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幽灵,殖民主义的幽灵在南亚次大陆徘徊

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分分合合,时好时坏,充满着许多未解的谜团。中印关系就是这样。中印之间几千年几乎相安无事,但自现代印度成立以来,画风突变,印度变得极具攻击性。

500

 

30年以来,中印边界爆发的最为严重的一次冲突事件

 

1962年9月中旬,中印战争前夕,主席同周围的人谈话时说,想了10天10夜,总想不通尼赫鲁为什么要来搞我们。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有幸旁听当时的对话,也会疑窦丛生:

 疑问一:为何印度历史上弱不禁风,长期被异族占领,现在从英国殖民地独立后完全变了摸样,由一盘散沙变得如此进取,对领土扩张如此热衷?

疑问二:为何印度总是贪得无厌,要冒天下之大不韪不停蚕食、武力夺取他国领土、欺负周边弱小国家?

疑问三:为何印度与中国同样深受殖民主义压迫之苦,领土、面积、人口、工业基础与中国相比并不占优,还敢不断向中国主动挑衅?

 随后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印军不堪一击,我军快速取得对印度自卫反击战胜利。尽管1962年印度被中国狠狠教训过一次,但印度似乎从未认真吸取教训(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吃亏后都对中国直接军事冲突心有余悸)。继承了英国殖民血液的印度,数十年来一直未停止在领土上扩张的步伐,多次挑起领土争端和军事冲突,南亚次大陆战乱频仍,中印边界还是一直不太平。主席当年疑问至今仍然有效。

 中印两国成立时间差不多,但经过数十年发展,印度在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基础设施、军事力量上与中国都有不小差距。但这并不妨碍印度经常性欺凌周边邻国,甚至主动挑衅我国,在中印关系方面,印象中似乎印度总是给大家留下主动出击屡次被教训的印象。这也是我国国民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500

随着专治不服的疫情期间到来,大家都担心由于印度的卫生条件和居住习惯,如果爆发,肯定是个王炸。果不其然,现在印度新冠肺炎感染人数超过40万人,死亡1.4万人,高居全球第四,而且仍然没有看到峰值到来。

 

500

疫情并没有影响印度的领土扩张步伐。自2020年5月以来,令人捉摸不透的印度同时在三个方向用兵。首先,重兵集结于印巴传统争议地区克什米尔,并与巴基斯坦爆发军事冲突;其次,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对尼泊尔实施军事入侵;在中印实控线西段一直推行前进政策,先后在中国的班公湖、典角、加勒万河谷三个地区越线侵入中国领土、构工设障,阻拦中方边防部队正常巡逻执勤,中印军事冲突升级,两国都向这些地区大规模增派部队。

 5月29日,中印两国边防部队在海拔4000多米的班公湖畔爆发营级规模群体肢体冲突。6月15日,印军再次越界进入中国领土,与我军发生更加严重的肢体冲突,印度方面一名军官和两名士兵当场死亡,之后17名受重伤的印度军人因在高原地形下暴露于零下低温中未能及时救治死亡,印军最终死亡20人。这已经是1987年山南地区的桑多河谷事件后,印度对我边界进行的最严重的一次挑衅,也是多年来印度与我军对峙中伤亡人数较多的一次冲突。

 

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与大英帝国殖民体系瓦解

 普京曾说,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苏联解体前国土面积高达2200多万平方公里,解体后一分为十五,新国家主要分布在东欧、中亚和北亚地区。沙俄自彼得大帝以来持续扩张的步伐受到沉重打击,苏联失去了广大的国土、人口、财富,世界格局从美苏争霸的两级世界变成“一超多强”。但这句话似乎只说对了一半。

 在苏联解体前的半个世纪,还发生了一件比苏联解体影响更深远的事件,那就是大英帝国殖民体系的瓦解。大英帝国的瓦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个史上面积最大的殖民帝国巅峰时期控制着陆地面积3500多万平方公里,约为地表陆地面积四分之一,殖民地遍布全球五大洲。

 大英帝国在20世纪初达到鼎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领土扩张到极限。当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而另外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的迅速崛起瓜分英国和欧洲的既有利益,加上全球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大英帝国快速崩解。英国领土面积在这个过程中缩水99%,人口,财富损失惨重。解体后这些国家组成了松散联盟,英联邦由53个独立主权国家、属地所组成,成员大多为前英国殖民地。英国解体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殖民体系和国际秩序的瓦解,近代以来欧洲的科技霸权,海洋霸权,金融霸权不复存在。

