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70后,我不喜欢英语,它对国家发展有意义但在应试教育中地位应下调

作为70后,我个人对英语是十分厌恶的,当前高考语文成绩地区前几,其他成绩中等,英语全是蒙的,一道题也不会,所以总成绩不好,勉强上个大专。

现在回头看,可能就是外语学习能力就是天生愚笨。

近些年,包括本文支持英语的观点,如国际接轨、学术接轨……,能理解也比较赞同,毕竟,中国还没掌握绝对话语权。

认可英语培养记忆、形象思维的理由,但其他学科也不差。

至于英语与数学、物理、化学包括历史、地理等学科相比,英语仅仅是一门语言,它不能培养科学精神,也培养不了国际视野(要阅读国内外信息,并用政治经济观点解析后,才算有国际视野,正确与否更是另一回事)。

翻译问题对正反都不是理由,有需要的,软件翻译质量堪忧。没有需要的,翻不翻译都无所谓。翻译软件现阶段还不能代替映月学习。

其实不论正反都是参考了看到或听到的英语使用情况。

处于大中院校、外贸企业等群体中,不论是生活工作都会接触很多英语人才和使用英语的需要,自然会认为英语重要。

处于中下级公务员、中小企业、大部分打工者、普通市民、农民等群体,基本无使用英语需要,自然认为英语属于应试无实际效益。

所以,我认为,英语在国家发展中是有重要意义的,但在应试教育中,地位应下调。毕竟用不上英语的群体是绝大多数。

个人想法是将英语撤出主科,纳入选考科目,分数与文综、理综等同,大中院校根据专业要求英语条件(高精尖专业要求英语无可厚非,部分师范、艺术和英语需求很小的非学术类专业,要求英语条件真是劳民伤财),学生及家长根据自身能力和将来发展方向自主选择是否要学习英语。

当然,无论在大中院校还是进入社会中,不论是出于需要还是兴趣,可以鼓励和支持学习英语。

简单举例来说:想考国际贸易的,不想学英语,有病;想考中国史师范专业的,强求英语过级,有意义吗?

想在北上广进央企、外企的,不学英语,没戏;想回三四线城市考公务员、进事业单位,干些小买卖的,英语过八级,有多大用武之地呢?生活闲暇时间中,是看抖音的人多,还是看英语bbc的人多?

本评论由用户“雾满拦江”推荐,来自《英语不重要?不要太膨胀了.》一文。内容仅代表用户观点,标题为雾满拦江用户添加,更多热乎讨论请移步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