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昕,啥也不是?
老话说,一个成功的女人,背后站着一群人。
《乘风破浪的姐姐》进入到白热化的阶段,吴昕在第四次公演中被淘汰了,粉丝一听这还了得?马上纷纷站出来,为她保驾护航。
这群人颇有拼命三郎的架势,不仅招募了100位“敢死队员”,还以人手500个微博号的高密度最快速度为她打call,最终,被“抬”进复活成功的门槛吴昕说她已经“肃然起敬”。
粉丝吹爱豆的彩虹屁太多了,明星艺人这样感谢粉丝的真不多,吴昕是我印象里的第一个,真有意思。
但是和粉丝热烈的反应不同的是,自从吴昕进入节目,普通观众关于她的争议从没有停过,和她之前的每一期综艺一样。
第一期分配表演顺序时候,她表现出的控场能力明显不如沈梦辰,说着“不争不抢”,最终成为了别人都不想去的最后一位表演者;
在艾瑞巴蒂组的时候,在组里有各种性格鲜明的姐姐、在队长丁当说话没用、训练被队内情绪拖累的情况下,她没有发挥主持人的协调作用,在队伍里一直神隐;
加入蓝盈莹组之后,因为蓝盈莹提出要玩乐队,提出了让她十天完成贝斯的任务,她觉得自己拖累了团队,没忍住哭了;
没有体现主持人的优势,性格也亮点欠佳。吴昕这朵被动、佛系、不争不抢的小白花,在一群奇珍异卉的姐姐里显得有些黯淡。
而在节目里很多次的采访里,她对自己似乎并没有那么满意,能感受到自己很危险;
看着别人都在进步,她会说自己“无能为力”;
不仅她自己信心欠佳,各路网友对她的评价也不见好。几期节目看下来,有嘴毒者说她在节目里的表现是芒果“强推之耻”,还开始质疑她的十几年主持生涯。
“强推”,说她配不上这个位置;“耻”,则是表示她并没有想要付出努力的意愿。
不怪网友直言,毕竟很长一段时间,大众对吴昕都有一个共同的疑惑点:她为什么能留在快乐大本营的舞台上?
按照吴昕的话说,她的命很好。
曾经她是“乖乖女”类型的小孩,进入娱乐圈也是因为一次意外。
上学的时候,本地的电视台需要一位兼职主持人,吴昕的老师推荐吴昕去试试,然而当时正值寒暑假,她急着回家,就放弃了这个面试机会;
但栏目组负责招聘的人很喜欢吴昕,特意给她破格留出了一个面试的时间,她这才被录取。
后来因为在《闪亮星主播》的主持人大赛里,她拿了亚军,也顺便拿到了《快乐大本营》的入场券。
而进入快乐大本营后的吴昕,乖乖女的学霸之路就被打破了。
舞台上,“快乐家族”的团队分工明确,何炅负责控场cue流程,谢娜炒热气氛,维嘉可以接梗,杜海涛是搞笑担当。
据说《快乐大本营》最开始想要一个娇娇嗲嗲的花瓶女主持,但是显然,吴昕的气质显然和这两个字不太搭边,所以吴昕的定位一直很尴尬——定位尴尬就意味着没什么存在感,而站在台上久了的吴昕,似乎除了平衡男女主持人比例之外,没什么不可取代的作用。
久而久之,吴昕自己也说,她已经习惯没有人看到她了。
但是背靠这样一个娱乐产业龙头的主持团体,即使“没有人看到”,她收获的资源和曝光度也是一般艺人不能想的。
她想去时装周,减肥改造型,有了不同变化,就会被看到被邀请;
她想拍杂志,没有杂志邀请,就自己在家拍,拍了就上热搜,上了热搜就被邀请,杂志也拍到了;
但是她前脚说自己“老想演戏了,但是没人找”;
后脚又描述了自己的试戏状态:
一问三不知,不喜欢角色也没打磨过,就是因为想演戏,这又是个机会,所以就来了。
姐姐,戏都演成这样了还不好好琢磨,为啥片方不找你演戏心里没数吗?
从第一次面试开始,别人都是辛辛苦苦找机会,她反而是机会来找她。
搭上快本这趟车后,她就拥了巨大的曝光度,随之而来的是汹涌的机会,街拍、杂志、综艺,什么都不缺。
她自己也清醒的知道,这一切光环都来源于快本的平台,和快乐家族的保护。
而令她遭受非议的,则是她的个人资历,并不够优秀,和很好的平台和运气不相匹配。
说真的,如果这种资源给别人,早就一飞冲天了,但是她不仅没有在巨大的曝光度中展现自己的优势,反而一次次暴露弱点。
上了《我家那闺女》,第一集就张口对着镜头哭,说自己工作多么多么不容易,自己承受的压力多么多么重,搞的旁边沈凌一脸尴尬:人家主持功力也不差,和你差的也许只是资源背景,你咋还委屈上了?
