纳德。约基奇此时还在场,配上小波特、克雷格和穆雷,这是个超大阵容,防守效果还挺好,进攻也打出了漂亮的空切配合。
但这样的用人似乎只是权宜之计,能否维持效果也是问号。第四节掘金又摆出了穆雷、莫里斯、哈里斯的三后卫阵容,而快船此时是三前锋,于是对位乔治的球员就只能是穆雷,效果当然就不行了。掘金甚至出现了约老师和穆雷都不在场的时间。类似这些用人方式,看起来都不像马龙用来破局的调整。
但这场米尔萨普的出场时间从14分钟又加回29分钟是好现象。米尔萨普第一轮系列赛比较坑,一定程度是因为爵士外线是小快灵风格,米尔萨普的老胳膊腿跟不上也合理,而快船是一支锋线主导的球队,米尔萨普相对就没那么慢了,那么他作为一个小解法和重要的协防点,价值就能体现出来。
好了,我说这么多,都没提掘金到底怎么赢的,这意思是不是说,掘金赢了纯粹因为快船自己没打好?
不是这样,掘金这场攻防两端有一些小亮点,大概可以归纳为:
寻找和把握错位的穆雷约基奇挡拆;
掘金的配角们可以少投了;
防守轮转拉满。
穆雷这场26分,掘金最高,虽然真实命中率还是只有49.4%,但以他这轮的标准看,这效率算常规操作,在只有1个失误的情况下,能打出产量也是好的。
穆雷的办法也不复杂。还记得之前我在掘金和爵士的那场真打的常规赛复盘里,写到的穆雷和约基奇针对戈贝尔的方式吗?
穆雷挡拆,戈贝尔兼顾1防2,穆雷突破到中途向外移动,爵士来不及二次换防,戈贝尔跟着穆雷到三分线,后面如何蹂躏爵士小个,就交给了约基奇。
穆雷这场用同样的方式在逼迫祖巴茨换防,这样他和约老师就都有错位可打。
这招对快船来说,也不是太难拆解——让祖巴茨去防克雷格或者格兰特,让伦纳德防约基奇,乔治防穆雷。在穆雷跟约基奇挡拆时,乔治先努力尝试挤过掩护,拖延一点时间,不行的时候乔治和伦纳德换防,这样进攻时间不多了,给约老师打低位来不及,就得穆雷去单挑伦纳德,穆雷是很难打得动的。
快船到了这场比赛的后面,的确这么防了。
这个对位策略还能避免祖巴茨被约基奇的外拆针对,按说是快船按死掘金阵地进攻的不二选择。
但老里这轮系列赛一直不想这么防,不是他想不到,毕竟第一轮的时候,老里是拿祖巴茨防克勒贝尔或者芬尼-史密斯的,说明他明白,用中锋去防对手一个不准的锋线有特别的意义。老里可能觉得,波神没什么低位能力,用一个锋线大量时间去防,消耗更小,但伦纳德全场防约老师就很吃力了(常规时间,可以试试伦纳德和莫里斯轮流防)。
这么想的结果就是,约老师的外拆迟早会来,前面四发都不中,第四节咣咣两记,老里心就凉了,然后很快就改成了这个他不太情愿的对位。
穆雷和约老师合计拿了48分,对快船内线的针对够狠,但双核怒砍48分是赢不下比赛的,如果掘金没有其他办法,这两个人至少合砍60分才够用。
掘金这场的另一个思路是,既然这轮系列赛锋线的外线回应不准,干脆就打得更有侵略性一些,增加切入的回合,用体型优势去冲击快船的锋线协防。
这听起来是个有点离谱的方案,因为快船三大前锋尺寸都不小,掘金敢跟快船玩这个,其实是在攻击对手的强点。但他们的确有条件这么打:
约老师能稳定的把快船中锋拉到上线;
掘金锋线很大只,冲击力够强。
于是就有了这些或巧妙,或者粗暴的攻筐回合:
掘金这场的侵略性数据并没有特别漂亮,主要是篮下比重还是不高,但有不错的篮下命中率和罚球数据,配角们出手了5场以来最少的三分球,实现了少而精的回应,这总比被快船逼出不准的射手大量打铁要好。
能打出这种效果,除了掘金的主动选择之外,跟穆雷终于能撑产量也有关系——回合能在他和约基奇那终结,也就不会分球给其他人。
反过来,这是快船这轮系列赛里,侵略性数据最差的一场——超低的篮下比重,不高的篮下命中率,很少的罚球。掘金拿出的防守轮转质量功不可没,他们的锋线在篮下短暂接管快船内线能力很强——点名表扬小波特——这就导致快船不得不把一些送到篮下的球,又分出来给外线。尽管快船38.1%的三分命中率回应不错了,还是不足以弥补侵略性数据的损失——这是雄鹿式防守逻辑的胜利。
当然,掘金的防守成效有一部分也是快船乱打的结果,哈雷尔第四节两次正面挑战约基奇是个缩影。快船这支球队,在某种意义上,是一支大样本上在乱打的球队,但因为进攻资源过于强悍,所以怎么打也无所谓。
不太在意的结果就是,资源不错的对手——掘金锋线协防很强——在有些夜晚,就能让你吃到苦头。
总得来说,G5是一场,掘金在攻防两端,找到对付快船方法的比赛,只不过摆在他们面前有两个现实:
首先,他们依然2-3落后,必须连打两场好球,以及快船这两场都不暴走,他们才有机会;
第二,他们这些方法也未见得能维持。系列赛的主动权依然牢牢的把握在快船手里。
但这不代表快船高枕无忧了,他们本赛季的目标显然不是击败掘金就完事了,还要面对更强的对手,像第一轮和第二轮这样,小毛病不断,恐怕是不行。
不谈伤病,我们想想看,季后赛迄今为止,随便数数,快船出了多少问题:
第一轮乔治拉胯,不针对博班,对独行侠的后卫群不针对,或针对失败;
第二轮路威和哈雷尔拉胯,祖巴茨的对位选择可以早点改,G3迷之使用三后卫。
快船在不停出现意外的情况下,还是能赢球,可见容错率之高,被看做夺冠大热门当之无愧。
可是,这种想法的假设是,快船能把那些不该出现的问题解决,在未来某个时刻,我们能看到一个100%全功率的满状态快船——然而:
如果出问题才是常态呢?
假如快船在之后的比赛里,每场必有一人拉胯,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但愿是我多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