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推1吨的“枭龙之心”,也可以是“穷人版隐身战机”的选择

据aviaport.ru网站7月8日援引俄联邦科技与工业集团(ROSTEC)的报道,由克里莫夫研发的RD-33系列涡扇发动机最新改进型RD-93MA,已经从圣彼得堡运到莫斯科的俄中央航空发动机研究院(TsIAM),即将展开高空台测试。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根据俄方公布的计划,RD-93MA将在今年年底完成测试。

500

▲尽管也有一些新技术的影响,但就像这古朴的油纸包(估计运来的时候外面也是祖传板条箱)那样,作为一台改进型发动机,RD-93MA的定型试验流程总体仍然遵循苏/俄传统

相比“枭龙”使用的RD-93,RD-93MA最为亮眼的指标,自然是把最大加力推力从81.4千牛提升到了91.2千牛(约合9.3吨)。当然,这并不是RD-33家族第一次达到这个指标,早在2001年的米格-29OVT上,其带有轴对称矢量喷口的RD-133发动机,对外宣传的最大加力推力就与之完全一致。

500

▲但由于上世纪90年代期间,克里莫夫实在没有资金投入RD-33的改进工作,米格-29OVT的“心脏”RD-133耀眼的指标背后,难免要在寿命等方面有所牺牲

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行程,此前RD-33并没有像AL-31F系列那样产生脱胎换骨的大改型,不过好歹还有依靠印度海军的米格-29K/KUB项目发展下来的RD-33MK。对比1999年投产的RD-33 3批次(RD-93与之指标基本相同),通过结构优化设计,采用先进复材冷却叶片等技术后,RD-33MK在最大加力推力增加到86.3千牛的同时,总寿命从2000小时增加到4000小时。

500

▲除了让俄印两国的舰载机事业得以延续之外,RD-33MK的成功,也使得克里莫夫公司有余力投入RD-33系列的进一步改进

具体到RD-93MA上,要想在保持RD-33MK寿命指标的同时,实现和当年的RD-133相当的推力指标,除了提升涡轮前温度之外,同样需要对风扇和热端部件的综合改进(报道原文称风扇“更大”,尚不知是简单增加了直径还是应用了宽弦叶片等气动改进)。另外作为用于单发战机的RD-93系列改型,RD-93MA不仅延续了下置附件机匣等特征,还在发动机控制系统上进一步完善,以提升安全性能。

500

▲对于“小本经营”、麾下主力战斗机全都是单发布局的巴基斯坦空军来说,对安全性的高要求确实不能等闲视之

根据开头说的时间表,“枭龙”最早可以在2021年开始对RD-93MA的测试,更早些时候也有说法称,RD-93MA将直接从俄罗斯交付巴基斯坦,并在后者的“枭龙”生产线上完成装机;不过根据defenceworld网站的“消息源”,RD-93MA的生产合同仍是在中俄之间签署,合同总数超过100台,这就引发了不少人对这批发动机到底是不是只会用在“枭龙”第三批次身上的猜测。

500

▲早在2010年就在“枭龙”上完成首飞的涡扇-13,虽然长期无法批量装机,反倒是成了新一代国产发动机的技术验证平台,也是物尽其用

甭管到底咋回事儿,对于在俄下一代发动机产品里只剩下给下一代高速直升机(PSV)配套的VK-3000涡轴发动机的克里莫夫公司来说,只要RD-93MA能稳定批产,加上随着“河马”直升机新改型交付用户的VK-2500,这俩拳头产品就足够解决眼前的饭辙了。

500

▲在米-24基础上改装而来的米-24LL PSV高速直升机技术验证机,该机在机体气动外形和桨叶上都有明显改进,早期使用两台VK-2500M作为过渡动力

500

▲卡莫夫设计局的高速直升机方案,同样计划使用VK-3000,设计最大平飞速度500km/h

毕竟在俄军内部,RD-93MA这个型号几乎没有装备市场:少量采购的米格-35只需沿用RD-33MK即可;去年首飞的“猎人-B”无人攻击机由于体型庞大,也选用了AL-31F/41F这一系列的大推力发动机,而非RD-93系列。至于“枭龙”之外的外贸市场,一来米格-35外销并不顺利,缺乏用RD-93MA的技术改进RD-33MK的动力;二来要买二手米格-29的、以及现有的“支点”客户们,普遍觉得米格-29的飞行性能完全够用,所以对换发也不感兴趣。

500

▲苏-57和“猎人-B”的体型对比,随着俄军对“无人僚机”的要求“面多加水、水多加面”,单中推方案就越来越难以满足需求了

说到外贸市场,作为俄罗斯空天军计划中2030年时的搭档,庞大的苏-57和也不怎么小的“猎人-B”的外销前景目前看来都不甚明朗,以俄军自身的财力和需求,又没必要研发低端隐身机。对于向来重视军机外贸的俄罗斯来说,当这个市场也朝着隐身机时代进化时,其在市场中的未来前景就有些晦暗难测了。

500

▲虽然在原型机上改的外贸版苏-57E已经拿出来展示了,埃尔多安们也来看过了,但看和买毕竟还是两码事

昨天我们曾提到KF-X这款“3.9代机”可能的外销前景,其中说过很多小国引进战机成本的“天花板”问题。对于很多国家来说,即使是KF-X也未必就能说买就买,而且虽然韩国出口武器的政治附加条件较少,但那上面的美制发动机等成品那也有最终用户协议,比如卖给伊朗那就肯定不行。

500

▲虽然伊朗喜欢拿这玩意儿出来现,但伊朗空军的未来显然不可能指望它

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与俄军事关系较为密切的一些国家,近期就提出了希望能够与俄罗斯“集资”研制一款成本较低、以隐身突防为主要目标,兼顾一定空战能力的轻型隐身战斗/攻击机,以获得一种较为有效的穿透打击手段的想法。由于这类飞机必然将用于打击对手的少量高价值目标,因此对载弹量的要求并不高,这些国家认为其采用单中推布局即可,这样还能使得飞机的隐身性尽可能好一些。

500

▲相比国内爱好者精心制作的“隐身枭龙”模型,上文提到的方案对空战性能、特别是机动性并没有太高的追求

不过,苏/俄历史上并没有研发纯外贸战机的先例,而且到现在俄罗斯这边也没在什么航展防务展上宣传一番,这就难免让人怀疑这个“想法”到底有没有进入严肃的论证阶段,更不要说RD-93MA跟这个“想法”有多大关系了。当然,这个源于客户真实需求的“想法”本身,还是有一定研究价值的。

500

▲在F-117“正主”都开始复活的时候,想要一款用法上接近F-117的装备,听着也不是那么扯淡

说起来笔者最早听说这个“想法”时还吐槽过,都什么时候了,这帮国家竟然还是那么信任俄罗斯,还希望靠俄罗斯给你们搞一款“价廉物美”的隐身机?也没听说歼-20实现了目视隐身啊,你们怎么就看不着呢?都隐身机了还用单中推憋不憋屈啊?就不能上点档次用单大推吗?

500

▲F-35:多大算大?

吐槽完了也得承认,能把用户“往高处带”,那自然是最理想的情况;但很多时候是没法这么理想主义的,就是得根据用户身上就是没法改的那些现实情况做妥协。从这个角度出发,由“枭龙”开启的这条纯外贸战机“科技树”,确实也让中国航空工业乃至整个军贸装备领域获得了许多不一样的经验。

500

▲总之,在传说中的“新中推”开花结果、惠及国产外贸战机动力之前,如果真有人打算光顾这个若有若无的“穷人F-117”市场,RD-93MA的“发言”还是硬气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