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有个鸡血女同学是种什么体验?
前段时间我和助理在工作群里聊天。
本来这个群是用来沟通工作的,但是自从前段时间客服助理小秋加入木马家族后,我们这个群就变成了三个女人的群聊。
我看到热搜话题上关于蓝盈盈的讨论,大家对这种不会累不会颓的永动机型鸡血本血女同学抱着一种又爱又恨的感觉。
我看了这个话题,忍不住思绪万千,我自己也遇到过这种女同学。随口在群里问了小雨和小秋,她们有没有遇到过这种鸡血同学?
没想到,我这随便一问,两个小菇凉都很激动,纷纷举手表示:我有!我有!
我看她们在群里分享的小故事很有意思也很有代表性,于是鼓励她们把自己的故事写成800字小作文,和瓜友们一起分享。
没想到,小半天过后,两个人咣当一声,各自写了2000多字,还刹不住车,助理小雨还在嚷嚷:姐,这个话题我能写一万字!
我:。。。。。。
本来我是打算分享自己的鸡血女同学故事的,现在看到两个小姑凉有这么多话想说,决定今天暂时把版面让给她们。:)(真的不是我偷懒啦,而是我再写的话,这篇文章就太长了)
以下两段文字是由助理小雨和小秋分享的小故事。
对了,她们还主动分享了自己的生活照。为啥我的助理都又美又能干咧?:P
Yuri (小雨)
还有一年毕业的研究僧
木马君的全能型文科小助理
曾经是鸡血本血
在木马君发出分享邀请的三秒之后,我在助理群里激情咆哮:“放心吧姐姐!这个我能写一万字!!!”
二十一世纪,最不缺的两样东西,大概就是鸡汤和鸡血吧
。我的脑海里倏然出现了一百张面孔…
“我觉得,这种鸡血是一种表演式自律,让周围的人比较焦虑。”木马君在群里补充道。
一百个面孔瞬间失活,只留下一张脸蹦来蹦去——我自己的大脸。
为了维护我(不存在的)公众形象,我严正声明:我并不是一个天生的狂热鸡血崽。
在二十岁以前,我一直是一位合格的皇家鸽学院荣誉会员+全国拖延症大赛江苏赛区亚军+灵隐寺佛学研究所所长。
但是嘛,大家都知道,鸡血这种东西,传染性极强。别人的优秀自律,传到你这边,也许就能变异成鸡血。
虽然我早已经不再鸡血,然而鸡血时光带来的影响仍然存在,我也因此差点失去了我从小皮实到大的健康身心。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很多班级和宿舍都是有一定整体气质的。
一般来说,如果群体里有几位特别优秀或者爱玩的同学,往往能够辐射带动周边一大波人。
初高中时期,我都一不小心被分在了最活跃皮的班上。即使同桌就是比自己高出海底两万里的全班第一,家门一关,爸妈一捧,我一样觉得自己是全世界最棒的崽。
然而,大学寄宿生活就不一样了。谁在图书馆待到几点回宿舍,睡前是摊着刷剧还是激情天鹅臂,所有人都能看见。
更悲伤的是,我们学校是需要疯狂考试的政法大学,我们专业是老师们口中历届“最用功的专业”(阿,彼时年轻的我以为这是一句夸奖)。
于是,在我努力保持我的咸鱼本性三个月后,我最好的朋友语重心长地拍了拍我的狗头:“你不能再这样岁月静好下去了。”
于是,在她的激励和全班同学的影响下,我开始了我的图书馆自习室每日游,一直挣扎着游到本科毕业。
除了学习方面的“自律”,从小到大就有些许圆润(
)的我,也意识到了自己在体重管理方面的松懈。
每一天,我都叩击自己的灵魂深处:作为全寝室最圆的崽,你90斤的室友,每晚操场跑步,85斤的室友,晚饭是一个茶叶蛋和一个苹果…你呢!你看看你!
大家应该还记得,2015年那会儿,正是KEEP这个运动软件刚兴起,知乎上“怎样一个暑假瘦二十斤”“坚持健身给你带来了什么”这类问题大火的时候。
我把KEEP的slogen“自律使我自由”奉为圭臬,每天记录自己的一千卡路里饮食,在图书馆学习到8点半后,去操场艰难地跑上8圈儿。
作为一个从小极端畏惧800米考试,爱吃爱睡的小懒虫,精神上给自己每天一剂强心针很有必要。
我热血沸腾地购入自我管理的经典书籍,制作思维导图,每天坚持晨间日记和睡前听力。
久而久之,我以为自己习惯了高蛋白的“健康饮食”,习惯了每天列schedule并一项项严格执行。我在健身房练出了马甲线,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的理想大学的研究生。
是不是十分励志
?
