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要饭就不是要饭了??
断断续续地,这两天已经有不少省份出了高考成绩,你有没有问过家里今年参加高考的小辈,结果如何?
高考自然是大事儿,很多博主为了给粉丝加油,已经备好了各种抽奖礼物,其中就包括今天的主角,@胡宾果Bingo。
7月5日,高考前他发了微博说,“考上重本,来找哥哥要礼物”。
这句肯定是在激励考生,不过大多数人估计看了也没当真,毕竟“要礼物”这件事既考验当事人的脸皮程度,又考验博主随心所欲的程度,怎么着都不像一个正式的邀约承诺。
然而没想到,在湖北出成绩当天,真的有一位粉丝找到了胡宾果,张口问他要了。
一上来就是祈使句N连:
“说好的礼物呢?”
“给我礼物。”
“我要一台苹果11手机。”
博主一时间没上线,这位粉丝又是问号N连。
“不是说给我礼物吗?”
“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说话算话好不?”
……且不说博主是不是真的有意不回复,这位粉丝没等多久就先入为主地说他不对,直接定性“说话不算话”,请问别人是欠你的吗?
而且更奇怪的是,明明说好送“礼物”,收礼人却自顾自地定好“iphone11”,真的是对方没说话,自己已经排演了一出“你不诚信说送我苹果手机但是没送真是忘恩负义”的大戏了。
看到博主还没回应的意思,粉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先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再说自己何等何等喜欢他,吹了一通彩虹屁后表示自己很穷,“希望你可以收到我的恳求”。
现在小孩是真的不太懂。
想起以前,大家都被教育不可以问别人要东西,别人给的东西不应该随便拿,怎么到了现在,大家都这么狮子大开口呢?
不过博主倒没有扭捏,也没有置之不理。
看到对话后,胡宾果回复她要看准考证确认身份,看到证件后并没有反驳“礼物”变成“iphone11”,还提出额外再加5000块的奖励。
不过他不知道湖北的一本线什么时候出,因为最初说的是“考上重本来找我”,所以说可以再等等。
23号,湖北一本线出来后,高考完的粉丝立刻大半夜开始给他发微博私信,说湖北一本线521,她考了540,超了一本线19分,打败了85%的高考生,可以上211。
然后就是一连串无休止地催促与提示,一夜之间发了无数条私信,博主说“我醒来以后收到了她百多条私信”。
仔细看内容,不是说“理我一下宝贝”,就是“哥哥不许骗人哦”,恩威并施,理所当然中带着一丝阴阳怪气。
这种态度让很多网友不爽:在网上问陌生人要贵重物品,这不就是当街拦人讨饭的乞讨行为吗?
毕竟愿意给礼物是胡宾果善良,不给也没啥毛病,但是这种仿佛欠了她二五八万的语气,怎么这么奇怪?
有个词叫“捞女”,有点难听,但是挺贴切。
然而在胡宾果让助理去对接之后,两个人确定送礼物时间是【收到录取通知书后】,要手机的粉丝又说了一通“我相信自己,这是我考上一本后得到的”之类的话把礼物的事儿敲定落实,表示录取通知书下来一定给他看。
但是仅仅十几分钟后,粉丝就后悔了,继续私信疯狂轰炸他。
“你能不能最近就给我啊,我还要多等一个多月呢”
“不管怎样,我过了一本呢!”
“多等一个月,我真的受不了!!!”
把送礼物的画风搞的像要债,可真行。
明明再等一个月、学校通知书下来就能拿到手机的事情,为什么急成这样?明明报志愿时间已经很短了,还要分心催一个本来顺理成章的礼物呢?
很多网友分析,大概因为比一本线超过19分不算太高,录不录得了一本还两说,更何况如果想上个好一些的专业,很多人甚至会报好一些的二本学校——而这样一来,他就不符合“考上重本”的条件了,所以要在没出通知书之前,紧锣密鼓地把便宜先占好。
好在博主思路很清晰,这一次不管他如何疯狂轰炸,都坚持说要等到录取通知书来,否则这个礼物送的不明不白;但如果她不接受“出通知书再送”的条件,那博主会把礼物给别人。
而此时的粉丝瞬间换了一副面孔,双管齐下,又是委屈解释又是先一步卖惨:
“别骂我,我好怕你骂我,我都要哭出来了……”
可是博主沟通的过程中明明客气又理智,何来骂他一说?先一步站在受害者的制高点上,仿佛博主多说一句重话都是对她的侮辱,大家看了她的话都觉得这语气,茶味太浓了。
胡宾果和她好好解释说,我不可能骗人,因为已经发过微博让所有粉丝看过了。换言之,他已经立了军令状,反悔不可能;只要对方拿到通知书,他一定把礼物如数奉上。
但是如果她不接受这个条件,礼物只能作废。
对面人还在呶呶不休,说着重复的车轱辘话,白嫖的理直气壮。
好在胡宾果当机立断:不等了是吧?我也觉得时间太久,那就祝你前程似锦!
想!不!到!吧!
煮熟的鸭子飞了,什么自己辛辛苦苦要的iphone11,什么博主额外增加的5000块全都没了,看到这个结果,我这种吃瓜群众是真的有爽到。
是博主不想给吗?在我看来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如果他最初没有这个心思,大可以装作没看见留言,那一切就会在最初停止。他没必要一次一次回复,更没必要在微博里不断更新情况。
倒是对方,既敢无理地张口要,又好意思在别人答应的情况下催促。现在全部竹篮打水,估计此时心情大概不那么好受。
上一个被人称作“捞女”的,还是樊胜美。
市侩、精明、算计、厚脸皮,凭借着心机和手腕获得额外的钱财是她们处事之道,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可是,“捞女”是什么好词吗?
问陌生人要礼物,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一遍一遍恳求别人的样子,真的很卑微。
如果真的想在高考完换手机,她完全可以让家里人协助购买,如果真的像前面所说“家里人不给买、说太贵了”,那这一个半月里打工攒钱也未尝不可——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事情需要用“求”达到目的,被挂被议论被指摘,有必要吗?
孩子,你年纪小不在乎,若干年回看到这件事,大概会尴尬到脚趾抠地吧……
作者|震惊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