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陨落!20天电影界痛失4位大师:配音大师刘广宁表演艺术家于蓝林默予吴素琴
6月25-7月1日6天,几位电影界顶级艺术家相继去世!中国电影界痛失3位大师:配音大师刘广宁表演艺术家于蓝、林默予,加上6月10日去世的吴素琴老师,也属于大师级人物,这20天我们已经失去了4位在中国电影艺术尤其是电影表演艺术领域贡献卓越的艺术家!
他们4位均为《中国电影电视艺术家辞典》的首批入选者!
50年前也是6月她毛遂自荐考入上译厂50年后的6月端午节 刘广宁去世 享年81岁
6月25日,端午佳节,著名配音表演艺术家刘广宁在这天去世,享年81岁。
她是中国电影译制片的代表人物,一生用声音为观众塑造了众多深入人心的银幕形象,如《魂断蓝桥》中的玛拉,《苔丝》中的苔丝,《生死恋》中的夏子,《望乡》中的青年阿崎,《绝唱》中的小雪,《叶塞尼亚》中的路易莎,《大闹天宫》里的大仙女等,都是她的代表作。她一共参与配音的影片有300多部近400部,她的声音永远留在了观众的记忆里。
上世纪70年代初,电影《生死恋》在中国引起强烈反响,栗原小卷所扮演的夏子与大宫旷世之恋的爱情告白看哭了无数观众。夏子的“中国声音”就出自刘广宁之口。刘广宁曾回忆道:《生死恋》中的夏子性格开朗,既深情又任性,要赋予她一种华丽而飘逸的语言。《望乡》中的青年阿崎,在离开日本前,声音是天真的,在南洋忍辱求生,声音是呆板的,回国后不为亲人所理解,痛苦沉沦,声音又是悲伤的。对角色的理解,对语言艺术的不断探索积累,背后是刘广宁不为人知的付出和努力。
刘广宁1939年1月出生于香港,1960年高中毕业后向上译厂毛遂自荐,结果被录取到上海电影译制厂担任配音演员,直至1992年4月退休。退休后,刘广宁依然活跃在语言艺术的舞台上。“她这个人就是为配音而生的”。
1987年,因《天使的愤怒》配音荣获《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女配音演员奖!
17岁奔赴延安的红色艺术家 永远的“江姐”于蓝老师去世 享年99岁
6月27日,曾在电影《烈火中永生》中扮演经典角色“江姐”的电影表演艺术家于蓝老师在京去世,享年99岁。因为于蓝老师在电影界的特殊身份,无疑,这至少在电影界也算是件天大的事!
于蓝老师不仅是电影艺术家,还是电影事业家,更是一个17岁就奔赴延安的革命者!
7月1日 金鸡百花最佳女配林默予去世 享年96岁 96年前的7月1日她出生 生死同日
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家林默予、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于7月1日下午三时三十八分去世,7月1日正好是她的生日,享年96岁。
1924年,林默予出生在北京的一个贫困家庭,13岁元旦那天,她和母亲把父亲送上了北上的列车。这一别,竟成了永诀。不久,“七七”事变爆发,日寇横行,镇江吃紧,家家都在逃难。万般无奈的母亲经过再三考虑,把只有13岁的林默予托付给了一位季姓的青年,请他带女儿离开镇江去往上海。在季家的第三个年头,她用自己辛苦积攒下来的零花钱,报名上了妇女补习学校。她靠着自己小学文化的一点儿底子,选修了国文、算术、簿记、英语四门课。做了一天的家务,她挤出休息的两个小时时间,赶去听课。晚上,季家人都睡了,她躲在一张周遭堆满杂物的条桌上,就着一盏昏黄的小灯,一笔一划地写作业。林默予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做一名职业女性。1941年在考入上海兰心照相馆做店员,负责管账开票。她把原来的名字“林少云”改成了的“林默予”,“取立志对社会有所贡献,默默给予之意”。用现在的话说她应该也是励志的典型!
1942年夏天里的一天,在照相馆的柜台前,林默予见到了当时中国旅行剧团的女演员上官云珠,林默予清丽的外表和一口纯正的国语,给上官云珠留下了很特别的印象。她主动邀请林默予去看她的演出,总是很热心地捎来戏票。后来林默予见到了团长唐槐秋,后者一见面就对她说:“你来演戏如何?”不久她便成了中国旅行剧团的专职演员。这一下,季家人炸了锅了,征得季姓青年的同意,1942年夏,林默予正式在上海登报声明,从此与季家脱离一切关系。随后搬出了季家,不久她将母亲接了出来。一别五年,林默予已从童养媳挣扎到自立安身,母女相见,感慨万千!
