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方打响第一枪我们跟不跟?西部战区说得很清楚了!
针对9月7日印军非法越线进入我班公湖南岸神炮山地域并对我前出交涉的中国边防部队巡逻人员鸣枪威胁,我西部战区新闻发言人作出如此回应:
印方行径严重违反中印双方有关协议协定,推高地区紧张局势,极易造成误解误判,是严重的军事挑衅行为,性质非常恶劣。
我们要求印方立即停止危险行动,立即撤回越线人员,严格约束一线部队,严肃查处鸣枪挑衅人员,确保不再发生类似事件。战区部队将坚决履行职责使命,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
话虽不多,但字字千钧,至少释放了四点强烈信息:
一是对印度方面出尔反尔、背信弃义的强烈不满。
要知道,就在印方越界鸣枪的前2天,中印防长的边境会晤才刚刚结束,两国都承诺要将边境冲突降温,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边境问题。之前印度外长在接受外媒采访时也表示:两国要通过外交外交手段缓和边境局势。
中方对印度的挑衅表现出了极大的克制,为不刺激印方,不少消息都未曾公开报道。但是印方却多次出尔反尔,从洞朗对峙、到加勒万河谷冲突,再到此次班公湖南岸越界冲突,都是印方主动挑起争端,怎么让人愤怒?
二是对此次挑衅进行精准定性:性质十分恶劣,极易造成误判!
此次挑衅不同于前面几次,印方这一次不仅越界,而且还鸣枪了,虽然只是对天鸣枪,但是,这却改变了自1975年以来双方在边境不开火的战略默契,这种默契在1992年时通过双方签署的两个文件得以确认。所以,我们看到前面几次冲突,双方只是拳脚相交或是使用冷兵器,可以看作是双方对规则的遵守。
但这一次性质显然不一样,印度不仅越界,而且还开枪了,改变了坚持45年之久的“不开第一枪”的相遇规则,那么,接下来,还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会不会将枪口瞄准解放军边防官兵,如果向我边防部队开枪,谁能保证不会发生更大规模冲突?所以,中方非常严厉指出:这件事性质很恶劣,后果很严重,处理不好,可能会引发亚洲两个最大国家的大规模战争。
至于怎样减少误判,中方也给出了办法:停止危险行动,立即撤回越线人员,严格约束一线部队,严肃查处鸣枪挑衅人员,确保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这句话好几层意思:首先是要停止挑衅行动,你们已经不是第一次挑衅了,中方的忍耐是有限度的。二是撤回实控线。不是你们越线,怎会有冲突,所以那些越界人员,必须回到实控线印方一侧。三是严惩挑衅人员。造成此次严重误判甚至引发战争的危险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印方有人鸣枪,这个人不找出来进行严惩,这件事不跟中国说清楚,未来,中印边境就无法安宁。最后,印方还得采取措施确保这类事件不再发生,事件是由印方挑起,当然要由印方自己来解决。
这段话,中方把冲突原因,责任方,后果及解决方法已经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怎么做,就看你印度的智慧了。
如果还不听劝,不收手,不收敛,继续踩踏中方底线,挑战中方耐心,中方的回应也就这12个字:坚决履行使命,捍卫领土主权。
类似于“勿谓言之不预”这样的严厉警告:我不会不再跟你瞎BB,也不再苦口婆心跟你讲道理,我要出手打屁股了,至于怎么打?相信印方也很清楚,一个无影腿肯定不够,肯定也不是冻死几个人那么简单。
不信,你再惹哥试试?
点击“在看”,欢迎转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