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粽子国际标准这件事,让岛内绿媒很酸

据中国新闻网早前报道,作为节令食品,粽子有了专属的英文名称,即中文拼音“zongzi”,这是在去年印度召开的第21届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亚洲区域协调会上,各国专家进行长时间探讨后得出的结果。

而目前,专家们还在积极制定粽子国际标准,预计年内就可以出台。

此消息一出,向来视中华文化为糟粕的岛内绿媒竟然大酸特酸:大陆政府管太宽,怎么包、叫什么名都要管。

500

媒体报道截图

中国新闻网的报道称,相关消息由中国(大陆)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张丽君在接受该媒体的采访时透露。张丽君告诉记者,“制定粽子国际标准,既方便粽子国际贸易、推动粽子出口,也是与世界分享中国美味。”

据其介绍,大陆代表在去年印度召开的第21届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亚洲协调委员会上提出相关议案时,包括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老挝、越南等国家和地区,都希望参与制定标准的过程。

张丽君表示,粽子国际标准里大致会包括基本操作工艺、感官的指标以及食品添加剂的指标和国际健康指标等内容。

500

据了解,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卫组织同185个会员国及一个成员组织(欧盟)的联合政府间机构,台湾地区并非该组织的正式会员。

但是,台湾当局在经贸往来中仍会自觉遵守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标准和规范。

例如,在两岸农产品贸易中农药残留安全标准差异的问题上,对于台湾输销到大陆的农产品,双方同意执行大陆已经制定的相关农药残留安全标准;对于大陆尚未制定标准的,可以采取台湾或者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标准作为检验依据。

只是对于制定粽子国际标准这件事情,与民进党关系密切的绿营媒体却是大加嘲讽。

而且在报道中,绿媒还特别援引到一些据称是“中国网民”的留言和评论,“总以为自己家里的吃法就是国际标准,岂不可怜”,“怎么,不按你那标准来包的粽子不配叫粽子了?”,“权力插手到商业领域中,只是与民争利”……

看到这样的声音,真的确定是大陆网友说出来的吗?

在@中国新闻网 的相关报道微博下,为什么我们看到的是大家集中讨论于粽子的英文翻译呢↓↓

500

500

500

500

还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天,岛内绿媒对于端午节背景常识的一些报道也让人不忍直视。例如,划龙舟的习俗其实是出自台湾南部;屈原抵抗秦国的统一进程,是个不折不扣的“楚独”分子;还有就是,屈原可能有断袖之癖,与楚王有很多不得不说的故事……

这一桩桩充满笑料的报道背后,再次让人感慨岛内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