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豪苏东坡为什么爱吃羊肉?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500

  最近,蒙古国的羊又一次受到了大家的关注。

  是的,早在今年二月底,蒙古国总统巴特图勒嘎就表示,要向我国赠送三万只羊,表达对我们遭遇疫情的关怀。这个消息一出,大家便翘首以待,终于等来了贴完“春膘”后,即将入境的羊儿们!

  大家纷纷表示,快来快来,等(着吃)你们好久了!

500

  作为吃货大国,吃羊可谓是我国的“优良”传统,那历史,是相当的悠久……

  今天,社长就和大家聊一聊我国吃羊的那些事儿~

500

吃羊的n种花样

  既然说到吃羊,那就要从我国各地,五花八门的做法讲起。

  在中国几千年的吃羊历史中,诞生了无数美味佳肴,有的保留了羊肉最原始的风味,有的在历史的发展中慢慢创造出新的滋味。

  比如在宁夏,最好吃的莫过于“羊肉手抓(手抓羊肉)”了!

500

  数千年畜牧史使得宁夏人不仅羊养得好,吃羊更是行家。

  这里的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盛长着苜蓿、甘草等牧草。

  羊吃着可作药用的牧草长大,品质出众,尤以宁夏盐池县的滩羊名声最盛。

500

吴忠手抓

  宁夏人说,最考验羊肉品质的做法是手抓。

  手抓最正宗的地方要数吴忠市

  将羊肋排用清水煮熟,斩块,送进冰箱冷藏。凉透之后,蘸上醋碟食用。

  若火候到位,轻轻撕扯就是一大块肉,咬下去,脂肪肥润丰腴热,而瘦肉细嫩弹牙,全无腥膻之气~

500

  安徽萧县的“全羊宴”,也是非常出名的!

  萧县全羊宴拿一只羊做80余种菜,菜名之中却无羊名,如龙门角、双凤翠、五福玲珑等。

  全羊宴在制作上,要经历炸溜、爆、烧、炖、焖、煨、炒等工序,刀工精细,调味考究。

500

全羊汤

  全羊宴的特点是素有膻,食之可口,风味独特上菜程序上先凉后热,先羊头后羊蹄,中间上素菜。

500

  南方火锅,重庆为首;北方涮锅,北京第一。

  而涮锅的重头戏,便是万年不变的涮羊肉,这绝对是不能错过的一道地道老北京美食~

  涮肉起源于清康熙年间满汉全席千叟宴的馔食。

  最地道的老北京铜锅涮肉,“锅”一定是“铜锅”,“肉”也必须是“羊肉”。

500

  “清水一碗、姜葱两三”,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包含了老北京铜锅涮羊肉的所有锅底,看似粗糙,实则是对羊肉品质最严苛的考验。

  蘸酱的组成也很简单,豆腐乳、韭菜花、香油是百搭的调味,加不加香菜与葱花,全倚赖个人口味。

  京城中,高悬“铜锅涮肉”的门店不一而足,稂莠不齐。

  除了汤底、蘸酱外,羊肉的品质是衡量一家店优劣的标准。

  老北京铜锅涮肉主要以羊的里脊、元宝肉、羊上脑、羊磨裆和黄瓜条五个部位为主,既可以抵御风寒,又可以滋补养身。

  地道的铜锅涮肉,羊肉一定是要手切的!手切的羊肉不会析出血水,下锅之后没有浮沫,肉也不会被煮散。

500

  铜锅涮肉充分展示了北方人粗犷豪放而不失细腻的特点,用最简单的配料,配以最上乘的肉质,烹调出最美味的食物~

  这么多羊肉大餐,简直垂涎三尺啊有木有!

500

最受欢迎的原因是……

  我国吃羊的历史,那还要从先秦时期讲起。

  成书于战国中晚期的《周礼·天官·庖人》就有这样的句子:“庖人掌共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

  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已根据生活的需要和对动物的认识程度,先后选择了马、牛、羊、鸡、狗进行饲养驯化,称之为六畜。

  六畜各有所长,在悠远的农业社会里,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

500

北周 哺乳的羊 莫高窟第290窟

  《三字经·训诂》中,对六畜的用途有着精辟的描述,“牛能耕田,马能负重致远,羊能供备祭器”,“鸡能司晨报晓,犬能守夜防患,猪能宴飨速宾”。

  在先秦到两汉乃至更远的朝代,马都是重要的战略物资;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耕牛在古代有着很崇高的地位,历朝历代都有很严苛的法律禁止人们杀牛;

