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招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有待完善的问题

500

年由于疫情的影响,考公务员的人数飙升,国家也相应地增加招录人数,以缓解就业压力。本人因工作关系,对此有所关注,并对招考工作中的一些不足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1.国考过于看重英语四六级。多年来,人们对英语的超国民待遇多有怨言,对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存在更是千夫所指,但放眼历年国考招录资格,英语四六级俨然成为必备的条件。个人认为这种导向作用令人不解。如果说海关需要掌握一定的英语尚可理解,但相当多的职位并无英语必要啊?

2.面试环节设计不够公开透明。有些省考(如江苏),当场面试,很快就知成绩,颇让人信服。但国考面试成绩的公布就不一而足,有些部门有些省份成绩反馈及时,但也有些行业的某些省份,需要第二天才能查到自己的成绩,对入闱体检姓名、成绩讳莫如深,曾有一个考生在考点等了四五天,才知道自己没能入闱体检,悻悻而回,在网上公布一下就那么难吗?

3.对应届生的过度倾斜。考虑到今年大学毕业的学生就业压力大,向应届生适当倾斜,这种做法是正确的,但有时做得过于极端。比如中部某省的事业单位考试,有些岗位20多分就能入闱面试(笔试满分100分),就是因为限制条件过多,过于倾向应届生所致。反而是湖北省省考没有那么多的条件限制,显示开放与从容。

4.择业期内的往届毕业生视同应届毕业生,条件设置也比较奇葩。如规定户籍必须还在原校,殊不知现在很多人考取大学后,不迁户口,怎么可能“户籍还在原校”。其实只要看有没有交社保。现在从业人员只要是交了社保的绝对是已就业的,未缴社保,可视为仍在择业期内。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