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地摊大民生

小地摊大民生

疫情催生出一系列新生事物,从“云课堂”到“直播带货”,再到“地摊经济”,成为民众在疫情期间特殊生活的真实写照。有所不同的是,“地摊经济”这一极为接地气的词汇,是由中央率先提出,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成为后疫情时期保民生、促就业的一个有力举措。

地摊从古就有,并且和中国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北宋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都城汴京的繁荣景象,其中众多挑担走贩就是那时节地摊经济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初期,许多人下海经商,“练地摊”成为了一个时髦的名词,摆地摊成为最直接、最实在的窥探市场经济的一种途径,而很多在改革开放浪潮中永立潮头的人正是“练地摊”出身。地摊经济承载着普通民众传统和朴实的记忆。

重提地摊经济是后疫情期间保民生、促就业的措施。2020年伊始,疫情肆虐,由于防疫抗疫的要求,很多行业需要停工停产,吸纳大量就业的服务业更是首当其冲,直到现在依然承受巨大影响,导致全社会失业率上升。失业意味着丧失生活来源,对民生产生了最直接的影响。重启地摊经济就是用一种极低准入门槛的灵活就业方式吸纳因为疫情失去工作或丧失收入来源的人,通过地摊拉动内需,盘活国内市场。为民众提供就业机会,为就业提供开放空间,这就是后疫情时期政府最大的惠民措施。

重提地摊经济更要重治理。地摊一度成为道路拥堵、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罪魁祸首,之前政府采取的是一刀切式的管理,直接取缔地摊经济。但是在政府治理能力日益现代化的今天,地摊经济完全可以在政府的引导下成为民众生活的一个有益的补充。对待地摊经济,不能一刀切式管理,更不能任其生长。在市场经济中发挥政府的作用,实际上更多的是发挥政府“保姆化”和“后勤化”的作用,为市场创造良好的运营环境,而不是过多的干预和参与。重启地摊经济更加考验政府的治理能力,尤其在食品安全、市场秩序、社会治安等涉及到地摊经济能否在市场规则框架内运转的方面,更需要政府发挥建设性作用。

地摊经济重启的一段时间以来,各个地方出现了一些特色夜市,民众对于茶余饭后能够多一个休闲的场所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地摊经济更是可以与“直播带货”、互联网相结合,探索出一些经济内循环的逻辑和渠道的创新,成为未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