500

  与如今飞涨的猪肉价格不同,古人认为猪懒惰愚笨,因此猪肉在我国古代的饮食文化中,地位并不高。

  然而,羊性格温顺,在古代象征着吉祥如意,人们在祭祀祖先的时候,羊也是第一祭品。

  于是,羊肉是我国古代最受欢迎的肉食

500

嘉峪关黑山岩画

  《礼记·王制》云:“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

  先秦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吃羊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只有尊贵的士大夫才能享受如此佳肴。

  两汉魏晋之后,随着越来越多的胡人定居中原地区,汉族与西北游牧民族之间不断地融合,使游牧民族的饮食文化也开始慢慢被北方汉族人接受并逐渐喜欢,羊肉开始被普及。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第六卷中不仅详细记载了养殖羊的方法,还记录了医治羊病的药方和烹调羊肉的菜谱

  至今,我们地方的某些偏方里,还有羊肉汤治胃病的说法。

500

商代 四羊方尊

  先后建立隋唐王朝的杨、李家族都拥有鲜卑族的血统,皇室宗亲都十分喜爱吃羊肉,食羊之风传至民间日盛。

  唐代宫廷中流行着一种有名的宴席叫烧尾宴,主要作用是大臣们初次拜官或升迁时,为感谢和取宠于皇帝而进献食品的宴席。

  北宋陶谷所著的《清异录》记录了烧尾宴的58道菜谱,其中关于羊肉的菜就有15道。

500

唐代壁画 《野宴图》

500

最爱吃羊的朝代

  那当然,就是宋代了!

  宋代,是一个从皇室到民间都极为推崇食用羊肉的朝代。

500

  北宋蔡絛在《铁围山丛谈》一书中,记叙了宋太祖赵匡胤邀请吴越王钱俶吃羊的故事“于是大官仓卒被命,一夕取羊为醢,以献焉,因号旋鮓。”即把羊肉煮熟后做成肉酱,佐以其他食物一起食用。

  《宋史·仁宗本纪》里记载宋仁宗:“宫中夜饥,思膳烧羊。”说宋仁宗半夜想吃烤羊腿被饿醒,当晚再难入眠。

500

  宋神宗时期,皇宫内每年吃掉的羊约为43万斤,平均每天宰杀40只羊!

  同时,宋朝烹制羊肉的方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巅峰。

  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的《东京梦华录》和《梦梁录》里关于羊的做法就有四十余种,如虚汁垂丝羊头、入炉洋洋头、乳炊羊、罨生软羊面、排炊羊等等,更有羊杂、羊羔酒,一只羊怎么吃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500

  苏轼在《次韵子由除日见寄》中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究竟是怎样的美味,让大文豪在被流放时,也对羊肉念念不忘。

  传闻苏轼流放使,薪资微薄,只能拜托杀羊的人私下给他留一截羊脊骨,煮熟后拿盐和酒腌渍过,烤至微焦食用。

  此外,他还发现杏仁茶与羊肉同煮可以去膻,多次给弟弟写信说羊肉的美味,足以见他对羊肉的喜爱。

500

北宋 苏汉臣《开泰图》

  但宋朝武力薄弱,适宜养殖羊的地方极少,只能拿茶叶、布匹等与西夏和辽国进行贸易。

  全民吃羊,导致羊肉价格飞涨,吴中地区买一斤羊肉竟然要花费900文钱,约为今日的300元,而这却并不影响宋朝人对羊肉的喜爱。

500

  元代蒙古族铁骑南下中原,出身游牧民族的他们对羊肉的喜爱毫不逊色与宋朝对羊肉的追捧。

  到了明清,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对肉的需求大规模增加,而猪更易养殖,肉量更多,因此猪肉成功反超羊肉,成为餐桌上的主流肉食,但人们对于羊肉的喜爱程度并没有因此减弱。

500

清 郎世宁《三羊开泰图》

  《说文解字》中记载“美,甘也,从羊从大”,意思即为羊大则美;古人又云“鲜者,从鱼从羊,治大国若烹小鲜” 。

  可见,羊真的是渗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

  伏羲受“羊角柱”的启发,发明了推动中华文明进程的“八卦”;汉代董仲舒将儒家文化的核心精华“仁”、“义”、“礼”赋予到羊的身上,赞叹羊是“美”、“祥”之物;明代将“羊之跪乳”编进儿童启蒙读物《增广贤文》中,将羊塑造成懂得感恩的典范。

  “羊大为美”、“羊食为养”、“羊言为善”、“羊我为义”,关于羊的文化,至今值得我们好好品味咀嚼~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