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定归零,记忆不归零丨心理杂货铺

编者按: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PsyCh Journal 编辑王日出在中科院之声开了一个杂货铺,铺子里有各种有趣的心理学百货。欢迎大家没事过来逛逛。

前段时间因为疫情的关系,掌柜宅在家里补档了不少综艺节目,比如女团“火箭少女101”的团综《横冲直闯20岁:很高兴认识你》。随着限定团倒计时归零,“火箭少女101”作为女团组合即将走到终点,这个团综却带观众回到最初,看到追梦女孩们儿时的记忆。成员们来到每个少女的家乡,去了解她的成长经历,更全面地认识成员。观众们也看到了每个人不同成长环境:有些来自城市、有些在小镇长大,有些从小跟着祖父母生活,有些被父母的支持和宠爱包围,还有些则一直被严格要求做到最好。这些不同的经历和环境,也深深烙印在每个火箭少女的身上。

500

土耳其心理学家 Kagitcibasi 根据对本国家庭发展变化以及生育情况近三十年的观察和研究,提出了家庭变化理论。除了自我和家庭环境紧密相关外,他还认为需要把这种影响放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审视,因为家庭关系反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也会影响儿童的社会化进程。他根据家庭内亲子互动关系,将家庭分成了XYZ三类,而每一类有能与某种社会发展水平有所对应。

X家庭:传统型,代际间在物质和情感上相互依赖。在这类家庭中,个人诉求低,人际关系更近。这类家庭多见于经济不发达、农村、农业地区、城市中的低社会经济阶层,以及某些少数移民族群。由于经济上需要代际之间相互支持,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的经济和实用价值(能赚钱、能养老)非常显著,除了多生孩子,X家庭的家长会压制孩子们个性化发展要求,教导孩子要孝顺、遵守社会规则、不质疑权威,要去满足家庭和社会的期望。在这样的环境中,自我与他人更为融合,自我边界较为模糊。

Y家庭:自我型,这类家庭重视独立,个人诉求高,人际关系距离较大。这类家庭多见于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工业地区。Y家庭的家长更多将孩子看做独立个体,而非完全被自己羽翼保护、受自己支配,孩子要自给自足,代际之间的依赖性不大,甚至是被反对的,因而自我的边界更为清晰。在这类家庭里,生孩子并不能带来更多的资源,反而是消耗,因而以这类家庭为主的社会生育率较低。

Z家庭则是融合了X家庭和Y家庭两方面的特点,既保持了个体的独特性,又满足了人际关系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上的富足使得维持生计不再需要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父母对于孩子的经济依赖降低,因此可以允许孩子自由发展。但是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又重视家庭和睦、家长与孩子间的关系。对于个体来说,发展出既独立、又重视人际关系的性格。

人们对于儿时的记忆,也与成长环境和家庭氛围密切相关,并受到文化的影响。比如西方的儿童记忆多数是“很多+独特的+积极的+更早些+自我关注”,而东方的儿童记忆则是“一般多+重复的+情感复杂的+更晚些+他人关注”。儿童记忆的不同特点也受到在不同文化中的家庭和亲子关系特点所影响。

我们期刊最近接收了一篇挺有意思的论文,让被试者回忆自己童年的过往,要求在一条时间轴上下标记出自己印象深刻的事件以及发生的时间,时间轴上面是好的记忆,下面是不好的记忆,离中心轴越远就代表情绪越强烈,离得近就是没那么强烈。作者比较了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和中国三个国家的被试,认为这三个国家的文化分别能对应X家庭、Y家庭和Z家庭,结果发现中国被试者回忆起的童年事件最少、积极记忆的比例最少、有关成就经历的记忆最多、关于其他人的记忆也最多、但是关于集体活动的记忆最少。这从侧面说明,中国以Z型家庭为主,重视个人成就(自主性),也重视人与人间的关系。这个研究里还有个有趣的结果,中国被试者回忆起的童年记忆开始得最晚、结束的最早,这难道是中国儿童的童年短?这么想也有点可怜。

500

回到火箭少女们,在团综里她们的儿时记忆也似乎和家庭类型有所印证。Sunnee家是典型的Z家庭,她的儿时回忆是妈妈给她梳头发,跟家人一起去海边;吴宣仪家境很好,从小喜欢跳舞,很早就去韩国当练习生,应该来自鼓励独立的Y家庭;虽然家境不错,但作为移民李紫婷家则可能承继了传统的X家庭模式,她的回忆是上不完的补习班,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跟同学一起参加毕业典礼。其实火箭女孩们不少来自家境普通的X家庭:不少人从小就给家里帮忙,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的说法也总是挂在嘴边,最大的牵挂也是家人和朋友。虽然不再年少,但回忆就是这样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如今,“火箭少女101”也即将成为姑娘们的回忆,那就祝福她们继续披荆斩棘、展翅高飞吧!

500

来源:PsyCh Journal 杂志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