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襄汾坍塌背后--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在山西襄汾聚仙饭店“8·29”重大坍塌事故,就是一起彻头彻尾因为无知导致的人祸。这次坍塌的13.6米×12.4米的宴会厅,总面积168平方米,整整有三间教室那么大的面积(国家规定每间教室不小于54平),快赶上一个小礼堂了,却还在用农村的土方法建设,老板又无知者无畏地在宴会厅上搭建了一个二楼做餐饮生意,出事真是情理之中。
跟泉州欣佳酒店倒塌真相——连环违规的人祸一样,这次的事故也是彻头彻尾的人祸。
这个大宴会厅只是水泥柱简支梁,搭上预制板和现浇板作顶,没做圈梁,没有构造柱;墙只是普通的24砖墙,既没有构造柱也没有拉结筋,完全没有足够稳定的结构;从下图来看,现浇楼板只在底层铺了单层钢筋网片,而且已经崩出来了,也不够结实;现浇板跟水泥柱也没做锚固,等同于简支在竖向构件上所以一旦现浇板板发生变形折断,就会立即立即从支点滑落,随后产生坍塌。
看看这个崩出来的钢筋网片
注意右下方那个光滑的水泥柱面
不管是当年唐山大地震中的建筑坍塌、汶川大地震中的学校坍塌、今年3月泉州欣佳酒店的坍塌,还是这次聚仙饭店的坍塌,都是以生命的代价教会我们一件事: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无论是在大中城市还是广袤乡村,都必须具备识别建筑风险的能力。
这次坍塌的聚仙饭店,从截图来看,楼板的钢筋配筋率完全不足,只有单层钢筋;而且混凝土中的石子过大,肯定达不到C30混凝土(寿命50年)的级别,估计连C25混凝土(寿命20-30年)都达不到;坍塌的砖墙基本上都碎成一块一块的,说明砌筑砂浆的强度也不足;对于这种粗制滥造的农民自建房,还要搭建一个168平(13.6×12.4)的大宴会厅,还敢在宴会厅上再建二楼,这种房子的风险可真的不小的。
按照规范要求,不上人屋顶要满足荷载:0.5KN/m²,上人屋顶要满足荷载:2KN/m²,这两个数值的差距可不小,所以,从现有资料,我认为倒塌原因是由于房屋进行二层改造,二层从不上人转变为承接商业活动,导致承重荷载发生改变,原有结构不足以支撑改造,最终因为楼板变形,简支梁失稳,继而产生坍塌。
为什么只有宴会厅倒了?
很多人会想起汶川地震时大量预制板房屋和学校倒塌的案例,但是对于不在地震带上、很少有洪涝灾害的地方(比如襄汾),用普通无筋砖墙配合预制板搭建低层住宅,风险其实不大。用预制板盖房子,也不能说极其危险,预制板分分钟变身棺材板。
比如下图这个在汶川地震中幸存的房屋结构,墙体同样很薄,横向搭的也是预制板,但只要纵向墙不塌,预制板也同样不会掉下来。所以如果是用预制板建房,那就要做好圈梁和构造柱,留马牙槎,保证房屋整体的结构性。只要建材达标,工艺合理,房子同样是安全的。预制板的问题,主要是如果纵向支撑坍塌,预制板就会马上变身「棺材板」,人被压在500公斤的预制板下面,救援难度极高。
大家看这张图,两层房子中间有清晰可见的洞眼,这同样是预制空心板和无筋砌筑墙,为什么这些房子没倒呢?因为这些房子没有宴会厅那么大的跨度,墙与墙之间的跨度可能只有3米,预制板和墙体的结构还是稳定的。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蒋通教授讲过,「构造柱」就是在砖房的四角和拐弯等处配上钢筋,浇上混凝土,做成钢筋混凝土的柱子,用来约束墙体。而「圈梁」(沿水平方向的封闭的钢筋混凝土梁)则是把房子像箍木桶一样箍起来。简单地说,在建房子时使用圈梁和构造柱就像是用绳子给一个箱子打包,把横向和纵向都绑住,这样,房屋的整体性会大大提高,在地震中不会轻易倒塌。
据新京报报道,这家酒楼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修建,从第一次盖房加上后面的加盖共搭建了6次,修建工人是在村里临时请的,属于「临时包工队」,肯定是没有相关资质,也没有设计施工监理团队的。但这个事儿没有违反《建筑法》,因为在农村和乡镇级别,所有由农民在自有宅基地上出资建造的房屋,无论居住还是生产经营,都属于农民自建房,统称住宅。
——《建筑法》 八十三条 抢险救灾及其他临时性房屋建筑和农民自建低层住宅的建筑活动,不适用本法。
事实上,因为很多农村务工人员都在建筑工地上干过,以他们的建筑经验,盖个民房绰绰有余,但如果业主舍不得花钱买钢筋,舍不得给预制楼板灌注混凝土,浇筑加强梁,但又要勇敢的加盖二层继续做生意,那就真的等于坐在炸药桶旁边抽烟了,一个不留神,炸死自己不要紧,还会拖累无辜的人。
