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庙村的比较优势

原创:不得不言他

公众号:言他君

经济学里有一个概念叫做“比较优势”,就是说如果一个生产者A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B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话,就可以说这个生产者A对于生产者B来说,在生产这一物品或者服务上面是有“比较优势”的。

具体到组织层面上来说,假设某一个大型企业可以在法律的“默认”下运用各种手段,尽可能的降低了生产某一产品的机会成本,那么这个产品在市场上就具有比较优势。而这种“比较优势”恰恰是这个企业能够在原本不占据优势的市场上撕开一个口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500

2006年左右的时候,浙江天润影视发行有限公司出品了一部名为《天道》的商战剧。这部改编自小说《遥远的救世主》的电视剧讲述了一位名为芮小丹的年轻女刑警,机缘巧合的结识了隐居在同城的商业鬼才丁元英。借由双方对音乐的共同热爱和灵魂深处的互相吸引,丁元英答应了芮小丹要制造一个“贫困县里的贫困村”脱贫的神话的故事。

500

这部由王志文与左小青主演的电视剧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9.2,要知道这部电视剧从头到尾的背景音乐都只有那么一首,主演虽然是实力派,但是也并非像如今的爆款电视剧那样“群星云集”。这样的一部电视剧,凭什么能够得到如此之高的评价呢?在言他君眼里看来,至少这部电视剧的的确确讲了一些“客观规律”。

怎么讲的呢?就从剧中贫困县中的贫困村王庙村在音响界异军突起讲起。

500

剧里的王庙村,在丁元英这个商业鬼才介入之前的状态是非常贫困的。可以说基本上就是我们通过实践、新闻等渠道获得来的,所谓“贫困村”最经典的形象:人口不多但村民大多沾亲带故、平时也就靠种种地、栽栽树混个半死不活的日子。唯一不同的是,这个村子出了三个音响发烧友。

500

凭借着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这一条线和穷则思变的冒险精神,这三位搭上了芮小丹的车,得到了丁元英的帮助,决定就从自己熟悉的领域音响做起。可音响毕竟是个技术含量属性非常高的产品,即便到2020年,能够以现代化生产方式出产品牌音响的国内企业依然还是空白。剧里的那个一穷二白的王庙村,拿什么出产音响,拿什么放到国际市场上与欧美的成熟工艺竞争呢?

500

答案是性价比,或者说便宜。不管是在电视剧里还是在现实中,欧美所产的音响都因其技术含量较高、生产方式现代化、工人劳动保障水平较高等原因价格居高不下。因此,技术没有、现代化生产方式没有,劳动保障也没有,光脚不怕穿鞋的王庙村村民就有着劳动力价格便宜这么一个对于资本和消费者来说无法拒绝的比较优势。就像丁元英在剧里和自己的好朋友韩楚风在面见高僧大德前在车里聊天说的那样,王庙村农民能拼的,就是拼在不是人呆的地方干不是人干的活儿,拼的就是个“不是人”

500

电视剧里是这样,作为其来源的现实生活也是这样,像这样的例子大量的存在于现实。就说对于今天的人们来说是个“必需品”分类的智能手机吧。能让苹果手机风靡全球的不仅仅是乔布斯的天才设计与天才营销,让“智能手机”这个产品真正能动起来的是它里面的芯片。这样的优势就像Windows系统作为大部分个人电脑使用者的首选终端一样是OS层面的,其他人再怎么努力也是在OS平台上进行“二级市场”的再开发与再应用。作为基础建设的供应者,在下一波科技发展到来之前几乎是稳赚不赔的。

500

问题在于,你不能只靠不断地卖命来生存。电视剧里的丁元英知道这个道理,也正因为如此丁元英在给王庙村“扶贫”之初就明说了,这个扶贫不能拯救王庙村的所有人,也不可能把一个农村个体户组成的低价格作坊发展成一个能与世界级巨头较量的大公司。丁元英一开始的目的,不过就是从本土已经有了一定实力积累的乐圣公司化一点缘,最终将格律诗公司(也就是王庙村鼓捣出来的那个新音响公司)纳入乐圣公司的生产环节中去,完成了将王庙村村民改造成产业工人的“神话”罢了。

500

只不过,作者在处理现实生活中必然产生的种种矛盾中取了个巧。让做出这一切的丁元英以一个世外高人的身份,以不带利益介入的身份入局,到了结局更是一步踏错就会魂归净土。这个处理也就使得丁元英在作为践行这一过程中的组织者身上天然的罪恶性被消解了。在这个意义上,作者/编剧多次通过他人之口表示丁元英是魔不是人,是独具匠心的。

500

故事的最后,心高气傲不愿意面对被他人称为“被人强奸了,提起裤子就要别人娶”的乐圣败诉,乐圣公司的老总林雨峰选择了自杀。即便是自杀,也是伪装成了要去散心但因为疲劳驾驶而出了意外。《道德经》上讲,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承受不了垢和不详的林雨峰死了,他做不了未来能在国际市场上拼杀的新乐圣的社稷主与天下王,因此死亡是他的解脱。

500

只是希望有一天,在技术层面上做出突破的乐圣公司,也可以向欧美公司那样,不用再把王庙村的村民当做人肉电池来用了吧。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