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
黄河滩区搞迁建。我们这里搬出去的较少,大多数还是属于“旧村台提升改造”。我看到这些“提升改造的村居”村里挺新的路又都挖开。本来规划整齐新建设的村居又搞的出入不便。问了一下,据说是“弱电下地”、“污水管道下地”。这样做肯定有道理,既安全又卫生,但是看见新修的路再挖开又觉得心疼。
毛主席说:“节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如果是老百姓(包括村集体或者基层政府)自己过日子肯定不会这样折腾。无非是因为争取了国家或省里的资金,“不用白不用”才有这种情况。我不反对滩区村居“弱电下地”和污水管道化等,但为什么不能从实际出发来规划呢?比如说利用路两侧的绿化带来布设有关电缆、污水管道(我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员,只是个人想法),这样不仅成本低而且有利于村民出行。如果这样不好施工的话,有没有别的方法?
只有做到对人民负责、始终胸怀大局,而不是本位主义、小团体思想,才能真正贯彻节约原则。有时候和一些干部交流,他们对这些“老黄历”很不以为然,说什么“大拆大建,才能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可是这种建立在浪费基础上的“增长”是低效甚至负效率的。我和他们讨论难以取的统一意见,觉得他们是受所谓“市场经济”的毒害太深了。希望今后能够避免。
国家项目资金从形式上看,管理很严格——国家审计,省市审计,县区审计。(顺序有点问题,似乎应该自下而上,如果自上而下,上级审计了,下面还有再重复的必要么?可现实生活中的确有这种情况。)但就我所知而言效率似乎不那么高。比方说,中央拨下一个亿或十个亿,如何保证全部或绝大部分用在项目上?
说到底,还是要整治吏治!法制当然重要,但终究还是人制定、修改、落实。所以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走群众路线是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