当年,在中国旅行剧团在上海皇后大戏院落成开幕式上,话剧《绿窗红泪》公演,林默予在剧中扮演丫鬟秋菊,由此开启了她的舞台表演之路。
1944年,她主演了电影处女作《梦难成》, 此后林默予主演了《人海妖魔》《欢天喜地》等多部影片,很快就在影坛走红,人称“影剧双栖明星”。解放后,林默予又在上海参加了《青灯怨》《红楼二尤》和《和平鸽》等影片的拍摄。
1977年,她与丈夫周楚一起调回北京,到八一电影制片厂工作。那一年,时年53岁。
她晚年最光彩的演出就是在谢铁骊执导,夏菁、陶慧敏、刘晓庆等出演的6部8集古装电影《红楼梦》中饰演雍容华贵、宽厚慈爱的贾母。当年拍摄时很辛苦,由于摄影棚空气不流通,林默予常常感到胸闷,所以她总是提着一袋氧气,拍戏前要先吸氧才行。从1986年电影开拍,林默予也从62岁一直拍到了66岁。拍摄期间,她认真揣摩角色,设计表演,她说:“我反反复复从原著的字里行间去寻求、去推敲。往往在小说里只是一笔带过无关紧要的描写,对我却有很大的启发,我可以从中领悟到贾母一言一行的由来。”
获得了当年金鸡百花双奖,林默予却只是淡然回应:“很高兴,很意外。”平静如水!
从1978年后,她参演主演了《猎字99号》《春雨潇潇》《法庭内外》《知音》《寒夜》《知音》《破雾》《瑰宝》《寒夜》《小岛》等影片,她参演了古装剧《三国演义》、《康熙微服私访记》等电视剧。
她自己比较喜欢的是《寒夜》中的汪母和《红楼梦》中的贾母,“由于自然法则的限制,我只能演‘老太太’了……但演一个要立住一个,成功一个。”
1990年她凭《红楼梦》获得第1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 、第13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1991年,林默予获得第3届中国电影表演学会金凤凰奖。2001年获得第8届中国电影表演学会金凤凰奖特别荣誉奖!
林默予和丈夫周楚风风雨雨相伴六十载,伉俪情深,两人合著有《灯花漫忆——周楚、林默予回忆录》一书,其中记录了两人的演艺生涯和难忘往事,在2006年出版。林默予79岁时丈夫去世,随后她婉拒了儿女们要求照顾她生活的请求,住进了天津的一家养老院,直到去世。
6月10日 北影厂演员剧团原团长吴素琴在北京去世,享年88岁
比起前3位,吴素琴老师的去世在20天以前,关注度似乎没有前3位的高,只是演的大多是配角,所以社会知名度稍低一些.但不能不说,她也是电影界颇具影响力的人物,曾经担任中国最牛的北京电影制品厂演员剧团的团长!其表演功底也是相当深厚!
吴素琴老师广为人知的是她在凌子风导演1950年导演的《光荣人家》中扮演的妇女主任,处女作电影,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年她刚满仅18岁!
吴素琴1932年出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从小性格大方活泼,爱好唱歌。早在中学时代,她就参加了东北民主联军开办的短期文艺培训班。还和同学们一起到前线为战士们进行慰问演出。1947年,年仅15岁的吴素琴就考入了黑龙江齐齐哈尔文工团,并参加了众多歌剧的演出,崭露头角。1949年调到了东北电影制片厂,开始了电影演员生涯,1953年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
《光荣人家》之后,她又陆续参演了《三个战友》《辽远的乡村》《保卫胜利果实》《葡萄熟了的时候》《草原上的人们》、《暴风骤雨》、《青年鲁班》、《沸腾的群山》、《南疆春早》、《甜蜜的事业》、《孔雀公主》等近30部影片。同时还出演了《落榜以后》、《塞上情思》、《锣鼓枫林渡》、《如此父母》、《海滩》等电视剧。
生前曾担任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理事,2013年,她获得了第十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颁发的“金凤凰奖”特别荣誉奖。
大师已去,形象永留!4位在天国结伴演绎天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