500

这个曾经的世界霸主像伤痕累累的迟暮狮王,从亡国边缘捡回一条命,内伤严重,大势已去。国力从此一落千丈,再也无法支撑起庞大的殖民体系,屋漏偏逢连夜雨,在殖民地人民觉醒、美苏怂恿、不结盟运动等综合因素影响下,遍布全球的各殖民地独立呼声日益高涨。在无法继续维持有效统治的前提下,英属印度殖民地上穆斯林、印度教徒、锡克教徒、佛教徒等宗教和相关地区之间产生的一系列不可调和的政治、民族、宗教冲突。大英帝国皇冠上的最大宝石印度也随之再次瓦解,南亚诸国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快速独立。

 

蒙巴顿方案制造了一个殖民主义的幽灵

 交代这个背景很重要,也是我们分析南亚次大陆各国关系,以及中国和南亚次大陆国家关系的基础和依据。英国殖民体系在南亚彻底瓦解以后,以前英国强加给南亚次大陆人民的各种不平等条约和制度枷锁也应一同扔进故纸堆,被废除。同时,作为前殖民地地区,南亚次大陆的人民都有权根据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人口、宗教等因素,自主、独立地选择国家发展道路。最为重要的一点,该地区新生国家不能利用自身优势,强行对其他地区再施行殖民地统治,是非法和无效的。

500

根据这一点,印度、巴基斯坦、缅甸、尼泊尔、锡兰(后为斯里兰卡)均应独立建国;英国保护的我国领土拉达克、藏南、不丹、锡金,均应被我国合理收回。克什米尔、海得拉巴、朱纳加德、那加兰及相关自治程度较高的地方,有权选择自行独立或者加入某些国家。法属印度殖民地、葡属印度殖民地应归还当地人民,并由这些人民自主选择独立或者加入某些国家,自行决定当地的发展道路。剧本写好了,可历史却没有按照剧本走下去。

500

 山雨欲来。迫于各方面压力,当时的英国大体按宗教划分原则对英属印度殖民地实施"分而治之"的蒙巴顿方案,由于该方案只涉及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的划分问题,汉语常称之为"印巴分治"。因为不甘心在南亚次大陆近200年的苦心经营毁于一旦,英国故意在方案设计上留下很多注定有争议的地方,也为该地区持续动荡埋下了祸根。1947年6月3日,距离二战结束不到两年,时任英国印度总督L.蒙巴顿(1900~1979)提出了英国移交政权和印巴分治的方案。1947年7月,英国议会批准蒙巴顿方案。蒙巴顿还宣布1947年8月15日为移交政权的日期。

500

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虽不完全满意,但都宣布接受这个方案。在完成分治手续后,1947年 8月14日,巴基斯坦自治领成立;8月15日,印度自治领成立。真纳为巴基斯坦自治领总督;蒙巴顿仍为印度自治领总督。这标志着英国在南亚次大陆长达190年的殖民统治自此结束。

 随后,缅甸于1948年1月4日独立。锡兰(后为斯里兰卡)于1948年2月4日独立。孟加拉国随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之后自巴基斯坦独立。尼泊尔、不丹曾为英国的保护国,但一直不属于英属印度,不受分治相关条约影响。

 英国方案的恶果让各独立地区人心惶惶,有实力的国家则摩拳擦掌。英属印度加若干个保护国的面积约为430万平方公里,印度按该方案可获得大约250万平方公里左右土地。凭借着人口、资源和领土优势,印度认为,自己有权利继承英属印度殖民时代在南亚次大陆的全部领土资产,必须尽量抢占英国留下来的殖民地遗产。以尼赫鲁为代表的印度建国上层精英,继承了英国的殖民主义思想。英国殖民体系的虽然瓦解了,但殖民主义的幽灵从未在南亚次大陆消散,殖民主义的幽灵在印度借尸还魂。殖民主义的基因促使印度在南亚次大陆持续推进领土扩张,这是南亚次大陆一直暴乱的根源。

 

数十年来,印度已成长为南亚次大陆一个新的殖民主义怪胎

 

