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真的想要刺杀秦始皇吗?


本文系中国国家历史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小编微信号zggjls01,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500

  全文共4322字 | 阅读需9分钟

  当荆轲遇到异想天开、才能低下的太子丹,刺秦的悲剧就已经被注定了。

  公元前227年秋日的一天,在燕国边境的易水河上,一场低调的送别仪式正在悄悄举行。燕国太子丹率门客送别使者荆轲前往秦国。荆轲此行背负着历史性的使命:刺杀秦王嬴政,结束秦国对燕国的吞并战争。据《战国策·燕策三》记载:“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此情此景,可谓慷慨悲壮。

500

   “荆轲刺秦王”壁画

  两千多年来,荆轲刺秦的故事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在晋代人的叙述里,“荆轲饮燕市,酒酣气益震”,他是个气贯长虹的侠士;唐代诗人韩愈有言,“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道出他身不由己的悲凉;到了近代,李叔同说荆轲“算此生不负是男儿,头颅好”,他又成了为国舍命的英雄。

  历朝历代的诗人勾画出了荆轲的不同侧面,然而很少有人尝试还原一个立体的荆轲。历史上真实的荆轲究竟是什么样的?他真的是慷慨赴义、舍命刺秦的英雄吗?这些问题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荆轲:

  是怀才不遇的英雄,还是学艺不精的剑客?

  01

  荆轲作为一介刺客,最受关注的自然是他的刺杀能力。陶渊明在《咏荆轲》一诗中说“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可谓对荆轲最精准的评价。后世的人们习惯将荆轲塑造为剑术出众、舍身报国的侠客,但实际上,荆轲并非燕国人士,在名家辈出的战国时代也远远算不上一流剑客。

  荆轲原为姜姓,庆氏,人称“庆卿”,古时“庆”与“荆”同音,因此又被称为“荆卿”。荆轲虽是为燕国刺杀秦王,但并非燕国人。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荆轲)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

  在卫国灭亡后,荆轲曾在赵国和魏国游学过一段时间,因此先后经历了卫、赵两国的灭亡,魏国虽国祚仍在,但也是苟延残喘,因此荆轲才流转至燕国。在此期间,史书上并未记载荆轲对秦国有什么亡国之恨,反倒是多次记载了荆轲“怀才不遇”的命运——除了上述“卫元君不用”的记述,《史记·刺客列传》中还记载了荆轲“虽游于酒人乎,然其为人沉深好书;其所游诸侯,尽与其贤豪长者相结”。由此可见,在这段时间里,荆轲对自己的定位并非“游于野”的侠客,而是要出入庙堂、建功立业之人。

500

  电影《荆轲刺秦王》中的荆轲

  对于荆轲“怀才不遇”的原因,史书中也给出了解释。据《刺客列传》记载,荆轲在游学时曾先后拜访两位有名的剑客,但都无功而返:“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盖曰:‘曩者吾与论剑有不称者,吾目之;试往,是宜去,不敢留。’荆轲游于邯郸,鲁句践与荆轲博,争道,鲁句践怒而叱之,荆轲嘿而逃去,遂不复会。”

  在这段记述中,作者司马迁其实已经暗示了荆轲游学多年而未能谋成事业的原因:不是荆轲怀才不遇,而是他实在学艺不精,先后见了两位权威人士都被直接否定。从这些记载来看,荆轲并非豪放不羁的侠客,也不曾真正用过剑、杀过人,而更像一个胸有大志但身无本领或本领有限的梦想家。

  在刺秦一事中,荆轲的“本领”也得到了印证:在出发前,荆轲向太子丹提议将逃亡到燕国的秦将樊於期的头颅献给秦王,以博取秦王的信任,太子丹在老师鞠武的劝说下犹豫不忍,荆轲便径自去见樊於期,得到了樊於期的头颅;在刺杀的过程中,荆轲也未能做出妥善的预案,以致在秦王嬴政躲过最初一击后便丧失主动,最终被秦王当场砍杀。从这些细节中我们可以发现,荆轲做事属于典型的心有余而力不足,空有一腔热血,却没有相应的能力。

  既不为报仇雪恨,又明知此去难回,在这样的情况下,荆轲为何还要舍命刺杀秦王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讲到另一位关键人物:刺秦行动的“总策划”——燕国太子丹。

  刺秦:

  是主动还是被动?

  02

  据《史记·刺客列传》记载:“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而秦王政生于赵,其少时与丹骥。及政立为秦王,而丹质于秦。秦王之遇燕太子丹不善,故丹怨而亡归。”由此可见,对于秦国和秦王,太子丹的怨恨也许比荆轲要大上十倍,因此在刺秦一事上,太子丹是比荆轲更重要的角色。

  此外,太子丹还是个礼贤下士、心系国家的太子。《战国策》中记载了太子丹面见门客时“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地拂席”,《史记》中记载太子丹见荆轲时“顿首固请”,在抗秦一事上尽心尽力,生恐命之不逮。

  

500

  秦灭六国示意图

  这样看来,太子丹似乎是个正面形象,然而可惜的是,在策划刺秦以前,太子丹就多次显示出在行事上的不成熟。秦将樊於期逃到燕国时,太子丹毫不犹豫地收留了他,从而得罪了秦国,这是政治上的幼稚;在救国一事上,太子丹的老师鞫武献策说:“愿太子疾遣樊将军入匈奴以灭口。请西约三晋,南连齐、楚,北购于单于,其后乃可图也。”太子丹却说:“太傅之计,旷日弥久,心惛然,恐不能须臾。”对于救国大事,却担心不能即刻成功,可见其性情急躁。相较于勾践三年卧薪尝胆、秦国百年建立大业,太子丹的政治智慧可以说是极其低下了。