然而我并不开心啊…!
我活在被自己安排得密不透风的日程表和思维导图里,活在卡路里的复杂计算里,活在一张张纸质资格证书里。
他们本是工具,在我这里,却日渐变成了规则和枷锁。
接受诱惑是有罪的。慵懒的早晨,人间的风味,无意义的闲逛,这些旧日的最爱都变成禁区。
即使是大雨天,我也会去健身房,“不运动的夜晚都是浪费”。
相比被淋湿,我更害怕焦虑和自责。
我不喜欢自己了。
我不再写诗,却时常体会到诗里面曾经被当做无病呻吟的迷茫情绪。不再大大咧咧、呼朋唤友,因为“他人”是不可控的因素,我需要在我的“正道”上不偏不倚。
我变得敏感,时常失眠,变得不能再忍受他人的“颓唐懈怠”。
我给爹妈制定了健康食谱并远程鞭策他们严格执行,抓着我男朋友撰写各种长期短期计划。(辛苦大家了
)
虽然没办法把刀架在好朋友脖子上逼着他们一起high,但是我总是在他们约我的时候言辞拒绝:
“假期不回家了,同学基本都不回去。”
“晚上不出来了,我要去骑山地车。”
2017年,我觉得自己好像生病了,经常感觉窒息,颈椎也时常疼痛。
可以说,我不再鸡血的原因,除了后来不断地寻求帮助以及自我调节,更多的,是身体上发出的警报。
2020年的我,除了偶尔一惊一乍地吓木马君一跳,和鸡血没半毛钱的关系。
上个月,我辞去了在互联网大厂的实习,因为996的日子又让我的生理和心理都回到了四年前那段变态严苛而鸡血的时光。
而现在的我,只想做一个张弛有度,偶尔咸鱼,尽量做有意义的事的happy女生阿。
我完全不否认努力或自律的意义。以上的做法全都没毛病,但是,我做得过度且超速了。
我的确遇到过许多始终优秀并且始终努力着的同学朋友,但他们往往是长期潜移默化形成的生活习惯和行事风格,而不是一时受到激励而产生的突发质变。
而打鸡血,往往意味着你要牺牲暂时的乐趣或健康,短时间内去达成某种极端渴望的目标,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本身也会携带者一些伤害。
我这种小咸鱼,大概不适合打鸡血吧。
再说慢慢来,也没什么不好。
小秋
即将读研的大四毕业狗
木马君的温柔冷静理科小助理
曾经被自己的鸡血同学催着向前
木马君问我身边有没有鸡血同学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我的好朋友小a。
狗胆包天,我还是想吐槽一次她的鸡血。(冒着被她看到揍死的风险)
我曾一度对其他朋友倾诉我和小a相处太累了,我不想和她玩了。哈哈哈,当然现在我们还是好朋友[手动狗头]。
刚认识小a的时候,觉得这样自律的女孩,对生活充满热情,内心滚烫,在你懈怠的时候,感染你,影响你,督促你“再坚持坚持”,我何德何能拥有这样的好友?