闲暇时候开个闲鱼账号,多好的丰富人设的机会啊,既可以和粉丝交流也可以做公益,实在不行你至少可以博个勤俭节约的美名不是?
结果吴昕在上面卖了钟汉良送的熊,又引起一阵风波;
上了综艺,又是贬低女博士的房间,又是指摘别人生活品味,自己又完全看不懂别人高深的论文;
恋爱节目上张口就哭着说自己很怕男偶像,因为害怕被粉丝骂……先把自己代入受害者地位,估计男偶像的粉丝估计也很委屈吧。
动辄就哭泣畏缩,出了错也没什么好的找补方法,吴昕身上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你无论站在什么场景下看她,她都是不自信的。
连易立竞都说,当年参加比赛的时候她神采飞扬、身材挺拔,后来这种气质慢慢不见了。
显然,快本是面双刃剑,既给了她别人可望不可求的资源,又让德不配位的她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两者之间的矛盾,本来可以通过个人努力和精进业务解决,但吴昕本身性格松散被动,很多时候就会由于不愿跳出舒适圈而陷入死循环:
不自信——被争议——更不自信——继续受争议……
但是。
只要她偶尔走出舒适区、敢于展露一点自己的锋芒,整个人就会变得截然不同。
她上《明星大侦探》第一期就拿到了凶手牌,要和何撒两位老狐狸推理辩驳。
那时候吴昕非常冷静,摒弃一切不利于自己的因素,猛揪着“匕首”这个点,质询的有理有据;
甚至敢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反咬一口,步步紧逼,问得何炅无话可说;
当凶手、没有外援、一切都得靠自己。
这时候被迫成长的吴昕突然像换了一个人,全程高能,透过眼镜看得见她眼底锐利又冷静的光,和之前只会哭哭啼啼的小女孩截然不同。所以即使口味挑剔如名侦粉,也get到了吴老师的优秀。
在《脱口秀大会》里,她作为嘉宾一眼就能看出来选手的不自信,头头是道地和他讲:不能不自信,一不自信你就会讨好别人,一讨好别人,整个气场就不对,气场不对什么就都不对;
她也能理解喜剧创作者的不容易,可以随口说出“踩着表演者的痛苦来逗大家乐”这种话;
这时候的吴昕,专业,冷静,理智。
但是这种时刻并不多,吴昕说,因为老做搞笑的表演,展现智慧会让人觉得生硬,所以就放弃了。
生硬吗?
我倒觉得她那所谓“拼命展现智慧”的时候,才是最闪闪发亮的时候,反而是“算了”的消极时刻,才是在真正消磨自己的光芒。
《浪姐》二公的时候,吴昕和黄龄、蓝盈莹组队最初非常不自信,不知道可以挖掘什么优点,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展示什么——劈叉的killing part居然还是在老师的询问下,“碰”出来的火花。
然而展示出的效果……就非常惊艳啊。
这种深藏不露的功底,让两个舞蹈专业的也惊了。金晨孟佳,你俩的表情稍微收敛一点啊喂!
而这段自己写的rap词,更能表现她的状态和矛盾。
“十四年来一直跌跌撞撞/ 小透明也在默默闪闪发亮 /挣脱束缚不管结局怎样 /再次突破看我乘风破浪”
其实,如果她不说自己37岁很多人根本想不到,因为她远比自己的年龄表现的稚嫩。
稚嫩对于职场人来说不是什么好的评价,它意味着不成熟,意味着没有在十几年的工作中积累与之匹配的练达。
毕竟在这个人人讨厌废物的时代,“小白花”已经不再是受保护、受关爱的角色,比起顾怜废物,我们更愿意为强者喝彩,看到她的智慧和能力,看到她的高光时刻。
尤其对于一个主持人来说。
吴昕有很多优点,毕竟冷静的分析和抗压、有条理地分析和启发、灵性的艺能和音准都是吴昕基因中的东西,但是开启它们的钥匙却一直被藏了起来,或许被自己藏在了面对镜头的流泪里,或许被藏在了自己的不自信中。
所以,吴昕如果想要冲破“路人缘”的危局,需要褪掉一层怯懦的皮,展示出更加真实锋利的自己。
我相信她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