  因此,这位太子若生在治世,或许能成为一位守成的仁君,然而生在乱世,这样缺乏谋略的人物,只会为国家带来灾难。

  与太子丹相比,荆轲虽然志大才疏,但对自己的基本能力大概还是有些了解的,因此在太子丹请自己出马时说:“此国之大事也,臣驽下,恐不足任使。”可见对刺秦一事,荆轲最初是抱着否定的态度。此外,在易水送别时,《战国策》和《史记》不约而同的记载了同一个细节,也可以佐证这一点: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治行。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改悔,乃复请曰:‘日已尽矣,荆卿岂有意哉?丹请得先遣秦舞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何太子之遣?往而不返者,竖子也!且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这里是说荆轲将要出发,却似乎还在等着什么人,太子丹以为荆轲踌躇不敢去,因此以话相激,荆轲才愤然出发。至于荆轲等的是什么人?据史书记载,荆轲在燕国相好的只有两人,一是狗屠高渐离,一是赏识荆轲的田光。彼时田光已经去世,而高渐离在现场送别,还为荆轲唱了一首“风萧萧兮易水寒”。既然如此,荆轲还能等待何人?排除了所有可能人选后,我们只能得出结论:荆轲等的这个人,其实根本就不存在。之所以要假托“等人”,很可能只是不愿上路,而正是在太子丹的催促下,才不得不踏上了刺秦的不归路。

  

500

  太子丹劝说荆轲

  至于荆轲最终答应替燕国刺杀秦王,自然与荆轲的性格不无关系。对于“怀才不遇”的荆轲来说,在接连被卫、赵、魏等国拒绝,被专业剑客盖聂辱骂之后,在燕国一举成为太子的座上宾,想必是受宠若惊的。在国家意识淡薄而情义意识强烈的战国时代,荆轲的这一遭遇已经注定了他会为太子丹赴汤蹈火,即便他并不认同太子的理念。因此,接受太子之托,对荆轲来说是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不是在个人生死和国家存亡之际审慎、理性的选择。

  可惜的是,荆轲与太子丹两人都有着致命的幼稚和缺陷。当有胆无识的荆轲遇到做事急躁的太子,刺秦也就注定会成为一场悲剧——在“图穷匕首见”之后,荆轲被秦王嬴政当场砍杀,太子丹也被燕王杀掉献给秦王。燕王意图以此换来和平,却仍避免不了在五年后(公元前222年)被灭国的命运。

  杀了嬴政

  燕国就能得救吗?

  03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荆轲成功刺杀了秦王,燕国和列国就能得救吗?在“荆轲刺秦”的历史叙述中,这是一个让历代人们津津乐道的问题。在陈凯歌的电影《荆轲刺秦王》中,秦王嬴政对太子丹说:“杀了我,这件事也会有人做的,不是我,也许就是你。”这句台词虽是虚构的,但堪称完美地解答的这个问题:在彼时秦国的军功体制下,即便杀了秦王,秦国统一六国的脚步也绝不会停下。

  

500

  电影《荆轲刺秦王》中的嬴政

  汉代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秦王嬴政是“奋六世之余烈”而统一天下。自商鞅变法以来,“有军功者封赏,无军功者不得封赏”逐渐作为秦国的科条律令而固定下来,以往的贵族政治因此被打破。军功成为封赏、进爵乃至谋生的最重要的途径。例如,李斯、王翦、蒙恬等人都是以军功出身的庶民,这些基层出身的将相进一步推动了在基层以军功选拔人才的策略,从而形成正循环。这一循环从惠文王开始一代代固定下来,期间秦国虽经历过秦武王举鼎而亡、孝文王继位三日而薨的意外事件,但都未能停止秦国的统一战争。

  此外,即便嬴政真的被刺杀,长子扶苏也已早成年。也许此后秦国会陷入一段时间的权力斗争,也许生性仁厚的扶苏会改革一些过于残暴的法律和政策,但从大局上来说,统一六国是秦国几代君主百余年的国策,无论由谁接掌秦国,这一国策都不太可能改变。由于与燕国有了杀父之仇,新继位的秦王只会加倍攻打燕国,而绝无理由停止对燕国的吞并。太子丹连这样浅显的道理都想不明白,只能再次说明他的无知和幼稚。

  荆轲似乎懂得这一点,因为《刺客列传》中还记载了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小细节:在自知已经失败后,荆轲对嬴政说:“事所以不成者,以欲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刺秦王功亏一篑,事情没办成,不是我不想杀你,只是想绑架你,让你签个契约而已。

  荆轲“生劫”的说法,其实并非孤例,《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载的第一个刺客便是生劫齐桓公,逼迫齐国归还了侵占鲁国的土地。对燕国来说,最好的做法自然也是生劫嬴政并逼他签订合约,停止对燕国的侵略。这种做法也许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至少可以给燕国以喘息之机,荆轲还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

  

500

  河北易县的荆轲纪念塔

  当然,历史是无法假设的。比太子丹明白更多的道理的荆轲,明知不可为而为之,除了他无法搁置自己建功立业的梦想外,更无法面对太子对自己的“知遇之恩”。

  当荆轲遇到异想天开、才能低下的太子丹,刺秦的悲剧就已经被注定了。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