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的怪圈

中日关系这个题目一直想和读者们分享,没想到今年的大新闻就不断篇。中日关系总是在低谷与不温不火里徘徊,上千年都是互相决定性的贸易伙伴,但鸡零狗碎一地鸡毛的事也一点不少,这个怪圈实际上是两个国家的地理背景与发展空间被耗尽导致的。希望读者们能从我的思考里看到一些处理复杂关系的规律,不要被民族主义裹挟蒙蔽了双眼。毕竟日本岛也不会因为高喊口号就沉到太平洋里,我们也没权利要求谁都是君子,更不可能都和我们一条心,保持发展定力,学会在复杂的关系里找到有利因素,规避没必要的冲突,才能更快更好地实现民族复兴与个人的美好生活。等一切都实现的时候谁还会去纠结那些嗡嗡叫的苍蝇呢?

纵观世界的国与国关系,我感觉中日之间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都是少见的,估计有一比的也就是沙俄与奥斯曼土耳其。两国之间的复杂感情,民间情绪性的对立都是有极强的历史惯性。甚至有人开玩笑说也许中日矛盾就坏在了这张脸上,如果有一方换成白人或者黑人的脸事情远不会如此纠结。接下来就先从历史上说说根深蒂固的意识惯性怎么来的。

中日两国在最早期互相都是以一种神话的形式存在着,某种程度上这种不食人间烟火式的相处更容易互相抱有好感。随着实质性的交往开始,中国人不太会平等与人交往的毛病也凸显的很明显,搞搞册封,弄弄朝贡,长期是以一种老师与学生的关系交往。作为一个岛国的日本领土面积基本一开始就被圈定自然而然的抱有很强的岛国思维,虽说乐于学习我们的文化,但是依旧是排外的,终究不可能成为我们。当日本的文化自成一套体系的时候开始自立门户,甚至疏远我们,其实也是人之常情,毕竟谁不喜欢走独立自主的道路呢?从这里也可以判断出安倍政府现在推行的国家正常化是有深厚的文化基础的,并不是哪一小撮人在鼓捣什么惊天大阴谋。日本的选举代议制是一票一票选出来的,所以要摒弃不切实际的幻想觉得日本人民会和我们想法相同。与日本专家交流过日本政坛的情况后,他提到了一个动向值得我们重视,以前日本老百姓对政治人物的洁癖程度很高也没有多少耐心,在政治上可以说有些幼稚认为只要换个首相就能解决一系列问题,所以每任首相上台没多久就会被失望的民众轰下台,但是通过长期的循环后,日本人民现在耐心更好,更愿意给政治人物时间与空间去施展抱负,这也就是为什么安倍政府一次又一次的铤而走险但始终没有下台的原因。至于我们的应对策略上我们确实要反对日本企图挑战二战后世界格局的安排,但战略上要清醒的认识到日本的正常国家化与军事化是迟早的事,对此要有两手准备。历史议题要拿捏的更为精准,既不能落入狭隘民族主义的死循环又不能放弃手里的这张历史问题牌。(实质上从国家利益实现的层面来说,中日历史问题说是个道义的问题不如当做一个国家利益实现的筹码,也是团结朋友的工具。)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我们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这句话要一分为二的看,一方面当下的中国人民经历了历史上无数次人口重大损失的战争后,深知战争所付出的代价,所以绝不会轻易言战。但是换个角度看问题,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我们的国家从一个小部落扩展到今天的疆域是很值得玩味的,东南西北我们的祖先已经把疆域扩展到了当时的人力极限,版图的边界不是高原、海洋就是山脉、沙漠,总结起来就是我们的祖先做到了一统天下。这片我们出不去别人也很难进来的版图怎么看也不会是一个和平主义的民族能够拥有的。随着两国都实现了疆域扩展的饱和,中日双方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都有意无意的染指了对方的领土或势力范围,朝鲜半岛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了中日之间的夹心饼干。两国在朝鲜半岛上你来我往各有胜负,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塑造了大韩民族的悲剧性格的一大诱因。

除了在朝鲜半岛上的比划,每当我们有政权一统天下,并且有足够的军事实力来征服一些附属国时,占领日本就容易被提上日程。(同样,日本对朝鲜的垂涎也是一样的执念)不过有趣的是,日本是一块从未被我们实际控制过的土地,似乎冥冥之中就得安排一个没那么顺眼的邻居给我们。甚至多次出现听着就匪夷所思的“神风”台风,也是实实在在发生的史实。

说了这么多,将我们自己拉下了道德神坛来看待中日关系,并不是要做翻案文章,只是想还原下历史的本来面目,毕竟历史能提供我们思考问题的材料,但是我们的目的不是历史学家去考证到底谁先动的手,我们需要从历史中找到一些能够终止怪圈的思路,也助于读者们理解今天的形势。

