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40年的日本,宽松教育创造了什么?“平成废柴”了解一下(转发)

减负40年的日本,宽松教育创造了什么?“平成废柴”了解一下

2019-12-23  漫步之心情   阅 201  转 1


2016年,日本正式决定告别40年的宽松教育,“引入希特勒自传”、“教学生拼刺刀”、“恢复军国主义教材《教育敕语》”…

这套操作让人感觉日本人是不是“疯了”。

这倒也未必。

但是在我们完成了8个“五年计划”的时间里,用一场减负连续教“废”了两代人,换成谁都想疯。

“狼来了!”,然后“老虎”来了

30多年前,“认分不认人”还是日本人的“专利”。应试化的基础教育作为大学的入门门槛,被日本专家和家长口诛笔伐。

人口稠密、重视学历、只认分数、考试地狱…

这一幕与我们正在经历的有不少相似之处。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大多数的国内专家和家长还是可以明辨是非的。减负也硬生生地被补习班给“拖了后腿”,让我们的孩子在全民化的精英教育中,始终相信学而优则仕,保持了寒窗苦读的传统,保留了登堂入室的希望。

但是日本就没那么幸运了。

面对孩子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专家煽风点火博出位,家长无病呻吟盼减负。从民间讨论,到组织调研,减负的呼声甚至上升到了政治上的关键问题。

“应试教育摧毁孩子的创造力”、“除了考试什么都不会”、“高分低能”…

那时的日本国内经常会有人这样登高疾呼“狼来了”。

在“狼”的威胁下,专家和家长很快就“赢了”。从70年代末初到2002年,日本高中先后进行了3次减负改革。尤其是2002年的这次减负,直接砍掉了接近三分之一的教学内容和课时,每周上6天课也改为了5天。

减负的实施,让很多人欢呼雀跃。甚至还引来了国外的专家为此花式捧场。

美国学者傅高义还发表了惊世之作《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对日本教育的“优质与均衡”大加赞叹。

但是减少了学习时间的日本青年并没有去提升所谓的“素质”,发展所谓的“个性”。反而是把减负“省”下的时间,留给了动漫、游戏等各种娱乐活动。

越来越多的日本青年由于学业问题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但是又背着沉重的“发达国家包袱”,不愿去从事低端工作,只能宅在家里,享受当下。

当然,日本“失去”的这若干年并不全都是教育的问题。但是当经济下滑,社会发展停滞的时候,谁又敢把希望寄托在这样一代人身上呢?

40年后的今天,我们发现日本专家口中的狼倒是一直没来,而这场减负却实实在在地把“老虎”给喊出来了。

从减负中走出的平成一代,通过自由的天性和放飞的思维,真真切切地证明了“明治养士,大正养国,昭和养鬼,平成养豚。”

平成之“豚”

所谓“平成养豚”,这里的“豚”不是海豚的意思,没那么聪明可爱。

在日语中是“豚(ぶた)”,家猪的意思。

日本经济学家对平成一代有过如下的评价:

“在日本,当下平成年代的年轻人只关心以自己为圆心半径3米内的事情。”

痛斥当代日本年轻人成为了一群没有理想和思想的废材一代。

军迷圈里有这么个段子:

日本陆上自卫队在一次军演中,一位坦克车长在休息时拿坦克里的屏幕放动漫消遣。

长官发现后怒斥:“像你这样,以后还怎么跟中国开战啊?!

”车长说到:“如果轮到我们和中国打,说明空中自卫队早就完蛋了,不如直接投降算了。”

虽然这只是个段子,但是“平成废物”们“废”的程度丝毫不会输给这个车长。

日本NHK电视台曾做过一个街头采访,其中一个问题是:“如果战争到来,你愿意为国捐躯吗?”

对于中国人来说,问这种问题可能就等于废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意识从孩童时代就印刻在每个人心里。

但是日本青年的回答却有点令人“不(shu)适”。

眼镜小哥直言:“日本这个国家,还不值得我们为它而死”。

另一名小伙子回答得更直接:“要人家为它而死的国家,就让它灭亡好了。”

也许正是因为如今的日本青年抱有类似的想法,血性在这一代人中逐渐消失,愿意去当兵的青年越来也少。

为了征兵,日本自卫队的招募海报也由血性十足的铁血男儿,变成了“舰娘”。

我感觉昭和年间那帮“鬼”的棺材板已经快要按不住了。

2016年日本NTV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宽松世代又如何》中,男主的领导嘴边经常挂着一句口头禅:“宽松世代是真的不行啊!”

这句话,也代表着相当一部分人对减负和快乐教育的无奈。

“不幸福”的人才,还是“幸福”的废柴?

多年以来,我们的学生也经历着一轮又一轮的减负。

我们总是会去讨论如何减负,却很少有人去讨论“减负”的本身是否正确。

历史总是因其内在的规律而惊人地相似。日本的前车之鉴值得我们警醒。

虽然“高分”存在个别的“低能”,但是没有哪所院校会按照考试排名从末位开始录取。

虽然世界500强的面试官都会告诉你:“我们不看重学历”,但是他们也从不会去名校之外的学校招聘。

你敢把学历当废纸,社会就敢把你当废物。

天性,只有在规范约束下才够可爱;创造,只有建立在基础知识指上才有价值。学习,本身就是一件辛苦、劳累的事情。

作为家长,你想要一个“不幸福”的人才,还是一个“幸福”的废柴?这不是道送分题吗?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