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要追中国的项目?美国加紧测试”长钉NLOS”空地导弹

前几天,解放军报关于我军陆航新型空地导弹试射,达到世界领先地位的消息出现后不久,大洋彼岸居然就有了反应。

今天美国《防务新闻》报道称美国陆军正在加紧执行采购“长钉NLOS”导弹的评估测试,并计划在近期展开新一轮试射,最快在2023年内开始采批量装备这种导弹。

以色列“长钉NLOS”导弹射程可达25公里,并且采用“人在回路中”的数据链控制模式,可以让导弹射手通过导弹的引导头观察战场,辨认、选择目标,然后命令导弹进行攻击。

500

以色列“长钉NLOS”导弹

500

美国陆军“阿帕奇”直升机试验发射“长钉NLOS”

500

UH-60直升机试射“长钉NLOS”

这种导弹的射程、可靠性和威力让它成为了美国陆军“阿帕奇”直升机提高作战能力的一个重要选项。

和美军近期采购的很多武器装备一样,“长钉NLOS”是以“过渡性解决方案”的名义采购的,因为它在性能上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只是在“大国竞争”背景下,美军为了弥补关键性作战能力的缺失,在具备替代其功能的理想武器出现前,暂时“填坑”的产品——当然就如同冷战时期很多以“过渡性”名义上马的武器装备结果装备美军几十年一样,你也不知道“长钉NLOS”装备后,到底会“续”多久。

据报道,去年美军首次在尤马试验场进行了AH-64E“阿帕奇”直升机发射“长钉NLOS”导弹的试验。

美国陆军采购处的官员表示,陆军在实际测试中发现“长钉NLOS”导弹的射程可以“超过30公里”,这让他们十分满意。

500

“长钉NLOS”导弹攻击目标时操作界面

因此美军考虑除了直升机外,还将把这种导弹装备到地面车辆上,并作为旅级地面支援火力,相关试验也将会在近期开始。甚至美军还考虑进行相关的“联合作战评估”,也就是尝试将其推销给空军和海军,使之成为美国三军通用的新型弹药。

从技术原理来讲,“长钉NLOS”和我军的“红箭-10”反坦克(AFT-10)导弹相似,从外形上看都是一个圆柱形弹体,中部有四根滑翔机一样的长长的弹翼,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平时弯曲折叠在发射箱内,发射后弹开。弹体后部装有数据链天线,或者光纤线轴。

红箭-10的射程只有10公里左右,主要就是因为使用光纤制导,要考虑光纤的重量问题。

500

红箭-10导弹

红箭-10包括发射箱重量105公斤,导弹重量重量43公斤,长1850毫米,直径165毫米,巡航速度150米/秒,攻击速度230米/秒。

相比之下,长钉NLOS导弹连同发射箱重量为71公斤,战斗部重量6公斤,直径170毫米,长1670毫米,飞行速度130-180米/秒。

从这两者的比较来看,红箭-10射程受限于光纤制导,短了一些,其他各种数据其实差不多,只是红箭-10“花活”更多一些,尤其是还有个弹道末段加速功能,更有利于突破敌方近程防空系统。

在美军的试验中,长钉NLOS被用来攻击“道尔”防空车,不用说的这是根据近年来中东和东欧战场经验,希望将直升机的打击距离延伸到敌人的防空火力射程之外。

但是长钉这样慢悠悠的导弹真的能突破敌方的防空火力,甚至直捣敌人防空核心吗?

恐怕有点难,现在中国和俄罗斯的新一代防空系统都将拦截“地狱火”、“硫磺石”、“长钉NLOS”这类导弹作为重点,所以都开始装备弹炮合一系统这类重视拦截近距离快速目标的系统。

500

蓝箭-21导弹展示了多种引导头

中国陆军新型的6管25毫米高射炮就是以拦截这类目标为主要任务设计出来的。

可以说它就相当于是海军军舰上的CIWS系统,能够有效的以密集弹幕击落来袭的空袭兵器。

即使是飞行速度1.3马赫的“地狱火”导弹都难以冲破密集的火网,更何况慢悠悠的“长钉NLOS”呢?

