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龄宫”到底应不应该改名?
美龄宫现在的作用是,和之前青海马步芳故居是一个作用,搞成了故意抹除历史凶残,罪恶,为了地方商业旅游,不顾一切,歌颂历史反动派的场所。即使不称作”小红山建筑别墅”,作为近现代一处文物建筑,它对中国人民来说,也该是种教育功能大于商业献媚的建筑物。
现在,维护这座别墅的是中国政府的资金 ,作为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在资金运用上,铭记历史的真实才是正经事,不能虚无化。宋美龄是近现代中国历史上,对广大中国人民最不友好,最无所谓的历史人物。不能因为统一战线需要,就无限的吹捧这种对中国人民犯罪的人。和她有关的建筑物,对于中国人来说,不能只成为一种羡慕和骄傲,成为只是赞美的历史见证,而忽略她在历史上为中国人带来的苦难。
这个官邸是官方1931年始建的,不是蒋介石自己掏的钱,是从国库里掏的钱。美龄宫最早的建筑预算是26万银元,但最后实际花费了32万银元。这笔钱先是由陆海空军总司令部垫付,后来南京市财政局也出资垫付了一部分。美龄宫给两个部门留下的财政大坑最后是蒋介石动用国家财政总预备费报销来填补上的。
在建设这座建筑的时期,中国正处于什么时候?
美龄这个词在这个时代已经被异化,被无数体制内,体制外媒体灌输为高贵、美丽,中国优秀人物的代名词,这是无视历史,对中国人民犯罪。
若美龄宫不改,颐和园干脆叫慈禧公园得了。很多不同意改名的人,都缺乏理解文化意识对公众思维与价值观影响的作用,美龄这词在当今已经等于是民国美好的象征,是道德修为的高尚,不把这词扭转就一直遗毒下去了。
现实里,美龄宫能改得了名吗?这不是重点。没有社会争议,就没有社会的重视。很多人还要被商业动机下,各种赞美民国,赞美蒋家王朝所裹挟。只有改名这事成了社会舆论的重要焦点,有效冲击了美龄这词在中国大众传播中的影响力,才是重要的。
引用几位网友的话:
@清迈水晶晶:回复@V闪闪: 不看这贴其实我都忘了,当时去过美龄宫确实对蒋介石和宋美龄充满好感,因为里面都是美化歌颂他们的内容,难怪后来我变成公知粉了,这是变相洗白,不知道主管部门在干什。
@格拉斯的鼓:回复@V闪闪:搞垮kmt和roc在内地的“声望”,是一个宏达的系统工程啊。毕竟是对岸这些年真金白银往内地砸出来的成果,很难一蹴而就。但美龄宫的确可以作为一个关键的爆破口,南京市也必须要舍弃这一系列反动ip带来的商业利益,这是他们为国家利益不可推脱的责任。
所以把美龄宫改名这事搞社会舆论冲突,才是最大的意义,让很多吹捧民国的经济行为无法没有社会风险的情况下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