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敢想,拉薇娅李佳琦一起拍电影
作者 | 毒Sir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
提问:要形容一个人有趣,该怎么说?“可爱”“好笑”“万里挑一”?
不好意思,过时了......
现在的关键字——
梗,gěng。
有梗=会说话,风趣幽默。
Sir还发现,不只是说话,拍电影厉害的人也都超!有!梗!的!
有请星爷。
真影迷,一秒就能get到他玩的什么梗。
梗一出,笑必到。
但千万别以为,梗只能是笑料。
在Sir看来,一个梗能不能成功,得取决于——
观众接不接得住梗。
创作者抛梗够不够精妙。
这一抛一接,绝对是见证真功夫的互动。
01
帮Sir掌掌眼。
这部“玩梗片”,到底什么段位——
阵容,全是天价巨星;
身份,有名嘴,有演员,有主播;
每人扮演的都是一个身怀绝技的功 夫 大 侠。
哈?
又来?
别误会,他们的功夫不是钞能力。
而是眼光准,出手快,下刀狠。
每一刀都砍到你心坎里的“真功夫”。
来,视频在这,大侠先睹为快——
一号大侠,“玉面魔鬼”李佳琦。
翩翩君子的打扮,使用兵器不漏锋芒,飞刀。
一个字,准。
客栈内,卖胭脂的无良小贩高声叫喊“通用色号,谁用谁高贵”,大写的:敷衍。
李公子立刻出手,使出小李飞刀。
针对不同的客官,专门挑选最适合的好物。
精准命中。
没有多余的废话,只给你斩钉截铁的答案:买它。
二号大侠,“精挑细选”薇老板娘。
独门武功:火眼金睛。
一个字,毒。
飞檐走壁之间,一根发簪,掀翻所有引人耳目的花名堂。
货不对板?以次充好?
坚决不选。
三号大侠,你更熟了,汪涵大侠。
这一次,展开扇子,一副气宗架势。
一个字,义。
洋火腿的店铺挤破脑袋,农家腊肉小铺无人问津。
但家庭土货就一定不行吗?
汪大侠一套气功绝学,引来好买主驻足围观。
特别之处,就在于汪涵老师的一口的湖南乡音,义不容辞推荐家乡特产。
裹好滴湘西腊肉
应该让人人都恰得到
四号大侠,刘一刀(刘涛)。
还是一个字,砍。
面对小贩漫天要价,刘姐宝刀出鞘,砍掉价码牌。
逼迫小贩遁出原型,给出一个实诚价。
东西要好,价格也必须要拿出诚意。
说到这,大侠们的来意想必已经很明显了。
淘宝直播联合四位大侠,推出的“功夫主播”宣传片。
选对的,选好的,撑国货,好价格。
你一定会说——
早知道了,就是代表着一路领先的淘宝直播,长久以来的专业追求嘛。
可是呢,他们的出场远没有那么简单。
短短的几分钟,就密密麻麻埋了超多梗。
比如。
大侠的感觉从哪来?
不就是用了经典梗,让你一下子感受到:哦,有内味!
快速变焦推进,标准的邵氏出场镜头。
薇娅老板娘,雷厉风行的飒劲。
参照《新龙门客栈》老板娘金镶玉的架势。
(薇娅老师的业务能力,是女掌柜没错了。)
不止经典的影视作品,更多关于电商直播的人气梗,更是被恰到好处地藏在了一招一式之间。
李佳琦“买它”“你们的魔鬼”Sir就不提了。
有趣的是几个带货届大佬的横向对比,还真搞出了一点点“同行是冤家”的火药味。
比如,这个胖胖的卖货人嘴里的口头禅。
“不为赚钱,只为交个朋友。”
致敬的,不正是正在努力交朋友的罗老师。
再比如,被薇娅的严要求吊打的,以次充好的虾贩子。
影射的,不正是让某直播平台刷屏式翻车的“大虾事件”。
尤其是在汪涵这里。
反映的,也正是他立足家乡,直播带货届国货推荐人的身份。
在直播电商鱼龙混杂的江湖里,专业的选品、推荐、砍价,就是专业直播平台、主播的真功夫。
短片里里外外,埋的梗也都是“功夫”。
是从哪学来的呢?
别怀疑。
还真是被电影给发扬光大的。
导演们苦心地安插彩蛋,设计致敬元素,都是他们写给电影的情书,向观众发出的心动信号。
Sir要给你多介绍几位玩梗大侠。
02
梗的究极版是什么?