相比之下,中国最近进行试射的新型空地导弹,列车长推测应该就是之前在珠海航展、兵工集团的“装甲与反装甲日”活动上曾经“低调亮相”,只展示模型,没有任何说明的“蓝箭21”或者“蓝箭11”导弹,当然更可能是“蓝箭21”导弹。当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还有AG-500等型号的导弹也符合那篇文宣文章的描述,但是那篇文宣文章中提到的单位明显是兵工集团的研究所,而不是航天科技,从这一点上推断,这要么是一种全新的导弹,要么就是神秘的“蓝箭21”了。

下面我们的推论皆以这种导弹是说“蓝箭21”为基本推论。而‘蓝箭-11”可能是中国版的“硫磺石”,相当于可以从战斗机、攻击机、无人机上发射的多用途导弹,它的射程可能还是在十公里左右,制导方式主要是红外成像自动引导,可以同时攻击战场上的大量装甲目标。

500

“硫磺石”导弹

500

蓝箭-11导弹

“蓝箭-21”根据其模型外形判断,尺寸重量要大于现役AKD-10和AKD-9,但要远比重300多公斤的“小牛”小,更别说接近700公斤的Kh-29了。

基本上它可能重量在100公斤左右,也就是相当于AKD-10的两倍或略多一些。估计其战斗部可能会较大,足以摧毁各种战场目标。至于其制导方式,根据在珠海看到的有多个为它配套的引导头,可以推断它拥有多种引导方式可供选择,半主动激光、数据链人在回路中+红外成像制导、毫米波主动雷达……反正导弹大了,射程远了,针对不同性质的目标自然也就要有不同的引导方式。

当然目前最流行的还是无线数据链人在回路中的制导模式,因为这种制导模式下,射手可以看清目标,并控制导弹飞向他所期望的目标。而这个过程中他并不需要真的控制导弹,只是给导弹指示目标点而已,所以这种模式下导弹的射程远,不怕干扰,攻击更准确,还可以实时观察目标。也正是因为这种制导方式的优点突出,目前它也是国际上各种远程反坦克\多用途导弹的首选制导方式——至于当年听起来高大上的毫米波雷达主动制导的“长弓地狱火”AGM-114L,则因为一方面导弹很贵,另一方面毫米波雷达也无法分辨你正在攻击目标的性质,而且对于静止目标的搜索概率有限。这个是当年对付苏联装甲洪流的武器,现在战场上已经不大有它的用武之地了。

当然蓝箭-21和蓝箭11要取代AKD-10\9,YJ-9等型号的导弹,尤其是YJ-9这种对付小型舰艇的反舰导弹,所以一个雷达引导头还是必须要有的。

从它的尺寸和制导方式角度看,蓝箭-21具备25公里或者更远射程并不奇怪,它的外形基本类似于“蓝箭-7”或者说AKD-10的放大,可能意味着其飞行速度也处于相似水平——当然考虑到发动机推力更大,射程又要更远,那么最大飞行速度可能还要超过AKD-10。

而AKD-10的飞行速度据称是略低于美国“地狱火”的450米/秒,为400米/秒左右(平均飞行速度),那么蓝箭-21的飞行速度很可能是基本和“地狱火”相当,或者略高。

500

较高的飞行速度意味着对方拦截窗口更小,解放军为了拦截“地狱火”,选择了射速超过4000发/分的25毫米加特林机炮,而美军目前的“过渡野战防空”系统,用的是性能很差的M230机炮,即使使用智能弹药,它也只能拦截一些诸如巡飞弹之类的低速目标,对于超音速小目标基本上是没有拦截能力的……毒刺导弹显然无法拦截来袭的导弹的。

所以美军陆军野战防空系统对付“蓝箭-21”的话,基本也就只能靠改用指令指导的“地狱火”导弹来拼一下,不过由于它的机动性较低,拦截的实际效果基本也就可以忽略不计。

500

换言之,中国陆军野战防空系统,针对美军的“地狱火”和“长钉NLOS”都有相当高的拦截率,而美军陆军野战防空系统,对“蓝箭-21”基本无可奈何。

当然,美军凭借指令指导“地狱火”和装有近炸引信的“毒刺”,也能够对低速的来袭导弹、无人机进行拦截,或者将其拦截直升机目标的射程延伸到接近20公里水平。

500

但是这样的拦截能力对于射程超过20公里的解放军新型直升机空地导弹来说还是远远不够。

现代防空系统都是以拦截敌方的防区外发射武器为主要任务,因为打掉敌方的载机有点难——基本要靠空军、陆航的战斗机\直升机通过空战来消灭敌方武器载机,当然也可能用远程地空导弹。野战防空系统要击落敌方的直升机、战斗机目标基本都是要靠设伏。

这样看来,美军又多了一个要追上中国技术水平的方面……怎么说呢?加油咯!呵呵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