但是后来也正是她的自律让我痛苦甚至陷入自我怀疑。
因为她总是精力充沛,营造快节奏和紧迫感,会试图感染push身边的闲人(比如我),简单来说就是打鸡血。
折腾自己,也折腾身边的小伙伴,总是希望小伙伴同她一样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
我本身是一个非常懒散的人,人生信条是无为而治,并且能吃能睡(划重点),我大学毕业计划是比较轻松划水的留学。
后来小a强烈安利我考研,跟我强调人要上进(洗脑考研的意义)——
考上不一定有纸醉金迷的生活等着我,但是,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翻越我自己的高度了。
于是我们一起相约考研。
现在有人问起我考研感受,我都表面云淡风轻的说还好。
但那些后来可以和别人诉说的辛苦,其实是经过时间稀释后的万分之一都不及的。
我一直都觉得用呼啸而来和劈头盖脸来形容那段记忆最贴切。(活在小a统治的阴影下,呵呵)
鸡血型人格的人不仅对自己要求很高,对别人要求也很高,而且自动认为别人也应该同自己一样持有高的标准,并为了达成标准而勤勉付出。
小a考法硕,每天五点半起来背单词,八点准时图书馆背专业课。
然后会发微信消息问我醒了没。
虽然她不明说,但女生之间,一句话绕了八十八个弯,我也可以一眼读出她在问我为什么还不滚去图书馆。
和她这种掐表争分夺秒的学霸不同 ,我这种咸鱼光是起床就费尽了毕生的力气。
可以想像早上八点多,我终于被八个闹钟闹醒,费劲地从床上爬起来,揉揉眼睛打开手机发现她都已经学了半天了,一大早我就开始心慌慌。
九点急急忙忙收拾好东西一路小跑到图书馆,拿着马克杯去开水间去泡一杯浓缩咖啡准备开始一天的学习的时,总会遇到背书结束的小a。
然后她委婉的嗔笑一句:你这么迟才来啊。
可以想像我当时一上午的心理阴影面积,简直觉得自己多睡那两个小时罪大恶极。
哼哧哼哧学到中午,上午的心情刚缓过来了,一起去吃饭。
小a基本上吃得最多的就是不加米饭的快餐和全素的清汤麻辣烫,别问为什么,问就是有碳水phobia(碳水恐惧症)。
我手上的麻辣香锅石锅拌饭大盘鸡顿时都不香了........
一个比你还瘦几斤的女孩子就吃这点儿,我再看看因为考研日益发福的身材,心理阴影面积又增加一倍。
晚上九点多我真的学不下去了,我就悄悄的溜走回宿舍了。
夏日晚上,洗个澡吹着空调,和舍友聚在一起看综艺,嘻嘻哈哈吃一碗牛肉面。
热腾腾的面,浇上芝麻酱卤水撒上香葱香菜,吃完再喝一杯黑啤就是天下无敌的架势。
今天发生了什么事书有没有看完都不重要了,手捧着的面和可乐才是我的江湖。
对于我这种肥宅来说此时人生都感觉达到了巅峰。
但是十一点收到小a的微信,婉转问我这么早回去是身体不舒服吗,顺便提起她刚从图书馆出来,准备去操场跑几圈锻炼下。
此刻,本咸鱼一天的心理阴影面积达到顶峰。
我开始在床上懊悔,我怎么这么没出息,这样我能考得上吗?我就缺这几个小时的休息和这两口吃的吗?
长期在小a略带一丝丝鄙视的push下,我就算是条资深咸鱼,我也是想过挣扎一下的,只是掀起的波澜还未打到岸上,便退潮了。
每次我试图跟上小a的作息后,我就会异常痛苦,人生一丝乐趣都没有了,只好放弃。
我的整个考研时期都是在懊悔不努力和努力后过于痛苦而放弃这两个阶段循环,每天活的好像有滚烫的油泼在心上,焦虑不安。(背地里因此哭过好多次)
不过好在这一路的眼泪鼻涕都是铺垫,最后通往的是花园而不是沙漠。
我也并没有因为每天多睡几个小时少背点书就没考上。
小a考的是法硕要背书,可我专业课一大半都是计算,我赶那热闹干啥?
现在才开始明白小a的自律其实也没有错,错在我太容易受到别人鸡血的影响。
每个人有自己的生活态度与节奏。有本书叫《没有办法一直努力的人生》,对于我来说就是“没有办法一直努力的人生”吧。
而对于我的朋友小a来说,她就是那种一直都很努力的人,对不努力的状态有一种恐惧,她选择的就是“没有办法不努力的人生”。
到底要用什么态度面对漫漫人生才足够坦诚呢?
其实我这个年纪也并不清楚。
我觉要只要真诚的面对自己,尽自己的努力,自然亭亭无忧亦无惧。
看了两位小姑凉的分享,我有些感慨。
她们的故事很真实,让我想起自己的大学时光,原来每个人身边都曾经有过一个鸡血同学。
其实努力和自律本身没有错,但是让大家感到不舒服的是,因为别人过于张扬的鸡血而引发自己的焦虑,打乱了自己的节奏,明明心态已经崩了,却咬牙勉强自己去跟风上进。
被勉强拖着走的人,感觉不到努力的快乐。
这大概是最近蓝小姐不讨人喜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