如果没做好构造设施,省下圈梁、构造柱的钱,在砖墙上面搭预制板盖房,整个房屋就是个刚性房屋。刚性房屋并不意味着房子质量好,因为刚性结构被破坏的时候,完全没有预兆,瞬间倒塌。
这次聚仙饭店是从左下角(东北角)开始坍塌的,从听到异响到坍塌为止,只用了2s,这就是刚性房屋的特性,完全不像农村传统的木质大梁的房屋,也不像标准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木头或者钢筋在,会有一个徐变的过程——你眼看着房子要塌了,至少还有时间跑出去。
古代农村为什么很少有房子塌了砸死人的事?因为古代农村用的是草木泥瓦屋顶,就算房子塌了也砸不死人;但是现在有一批建造于90~2000年的农民自建房,预制板可能只是搭在砖墙上,中间缺乏拉结,也没有做现浇混凝土构造柱、圈梁、马牙搓,导致房屋的整体性很差,房子先天结构有缺陷。
一旦砖墙侧移(地震或受侧向力),简支楼板就会由于缺乏支撑而垮塌,然后预制板就会变身棺材板。如果用于支撑的墙多就还好,如果房主多次加盖,再做个用柱子支撑的大开间(比如宴会厅),这种房子是真的会塌的!
农村自建房安全
农村自建房的安全问题一直存在,属于那种重要不紧急的事,而整改起来成本太高,方方面面涉及的人和事太多,比如有的人家就是没钱翻修,那房屋加固的钱谁出?谁出得起?如果政府出钱做房屋加固,然后房子再出工程问题的话,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么?
另外监管也很难做,农村要盖了房子才能娶媳妇,本来十几万能盖好的房子,如果严格按规范要求用料(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成本变成二十几万,那彩礼怎么办?
所以农民自建房为了省钱,经常出现该做的构造措施不做(如砌体结构缺乏圈梁、构造柱等),该加钢筋的地方少用或不用,然后留下安全隐患。如果农村自建房一开始就没按照规范建造,过了几年又在原基础上改造,不塌只能算命大。
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开始进城务工,从90年代末开始,挣到了钱回老家盖房,更愿意把钱花在增强居住体验的面子工程上,对结构安全肯定是缺乏认知的;现在这批房子的寿命基本上都到了20年,当年省下结构的钱,现在到了还债的时候了。
这是被三块预制板压住的陈坚,震后70多个小时被解救出来,可惜最后伤重逝世
下图就是预制板的制造过程。对于预制板房屋,如果发生地震,没时间逃离的话,请第一时间躲到木质桌子下面,因为木结构顺纹承载力相当大,可以防止被预制板砸伤,还能有一定的生存空间。
建议农民兄弟重视一下房子的安全性,如果是用预制板搭建的,那就找专业人士来看看房子,能做圈梁的做个圈梁加固。
二十年前盖房为了省钱,留下的安全隐患,到了今天,可能就要拿命还了。聚仙饭店的惨事,这次是发生在山西襄汾,未来有可能发生在广袤大地的每一个地方。
最后提醒几点:
1、建议去农家乐玩的朋友,尽量避免进入那种用预制板搭建的、没有圈梁和构造柱的大开间。如果这种房子顶上还加盖了二层,那真心建议千万别住了。
预制板很容易从外观上分辨,用预制板建的房,地面和天花板等大面上,是不如现浇板平整的;板缝之间,会因为灌浆处理得不好,在板下方会有一道明显的水线;常用的预制板宽度上有880mm、1180mm两种规格,所以水线也会有这样的距离,如下图。
2、农民住宅不适用于《建筑法》,但是如果将农民自建房作为经营场所,特别是涉及大量人员聚集的,有关部门在办理营业执照的时候,还是得审核房屋结构安全的,避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然后所有人都要吃挂落。
3、如果城中村的握手楼,能够借此机会开始严格检查、整改,避免未来发生更大的风险,那就是不幸中的万幸了。这种楼自然坍塌的可能性不大,毕竟楼与楼之间是能够在结构上相互支撑的;但如果遭遇长期暴雨,地基失稳……
4、按照国家规定,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需要上报国务院,由国家级主管单位负责调查。
泉州欣佳酒店29人遇难;陕西澄城矿难29人遇难;广西百色矿难29人遇难;湖南衡阳矿难29人遇难;甘肃靖远矿难29人遇难;山西襄汾聚仙饭店坍塌29人遇难。
5、建筑安全大家都应该了解一点,至少,我们应该先做到「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6、2020快过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