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锡进的矛和老胡的盾
胡锡进就是老胡,媒体中提到的老胡,就是胡锡进。
现在,老胡语录成为很多关心时事者的每天必读。但是,和普通人一样,话说多了,尤其每次还都要很圆滑,那就难免出问题。
近日,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对峙,中印边境西段加勒万河谷终于在6月15日夜发生严重人员伤亡,致使两国关系骤然紧张,甚至不排除引发局部军事冲突的可能。
事件发生后,印度媒体大肆报道,渲染悲愤情绪。印度人民族自豪感很强,加上1962年又吃过中国的亏,所以很火大。有要求抵制中国货的,也有要求武力教训中国的。印度有反对党,也为了争取民心,大声质问总理莫迪:印度就这么让中国“欺负”了?
莫迪是有名的强硬派,面对民众情绪汹涌,自然不能疲软,于是在对全国讲话时表示,“印度士兵的血不能白流”。至于怎么个不白流法,莫迪也没说出个子丑寅卯,而是让印度人自己琢磨。
不过印度还是有动作。在6月22日举行的第二次中印军长级会晤中,印度第14集团军军长哈林德·辛格中将通告中方,“印军已做好全面战争准备,不再遵守两国军队在对峙时不使用热兵器、锋利冷兵器的有关协定,并已经授权印军前线指挥官在中印边界上与中方打交道的‘完全自由’。”
印度的这一表态意味着,如果对峙继续下去,尤其发生了让印方“忍无可忍”的挑衅,印度将不受之前中印双方的约定,也就是说,印度无惧打响第一枪。
中国网民对此抱着嘲笑的态度。提到中印边界争议,他们大都会第一时间想起1962年的那场短促的战争,这是一碗尝过多遍依然有滋有味的精神大补汤。在很多中国人看来,印度要么不和中国发生军事冲突,要么就在冲突中再次吞下1962年的苦果。
老胡也是中国网民,因此也是这种态度,认为凭印军的实际作战能力,最好不要往那方面想。
6月22日,老胡通过个人微博向印度发出警告,说,如果边境冲突升级为战争,印度没有胜算。虽然中国不想与印度升级冲突,但“有充裕能力击退印军的任何挑衅”。
他说,今天中国的GDP是印度的大约5倍,军费估计是印度的3倍多。印军如果升级同中国的边境冲突,使之成为战争的话,“只能是拿鸡蛋往石头上碰”,“如果他们的军队连‘打架’都打不过中国军人的话,枪枝和其他军械更帮不了他们的忙。因为中国的军事力量要比印度的先进、强大得多。”
老胡是媒体人,不负责在边境实际控制线附近对峙,但却担负着针对印度的文攻,和印度人打舆论战、心理战。老胡的微博是在告诉印度人,千万别轻举妄动,别不自量力,别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除了中国占理和1962年击败印军这个基本史实之外,老胡警告印度的两大理由是,中国经济上比印度强大,比如GDP,另外中国的军事力量比印度强大,比如国防预算和武器装备。
如果从这几方面看,老胡的理由无懈可击,因为这都是事实,中国的经济总量和国防预算都在印度之上,就总体武器装备水平特别是自主研发能力而言,也都超过印度。
在世界军力排名榜单中,军力强度指数和全球火力指数是较为著名的两个。前者仅以武装部队和军事装备的数量作为衡量军力的依据,而后者除了衡量武装部队和军事装备,也会加入经济,例如GDP,土地及能源等与战争相关的要素。
在这两个榜单中,中印都位列世界军力前五,中国排名均高于印度。
可是,这就能证明中国是“石头”,印度是“鸡蛋”,印度如果与中国一旦交手“只能是拿鸡蛋往石头上碰”吗?毫无疑问,老胡说能,理由就是数据和史实。更主要的是,印度人迄今为止尚没有证明他们不是“鸡蛋”。
如果老胡的这套逻辑是对的,那么该怎么看待中美之间一旦爆发军事冲突呢?