生活中常常听到长辈们一说到日本就有很强的个人情绪在里面,我总结大部分会提到三点。前两点是第一:日本在近现代侵略了我国并且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与领土损失,还签署了各种丧权辱国的条款。第二:.日本和德国不同,日本没有真诚的向我们道歉,所以我们要持续施压,最终要让日本能和德国一样进行改造与忏悔。这两个观点应该说都是很朴素的爱国主义的表现,但实际上我们东亚的文明和西方民族在世界观上是有很大区别的,就连我们中华民族也崇尚的是不惜一切代价,运用所有手段争取胜利,胜利是第一位的,胜利了即使是惨胜也是好的,输了就要面临整个社会的恶意。在一个看上去很崇高的目标下自然会藏污纳垢,这并不只是大和民族的思维,我们的历史上阴谋故事也是车载斗量,看很多主旋律的老战争电影,英勇的战士乔装打扮成敌方人员可以说是家常便饭。在西方这种行为是极少出现的,因为这种行为在欧洲一旦被发现结果就是以游击队员的身份被就地枪决,但我们似乎整个社会都很能接受,只要能赢。战争的哲学是一套独立且残酷的哲学,追求的是最小伤亡最短时间来实现利益最大化。至于战术层面上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也许就会做出违反人性的决策。美国空袭东京用燃烧弹将平民区炸成了一片火海也是为了尽早的结束战争。只能说斯大林说的对,胜利者是不接受审判的。

说到对战争罪行的道歉,我个人认为日本人并不是不想道歉,其实人家也确实多次道歉了,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大量的援助了我们贴息贷款与技术,但是东北亚人都有的面子观念作祟,宁愿多做事补偿,但要要求日本人嘴上成天挂着道歉确实也有点为难人,何况到底有多少国人说得清楚中日建交后日本对我们进行了大量援助呢?是不是我们有意无意的屏蔽了他人的忏悔与善意?换位思考成我们,别说是国家层面的道歉,就算是政府要对人民内部矛盾做出道歉也不容易,抗日战争已经结束了70多年了,那场战争让中国人这个观念才真正形成,也让日本人失去了作为一个正常国家的权利,双方与其比赛撕伤疤不如在历史议题上达成默契,某些敏感领域都不要刻意的做吸引眼球的炒作,作为亚洲的排头兵双方真的不应该总是被一些历史成见所左右情绪,毕竟从现实的发展来看,经贸上有很好的互补性,政治上也没有非要对立的理由。希望双方的领导人能有足够的智慧来突破东北亚宿敌的怪圈。

第三点就正好相反,一提到日本就感觉处处强于我们,对日本会有不切实际的崇拜。最近有这种思维的人在电视上挣足了眼球,我也是才知道有这么个词“精日”来称呼这个群体。实际上我们要客观的看到日本确实有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部分,但是不代表什么都是人家的好。因为在国际社会中的定位不同,所以其实不具备可比性,日本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头号马仔,在某些领域是世界一流的,相当大比例的行业也有独到的技术与方法。所以实际上对于日本来说,作为以美国为核心的西方阵营里,日本完全可以以自由贸易分工合作的思路来发展经济。但是我们可以吗?从中兴事件就能明显的看出来,意识形态差异使得我们不可能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自给自足率会要远高于日本。当资源要被分散到行行业业去实现工业门类齐全,那么就不太容易像日本一样可以集中力量培养几个支柱产业。

今天的日本年轻人到底是什么样的?我接触的日本人也不算少,总的来说最大的特点就是爱面子爱到无法理解但又已经在繁重的生活压力下泯灭了尚武精神。我走遍全世界就没有见过不化妆出门的日本女孩子,而且偏爱画直男能看出来的浓妆。日本人的英语口音是很有特点的,我个人觉得只要不影响交流也不是什么坏事甚至很可爱。但是一次和一众国际友人的讨论时,我们的日本朋友让所有人见识了一次日式死要面子活受罪。一位丹麦朋友问我为什么同样是东北亚人,中国人的英语会比日本人的发音好?为啥日本人不会发卷舌音?其实原因就是日本人在长期的生活中导致了不会发R音,但是日本朋友却义正言辞的告诉我们,他们会发卷舌音,是因为来日本的外国英语老师差,所以没教好才变成这样的。同时,还要很自豪的说自己的英语老师是英国人,但追问之下才知道是利物浦的~(大家可以百度球星杰拉德)在场的所有人都哄堂大笑。时间长了大家对这种日式封闭脑回路也有了认识,所以从此以后再也不会和他争论什么,毕竟说再多道理也没有用。日本人脑子里只要想好了一件事他就会屏蔽掉所有的不同意见,你说什么他都会点头,会说知道了,但是什么也不会改变,大到国家政策小到给你多拿个餐巾纸。总的来说,日本的国民形象是那种规矩,刚愎自用,没什么幽默感的小职员的形象,虽说没什么意思,但是也不会过多地参与到你的生活,界限感很强。

最后说说当下的中日关系。我认为回暖是必然,这个趋势没有什么好怀疑的。毕竟TPP落空后缺少了与中国对抗的筹码,为了有两手准备确实应该和中国保持好稳定的关系。但是作为一个有外国驻军的国家,想要倒向中国也不可能。所以我认为维持住政治上不温不火,经济上热络是最现实的出路。可预见的未来,我认为日本会主动申请加入亚投行或者参与部分一带一路,以此行动来融冰中日关系,大家拭目以待。

正如中印武汉会晤所提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日本领导层现在也感受到了一丝寒意,希望日本能够适当放下面子,学会倾听他人的思考,毕竟今天的日本再也经不起在大国之间来回选边站队的折腾了。中日之间的交恶怪圈也许最终不是靠双方的人民交往解决,也许解决的方式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在经济总量,海空军实力,技术专利使用数等一系列指标上达到日本的三倍以上,同时,日本也由和中国竞争亚洲头把交椅的比赛中解脱出来,成为瑞士或者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一样,走小而精,富而美的道路才能使得东北亚的怪圈被终结。

作者:老同志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