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支持贺教授的观点,中国不会出现粮荒

非常支持贺教授的观点,我老家今年夏粮收麦10000多斤,但只有两个仓,去年只存了一个仓3000多斤,但鉴于2020年年头不好,所以就存了两仓粮,6000多斤,售出4000斤左右,但去年售出近7000斤小麦。所以中国不会出现粮荒,我担心的是明年如果再丰收,那么储存在粮仓里的小麦只能折价销售了。

【本评论由风闻社区捞取,来自《贺雪峰:如果整个社会惜粮,又开足马力生产,没有地方储藏,就有问题了》一文,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标题为小编添加,更多热乎讨论请移步原文】

我要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

全部评论 3
最热 最早 最新

  • 中国粮食生产面临的三高尴尬境地——产量高、进口高、储量高。这三高所反映的是我国粮食生产的结构性矛盾,产量高的粮食作物因为生产方式问题(高农药、高化肥、高成本),无法进入国际市场,于是就有了国内的高储量,储存的粮食作物无法满足养殖业、深加工业等对作物品种、质量的需求,没办法及时出库,就在仓库中挤压,挤压造成大量的仓储成本和管理成本,也滋生了腐败,供需矛盾导致我们国家需要从国际上进口大量的粮食,比如大豆。
    所以我们国家粮食生产、消费和流通整个环节都很尴尬!从结构上来看,我国是存在粮食危机的,虽然不至于粮荒(没得吃),但是吃得好吃的营养的目标还是很难实现,而要提高整个社会的发展质量,这个目标又不能不尽力去实现。但这一目标又遭遇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约束——不足10%的耕地,大量的丘陵山区和干旱半干旱等不适合粮食作物生产的区域——使得我们国家耕地休耕制度都很难实现,地力一直在被透支使用,没有农民敢不用化肥或者少用化肥,更不敢轻易推广生态农业,因为生态农业必然在一段时间内导致粮食产量降低,那就对国家粮食安全形成实质性威胁了。
    我们国家的粮食危机可能不只是数量的增减问题,是更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以及农产品质量的问题。
  • 普天之下 知识不能被垄断
    陈粮可以制味精,做饲料,酒精。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前些年中东的颜色革命,不就是国际粮价上涨引起的?
    当年福岛核爆,不是引起俺国某些人疯狂买盐,不知道这些盐吃完没?
  • 已注销用户 最穷不过要饭,不死总会翻身
    粮荒是不会出现的,现在要警惕的是副食品的短缺,由于进口的冷冻食品多次出现新冠病毒的存在,国家势必引起重视,加大排查,想想短期没有充足的肉蛋类供应,还不是个问题,如果是长期的话,就会对民生产生冲击,所以今年到明年餐饮界的冲击还是挺大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