一些经典彩蛋,还会在整个系列作品中不断出现,成为固定桥段必定出现的“定番”。
以至于,没有这一手。
这一集就当白看。
最强代表,就是《007》系列中,一定会出现的酒品,伏特加马提尼,dry martine。
贯穿全系列,历任主演都必须演绎的一句。
“摇晃,不要搅拌”。
shaken, not stirred。
成为了无数酒还没喝过的男同学的装×启蒙。
这些“名梗”,总是能追平作品本身的影响力,成为一代流行文化的地标。
但最开始,它们可能只是来自创作者的一个恶趣味。
比如,希区柯克。
除了惊悚大师,他的另一个标签,就是“露脸癖”。
在斯坦·李客串漫威的几十年前,希区柯克就已经成为了电影中,最著名的路人甲。
凡是自己的影片,希区柯克总是会想尽办法,让自己在镜头中引人注目。
抢镜头,毫不留情。
△ 《抓贼记》《艳贼》《西北偏北》
由于过分抢戏,以至于观众会因为寻找他而影响剧情,希区柯克不得不在他的中后期,故意出现得早一些。
往往,用一段冷幽默,让观众进入到剧情之中。
如果剧情实在不适合,连“路人甲”都不能内定。
他也总能想出一些奇招。
《家庭阴谋》中,露出他人人可以识别的剪影。
在《救生艇》中,你希哥强势抢镜,用一则减肥广告汇报自己近期的瘦身结果。
哪怕只是一个远景。
他也要诗意般地“看见年轻的我自己,出现在没有你的世界里”。
△ 《忏情记》
据Sir的不完全统计,希区柯克在自己的电影中出现了30多次。
他用“老子就是彩蛋”的态度。
给粉丝们留下了津津乐道的传奇。
也给不少的名牌导演,传染了这个“臭毛病”。
众多模仿犯中,昆汀必须第一个挨打。
与希区柯克同样,你能看到昆汀换着花样在自己的电影中刷存在。
只不过……死得都挺惨。
《落水狗》中的棕先生;《无耻混蛋》里被割掉头皮的德国士兵;《被解救的姜戈》中,更是表演了一次种族主义者的原地爆炸。
但比起本人出镜。
一个彩蛋道具,近乎贯穿他的所有电影作品。
“红苹果”香烟。
一款虚构的香烟品牌。
在《低俗小说》《杀死比尔》《无耻混蛋》《被解救的姜戈》《八恶人》《直到黎明》《四个房间》中都曾出现。
你问:这代表什么意义?
这么说吧,它就像作者的一枚私人印章。
凡出手,必留下印记。
你看到,你懂了。
一个个恰到好处的彩蛋,成为了导演与影迷特有的交流方式,与情怀纪念。
有坚持,也有传承。
不光是老电影,现在风口浪尖的电影人,依旧把老梗玩得666。
就比如漫威玩起来的“断手梗”。
在漫威电影宇宙里,几乎每一部电影都会出现断手的桥段、情节。
△ 最倒霉的是冬兵,在《内战》中被钢铁侠“二次断臂”
但追寻“断手梗”的起源,并非漫威。
而是来自更星光璀璨的《星球大战》系列。
在影片《星球大战5:帝国反击战》中,主角卢克,被黑武士砍断了一只手臂后,又被黑武士逼着叫爹。
这一断手传承,也再次上演在“黑武士”的前传作品中。
《星球大战前传:克隆人的进攻》中,安纳金·天行者被杜库伯爵砍去了手臂。
漫威工作室老大多次承认,就是因为对《星球大战》的致敬,才会“安排”出这老梗的再度发热。
所以问到底——
梗,究竟是什么?
或者说。
这些如此让我们津津乐道的符号,究竟带给了我们怎样的乐趣?
03
说起“梗”。
一个人Sir必须提到。
已经74岁的斯皮尔伯格。
两年前,一部汇集上百颗流行文化致敬彩蛋的《头号玩家》。
又一次坐实了他电影界“头号玩家”的地位,和他那颗“死性不改”的玩心。
我们都爱梗。
甚至有时,梗成为了比剧情更重要的谈资。
因为我们知道那不仅是一句玩笑。
更是一个让心与心交汇的密码。
在Sir看来,我们需要梗,因为我们还期待着信任和沟通。
不是千篇一律的广告标语。
不是《楚门的世界》般做作的忽悠。
而是让人瞬间会心一笑——
就是这种感觉啊。
原来你懂。
“功夫主播”们,就是想要和你真正的想法保持合拍。
过去,带货是电影里玩的梗。
玩成名场面的,是唐伯虎和华夫人的这场带货PK。
哈哈哈。
这一段经典到一张图你就可以背诵全文。
怎么能这么精准地还原那个时代的直播电商电视购物。
但你发现了没有。
今天的带货已经不再是被玩的梗。
直播带货,早就创造出自己的梗。
他们的造梗功夫,已经让自己成为了超出业务本身的文化符号,成为口口相传的乐趣本身。
当你看到——
“偶买噶!”
“买它。”
“你们的魔鬼来了!”
想到的,只会有那个眼尖嘴毒的李佳琦。
不止李佳琦,在《功夫主播》中,每个人都自带造梗能力啊。
比如刘涛的“刘一刀”绰号。
隐喻直接干脆:
砍价、实惠。
在直播间中,女神俞飞鸿现身,还特意送给刀姐一份特制的“小刀”。
不整花里胡哨的。
生动形象接地气。
放下架子,实实在在,立下独一无二,又充满乐趣的身份标识。
汪涵也一样。
有“国货代言人”,“向美好出发”的身份标签,也有他不由自主,造出的好梗。
一方面,一个生活在“互联网状况外”的他,连包邮是什么意思都不懂。
另一方面,又在推荐优质国货,助农扶贫的产品上不留余力,身体力行。
这份“梗”。
不只是业务层面的成功转型。
更在于传递出发现国货,更积极、更正面的生活方式。
就像首创直播电商方式,并一直领先的淘宝直播一样。
好的电商直播,不是拼人气、比流量的生意逻辑。
在专业选品、对口推荐、足力优惠的基础上,让一个个主播释放魅力,提供一个实在、贴心的对话环境。
传递你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好的生活。
要有好梗,要有好货。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破坏之王阿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