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秦韵96:长安古乐进军营华夏正声慰问子弟兵

长安古乐进军营奏响华夏正声

    每逢佳节倍思亲,在每年“八一”建军节来临时,全国人民都特别惦念子弟兵。2020年7月28日,陕西各界文艺团体给武警部队驻陕某部的慰问演出,让官兵们感受到了浓郁的国风秦韵。

500

    下午3点,陕西省小天鹅艺术团的舞蹈《春满三秦》,拉开了演出活动的帷幕。接下来,仿唐乐舞《丝路飞天》和唐传长安古乐联奏《郁金香》、《满园春》等十几台节目依次登场。演出节目丰富多彩,演员们情绪饱满,赢得了台下部队官兵的阵阵掌声。

500

    最后,台上台下全场起立,合唱《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把这场演出活动推向了高潮。

500

    本次慰问演出活动,指导单位为陕西省妇联、陕西省军区、中国文化管理协会社区文化工作委员会。由陕西省妇联和陕西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主办,

北京子恒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国拥军优属基金会文化专业委员会、陕西古代音乐文化研究院、西安市政协金秋长安古乐队、陕西省小天鹅艺术团、陕西科技报社和西安博物院等单位协办,陕西大秦农夫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陕西利科电子商务公司等单位支持举办。

500

    举旗帜,聚民心,兴文化,展形象。声行军营,致敬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两个小时的慰问演出活动,使部队官兵们精神振奋,回味无穷。官兵们称赞说,在陕西服役,第一次观看唐传长安古乐的表演。原来以为世界文化遗产古典音乐离现代生活很遥远,没有想到听起来如此亲切、快乐和温暖,这才真正体会到了教科书说的余音绕梁奇妙感觉。

​ 据活动主办方介绍,长安古乐(亦称西安鼓乐),是以成套乐器再现古代中国音乐“八音和鸣”的经典模式,也是世界上唯一完整保存的古典交响乐,被誉为“世界音乐活化石”、“华夏正声”、“汉唐丝路文化遗存”、“陕西千年活文物”和“汉唐遗音原生态”。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4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国联合申遗项目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被联合国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委员会批准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该项中国区22处遗址中陕西段7处组成之一的“唐荐福寺”,包含有唐寺唐塔唐传长安古乐“三唐文化”。其中的唐塔,俗称小雁塔。唐传长安古乐,则是唯一被组合列入该项世界文化自然遗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长安古乐代表性传承人,为陕西古代音乐文化研究院院长李铠博士。

    当天,陕西古代音乐文化研究院表演的唐传长安古乐联奏《郁金香》、《满园春》节目,就是由长安古乐代表性传承人李铠博士亲自司鼓领奏。

500

    陕西古代音乐文化研究院艺术团成员,不仅是长安古乐的传承者,也是多才多艺的文化传播者。当天上午,他们抵达部队军营后,在午饭休息时间,还专门为炊事班的战士进行了一场慰问表演。老艺术家曹喜坤,现场表演了笙协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打靶归来》、《学习雷锋好榜样》军歌联奏。青年歌手、竹笛演奏家赵晓红,演唱了一曲歌颂子弟兵的歌曲《为了谁》。

500

    观赏完这场慰问表演,炊事班的十几位战士激动地站起来,集体向演员们行军礼。他们高兴地说,陕西古代音乐文化研究院的艺术家们,没有忘记他们这些坚守特殊岗位的战士,实在是难能可贵,也让他们深受鼓舞。

    当天的慰问演出活动结束了,人民群众送来的亲情暖意,却依然在部队官兵的心田里久久荡漾。(《人物传记》杂志社特约记者 夏商 通讯员 杨梅)

更多精彩,请关注网闻博报微信公众号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