尽管中国近年来发展迅速,实力增长令世界瞩目,但是,如果要拿老胡提到的两个重要数据相比,中国都落后于美国。现在,中国GDP相当于美国的三分之二多,但是国防预算只有美国的三分之一。按照老胡先前的逻辑路线图,得出“美国的军事力量要比中国的先进、强大得多”的结论,并不为过。
但是,老胡绝不会同意如果中国一旦与美国因台海局势爆发军事冲突,“只能是拿鸡蛋往石头上碰”。就算老胡同意了,吴京同志也决不答应。就算乔良少将含糊了,戴大校和金教授也会坚决反对。
与金教授的金句“中国现在蹲着都比日本高”相比,我倒是觉得,有负于萨达姆的局座张召忠对美国军力的评价比较靠谱儿。
局座认为,中国人要对自己有认识有信心,但也不要自视甚高,尤其是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美军,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美军的强大在于,不仅装备规模是空前的,得益于技术优势,其质量也是最高的,而且还参加过大大小小的局部战争,拥有丰富的现代战争经验”。
随着近年来中国武器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海空军实力的迅速增强,加上庞大国产“军吹”群体的贡献,很多国人觉得,现在中国经济已足够强大,经济军事一起上,两手抓两手都硬起来,离超级大国的美国也只有一步之遥了。但局座认为,这种观点要不得,因为中美实际军事差距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大。
就第五代隐形战机来说,美国有F-22、F-35,中国有歼-20,这看上不去差不多,但实际上,歼-20首飞于2011年,而那时F-22已经在美国空军服役6年了。无论从首飞还是列装部队,歼-20与F-22的时间差都在10年以上。
不仅如此,美国第五代隐形战机的数量也超过中国。美国媒体预测,到2025年,中国拥有的第五代战机或达到60至120架,而美国的同类战机数量将达到1000架。老胡自己的环球时报援引一名中国军事专家的话说,在可以预期的将来,美国的五代机数量都会以比较大的幅度领先于中国,这一点我们应该有清醒认识。
核动力航母或许是另一个对比的标杆。中国现在拥有两艘常规动力航母,但是美国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就开始建造核动力航母,美国企业号航母是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于1961年正式装备美国海军。美国现役11艘航空母舰均为核动力航母。
法国海军拥有戴高乐号航空母舰,它不仅是法国唯一的一艘航母,也是世界上唯一一艘不隶属于美国海军的核动力航母。
核动力航母有多难造?当年美国建造核动力航母时,我们才从当时的苏联引进了排水量区区2150多吨的鞍山级火炮驱逐舰。现在,美国核动力航母服役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而我们仍未造出核动力航母。2012年12月1日,企业号核动力航母从美国海军正式退役,而我们的专家预测,10年后,中国将拥有自己的核动力航母。
对比这些时间点,我们就知道,局座为什么一再提醒中国人不要太嗨,这个经验不只来自于当初被他高度鼓励过的伊拉克军队,结果在“沙漠风暴”行动中被美国打得七零八落,更在于他对美国战争后勤补给能力的深刻印象。
在一档军事节目中说,局座说,美国当时依靠战斧式导弹和航母上的舰载机对伊拉克目标狂轰滥炸,38天基本结束战争,为了让从国内调来的几十万陆军不白来,于是硬是加进去了为期四天“沙漠军刀”行动。他认为这是“狗尾续貂,纯属多余”,因为伊拉克军队已经一败涂地,一百小时的“沙漠军刀”行动就像“一个大游行”,“那可能是美国进行的最后一场大规模的地面作战”。
由于有陆军师长过高估计了需要,以至于美军后勤部门在总指挥施瓦茨科普夫命令下,临时迅速加大补给,在地面部队前进方向不断分点增加弹药和油料补给站。到地面作战结束后,随军记者发现,很多补给站完整如初,根本没有使用过。局座感叹:“美国这一点太厉害了!”
面对美国GDP和国防预算都高于中国,武器装备也强于中国,老胡对中美军事冲突的预测会和他对中印对打的估计有共振吗?肯定不会。因为对中印之争,老胡要服务于警告印度这个目标,加上有1962胜利,所以,就要用GDP和军费支撑的军力证明,印度不要冒险,否则必败。
但是,对于中美之间可能发生的军事冲突,老胡不会这么证明,他要证明的是“中国不会输”,所以什么GDP和国防预算都不作数了,即便美国的GDP和国防预算比中国高,军事力量比中国强,也没用,美国也占不了便宜。况且还有朝鲜战争作为依据,我们弱的时候都没输给你,现在怎么会输呢?
所以,GDP和国防预算也好,军事实力也好,虽然是实际的数字,但是都要服务于结论,符合就用作论据,不符合就弃之不用。
不过,真正反应老胡内心的,恐怕还是他前段时间冷不丁提出的中国应扩大核武库的呼吁。
“中国需要在较短的时间里将核弹头数量扩大到千枚的水平,包括至少要有100枚东风-41战略导弹。我们热爱和平,有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但我们需要有更大的核武库来抑制美国的战略野心和对华冲动。”
核武器是非常规战争手段。能想到增加核弹头,而且是大量增加,这显示了老胡对中美军力对比怎么样的估计呢?可见,老胡并没有自相矛盾,他的矛和盾中只有一个是最厉害的——而且是因对象而定,对印度是矛厉害,对美国则是盾厉害。
说到底,还是老胡厉害的。
作者 | 枫叶君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GGnZsQhY3kqpNTr59mGYm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