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江女子漂流81公里生还,强烈建议改编成电影

作者:雷斯林 公众号:为你写一个故事 / raistlin2017  

01

  昨天看到一个新闻。

  说是有一个姑娘,因为男朋友要和她分手,想不开,于是想到了去跳江:

500

  结果刚跳下去就后悔了,于是赶忙想办法自救。

  然后在江里漂了六个小时81公里后,成功获救。

  我觉得这是绝顶绝的电影题材。

  02

  首先这事足够传奇。

  要知道这姑娘并不会游泳,而且有过在野外水域游泳经验的朋友也应该知道,江水很急,根本没办法游泳。

  她跳江的时候又是深夜,江两岸根本没有人。

  她完全是靠在水里扑腾,以及前几天刚好学到的自救知识、极强的求生欲以及足够的运气才活了下来。

  先是急中生智,想到了之前刷短视频看到的落水自救小知识,成功让自己浮起来。

500

  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说,像那样漂着是很需要体力的,而且也没办法开口说话,所以渐渐就会体力不支。

  在她体力不支的当口,她抓到了一根特别长的竹竿,把它当救生圈用了。

500

  然后在竹竿上她也没办法游泳,精疲力尽想要放弃之际。

  她又遇到一根长木头,让她可以爬到木头上蹲着,终于喘了一口气。

500

  然后这姐们,就在这长木头上不断向岸边呼救。

  中间碰到了水蛇,也碰到了漩涡。

  想起了家人,也想到了自己。

  就在喊了六个多小时“救命”,错过两艘船,心灰意冷之际,终于被人救了上来。

  最后除了身上有一些擦伤以外没有大碍,成为民警口中“江上救人十几年,唯一见到的生还者。”

  六个小时的惊心漂流,完全可以撑起一部一个多小时节奏紧凑、扣人心弦的电影了。

  你还不能说事情不真实,因为这就是真实事件改编的。

  真实事件,就是这样一波三折并且有一个让人欣慰的结局。

  然后这电影里还有黑色幽默的一面。

  小杨在准备跳桥前,把手机所有密码都解开,把支付密码都发给了自己家人。

  然后现场有几个小男孩围观。

  结果他们拿了她的手机,打王者荣耀...

500

  怎么说呢。

  活脱脱的黑色幽默吧。

  最后这事还有教育意义。

  现在很多网络作品,都在试图美化自杀。

  好像自杀就那么无所顾忌、一了百了,乃至于有些人甚至觉得自杀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或者一些孩子。

  心情不好、抑郁、生活过不下去了、甚至想和父母赌气,都常常会想到死。

  这酿成了许多许多悲剧。

  今天早上看到的另一个新闻,说一个15岁女孩从二十多楼坠下,她父亲在明知不可接的情况下,依然试图在楼下接住自己女儿,最后很不幸地都身亡了:

500

  有博主算过,从25楼跳下的一个人有巨大动能,如果你去接,其实就和接一辆19吨重的大卡车没什么区别。


  父亲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但他还是去做了,可能至少接住的那一瞬间他是欣慰的,以为这样能保住孩子一命吧。

500

  我不知道她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是什么,我也不能妄谈这起悲剧是否可以避免。但这实在太令人惋惜了。

  有一个漫画故事,我很喜欢,来自漫画家朱德庸。

  漫画说的是一个女孩,从11楼跳下,然后她看到:

  10楼以恩爱著称的夫妇正在互殴 

  9楼平常坚强的Peter正在偷偷哭泣 

  8楼的阿妹发现未婚夫跟最好的朋友在床上 

  7楼一向自信的丹丹在吃她的抗忧郁症药 

  6楼失业的阿喜还是每天买7份报纸找工作 

  5楼一直受人尊敬的王老师正在偷穿老婆的内衣 

  4楼的Rose又要和男友闹分手 

  3楼有6个孩子的的阿伯每天盼望有人拜访他 

  2楼的莉莉还在看她那结婚半年就失踪的老公照片 

500

  所有刚刚我看到的人,现在都在看我。

500

500

  这不只是漫画,事实上现实中,有许多自杀幸存者的案例。那些人在做决定的那一瞬间以为自己想通了,但真的做了决定以后又后悔。

  就像前面跳江自杀又后悔的小杨一样,只是不同的是,小杨最后自救成功,但还有不少人,已经无可挽回了。

  所以我觉得,应该有这样一部作品。

  讲讲决定放弃生命后的后悔。

  讲讲焦急的父亲、母亲。

  说说辛苦危险的搜救人员。

  再谈谈小杨的求生欲,以及一呼一吸间活着的感受。

  我想从这时起,这部电影就有了现实意义。

  以奇幻漂流为故事核心,把冷峻的黑色幽默融到电影氛围里,最后折射出浓浓的现实主义情怀。

  一部魔幻现实主义水路大作,就成了。


​  03

  世界影史上,其实有大量大量这样根据当代真实事件改编的优秀电影。

  诸如《127小时》

500

  说的是美国一位登山青年,在犹他州一座峡谷攀岩时,因右臂被石头压住被困5天5夜,无法脱困。

  为了逃生,他强忍剧痛,花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先后将桡骨和尺骨折断,用自己的运动短裤当作临时止血带,然后用小刀从肘部将右前臂硬生生切断。

  从岩石下脱身后,为了与失血抢时间,他以超人的毅力爬过狭窄和风力强劲的峡谷,缘绳下到60英尺深的谷底,再步行5英里后与营救人员相遇,终于成功生还。

  这不是戏剧,而是真事。

  还有《理查德·朱维尔的哀歌》

500

  说的是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爆炸案中的保安,理查德·朱维尔,因为及时发现炸弹,做出行动,避免了更多伤亡,从而被捧为英雄。

  然而就在几天后,媒体从小道消息,得知了FBI怀疑他是整件事情的始作俑者,等于自己举报自己,并报道了出来。

  于是舆论急转直下,理查德·朱维尔四面楚歌...

  这同样不是戏剧,也是真事。

  还有我最近最喜欢的电影《极速车王》:

500

  说的是福特当年开始进军勒芒24小时拉力赛背后的故事。

  里面提到了当年福特高层当年的惊天丑闻:为了让三辆福特车同时冲过终点,逼迫他们夺冠功臣,天才车手肯·迈尔斯在最后时刻减速,等另外两辆福特车,导致他没能夺冠,完成同一年连续赢得Sebring、Daytona、勒芒这一惊天动地的壮举。

  更悲剧的是,肯·迈尔斯在这件事之后不久,就死在了一起赛车事故中。

  这更不是戏剧演绎,同样是真事。

  动人的艺术,往往来源于现实。

  或者说现实,有时候会比艺术更戏剧。

  因为是真事,每一个细节都有据可考,会显得丰满、有血有肉。

  创作者更好创作,观众看了也会更能共情。

  不用夸张,不用乱改,就根据事实拍,就会很感人。

  其实每天看看新闻,看看我们的生活,会发现我们也有许许多多充满了张力,让人动容的故事。

  除了这次说的意图轻生的小杨六小时的奇幻漂流,之前还有宋小女说的那句:

  “你欠我一个拥抱。”

500

  还有太平洋大逃杀。

  还有两个试图徒步穿越罗布泊的大学生。

  太多太多了....

  比起许多意淫的历史或者硬憋出来的“爱情轻喜剧”,其实现实已经有很多很多题材,供我们创作成艺术作品了。

  期待有一天。

  可以看到更多。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