看到这里,毛主席的三个疑问,现在基本可以回答两个。

 该方案带着严重的殖民主义基因,延续了欧洲殖民主义者在东亚、美洲、非洲、中东的一贯作风,非常霸道仓促,不少原本独立的国家和土邦根本没有参与这个过程,命运就被决定了。这个决定,还对南亚次大陆的大玩家明显倾斜,使他们天生带着扩张主义的基因。印度拿着这个经过英国改造的南亚次大陆,有先天优势,相当于为印度继续殖民其他地区铺平道路,因此印度变得对领土扩张如此热衷。

 由于殖民期间,英国将当地大部分土邦和保护国主要领导层都进行了有效控制,反抗力量大幅削弱,英国进行了近200年有效统治,且该方案使得印巴独立时有很多待定的区域未确定归属。因此印度有继续推进英国未竟殖民主义事业的内在动力,总是贪得无厌,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不停蚕食、武力夺取他国领土、欺负周边弱小国家,而且还没有负罪感。

500

 蒙巴顿方案这个定时炸弹,因争夺克什米尔归属问题,被南亚次大陆的两个主要玩家引爆了。自治程度较高的克什米尔地区领导人哈里·辛格大君在加入印度,加入巴基斯坦还是保持独立的问题上犹豫不决,内部起义和混乱不断。印巴两国迅速介入,导致克什米尔地区内部冲突迅速演变成印巴间的直接军事冲突,第一次印巴战争爆发。1965年9月和1971年11月又两次爆发大规模战争。

 克什米尔归属之争,标志着印度迈出实质性武装干预南亚地区各独立自治区域的第一步,大举深入非印度教区域,突破了蒙巴顿方案印巴分治原则,打破了宗教领土划分平衡和默契,从此走上了武装领土扩张不归路,开启了南亚地区通过武装冲突来解决领土问题的传统。印度从中强行占领了克什米尔地区48000平方公里土地,获得该地区3/4的人口。克什米尔地区对印度来说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它是印度通往帕米尔高原和中亚地区的门户,控制了这一地区就相当于在印度北方建立了一道屏障和缓冲区,大幅度拓展了首都人口密集区的安全边界。

 尝到甜头的印度,胆子越来越大。很快,如法炮制拿下两个穆斯林土邦海得拉巴和朱纳加德。恩威并施,强行占领锡金、不丹和那加兰,兵锋直指藏南。通过武力或以武力为威胁,夺取了葡萄牙和法国在印度的多个殖民据点。1962年,面对印度对中国藏南、阿克赛钦地区的蚕食入侵,中印战争爆发了,虽然以印度快速战败告终,但印度侵占的土地,并未被收回。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印度利用东西巴基斯坦之间的固有矛盾,将巴基斯坦一分为二,成功剪除了印度面临巴基斯坦双向夹击的威胁,从此确立了在南亚次大陆的小霸王地位,并获得了印度洋东部扼守马六甲海峡的两个大群岛。具体明细可以看下表:

500

印度的扩张主义让周围的邻居深受其害,它几乎把英属印度内部小兄弟欺负了个遍。印度建国以来,印度主要通过战争等手段,获得了55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吞并了多个地区,肢解了一个地区大国巴基斯坦,获得了数千万人口,漫长的海岸线和战略纵深;大大改善了印度的地缘政治现状,确立了自己在南亚次大陆碾压式的综合优势,从一个松散的地理名词“五印度”到真正的有声有色的热门“五常候选国”,近期刚当选新一届的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

 

琉台不守,三韩为墟

历史上,中国历来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边境国家的野心一旦不得到有效遏制,就会一发不可收拾。我军在到达陕北后,日本全面侵华之心昭然若揭,中日民族矛盾日益严重。1936年12月,主席在祭黄帝陵一文中写道:“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近代以来,我国因为闭关锁国、丧失进取心而付出了惨痛代价,国土沦丧,山河破碎。虽然印度账面上无法与中国抗衡,我国也早已今非昔比。但鉴于中国历史上一直以和为贵,有被周边小国主动进攻并得手的例子,不得不防。近代的日本全面侵华,70年代以来的越南反目都足以为证。

500

虽然我们鄙视印度这个对手,但是我们必须对印度有清晰的认识:

1.现代印度是靠武装暴力起家的,殖民主义基因深入骨髓;

2.印度拥有二战以后夺得别国最多国土的经验;

3.由于南亚次大陆的特殊竞争格局,印度一直在扩张主义上尝到了很多甜头,而非教训;

4.全球主要玩家中,目前只有中国跟该地区和平稳定高度利益相关,印度在南亚次大陆持续霸权行径最大障碍在中国,鉴于中国对印度有天然的地缘战略优势(网上有一句经典的形容中印之间地缘战略不对等的话:叫中国一屁股坐在印度脑袋上),因此印度有非常大的不安感,中印之间的冲突,甚至更大的冲突会可能无法避免;

5.中印冲突,主动权或者时间,并不一定站在我们一边;

6.历史证明,对印度的妥协、退让,无异于割肉饲虎,后患无穷。

 根据以上判断,我们或许能回答主席的第三个疑问。具有殖民主义基因的印度在中印关系中具有强烈的不安感,且中国体量巨大,尽管领土、面积、人口、工业基础与中国相比并不占优,但目前美苏争霸、中美博弈的背景下,印度越早摊牌,越有胜算,至少能提高谈判筹码,多次主动挑起中印冲突,也就不足为怪了。

 四战之地,邻国众多;狮群在前,鬣狗在侧。虽然印度表面上是个看起来不是一个特别需要关注的对手,但国际局势牵一发而动全身,有备无患。有一个太平洋对岸最大的敌对国四处点火,我国没有轻视任何对手的资本。

我毫不怀疑我们会赢得中印争端。可印度早已不是1962年的印度,我们也要有几个清醒的认识。

 继承了殖民主义基因的印度,已经建立了比较健全的产业链条,电力、钢铁、汽车、航空、电子、互联网、医药行业,在发展中国家中规模庞大,仅次于中国,在世界上也排名靠前。印度虽然内部仍然有许多问题,但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对外扩张,其内部的凝聚力已经大幅度提升。印度还有大规模廉价年轻的劳动力,年轻的人口,相对完善的产业布局,印度还是全球近年来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之一。拥有独立探索月球与火星的能力,再加上规模不小的核力量,有进取心的领导人,战争潜力和发展后劲不可小觑。这时候的印度也膨胀了起来,跟中国叫板,一雪前耻的动力更足了。

 同时,印度的持续扩张已严重破坏中国领土完整,严重威胁中国的大后方,威胁一带一路战略,甚至直接威胁到我国的民族复兴大业。虽然我们当然不会惧怕印度,也会坚决回击印度的各种挑衅,但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任何轻视主要敌对邻国的行为,麻痹大意,都会付出严重代价。

 

关于中印边界争端,是时候采取主动了

 过去中国在青藏高原南麓和喜马拉雅山西段,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人口稀少,再加上基础设施落后,我国国力不支持在该地区维持庞大的军备,也考虑到诸多现实主义原因,主权声索较为谨慎。但继承了殖民主义基因的印度,不断突破底线,蚕食中国领土,我们无论如何妥协印度也不会满足。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对中印关系和领土的主张现在亟需正本清源。

 为抓住中美全面对抗窗口期、获得域外国家支持、提升讨价还价能力、为提升境内凝聚力、转移矛盾、进一步巩固占有抢占领土、提升与我国博弈筹码,可以预见的将来,没有任何力量会阻止印度扩张的步伐,边界冲突可能会继续加剧。

 鉴于印度已经跨过传统喜马拉雅分界线,不断完善军备和边境设施,严重威胁我国大后方,给我们的国土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我们不能还按照传统,必须主动出击。

 鉴于印度已经跨过传统喜马拉雅分界线,不断完善军备和边境设施,给我们的国土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我们不能还按照传统,必须主动出击。

 

500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只有切实了解欧洲的伟大与美丽的方面,然后才能保护自己不受坏的贪婪的欧洲祸害。”可惜贪婪衰落的欧洲人已经远去,用全球殖民地人民浇灌的欧洲近代花朵逐渐凋零。

 天道轮回。曾经饱受殖民主义迫害的印度人,却开始变得贪得无厌,用现在流行的话说:生活就是一出闹剧,我终于活成了曾经最讨厌的摸样,完全始料不及。这样的结局,难道是印度先贤想看到的吗?这样无限制扩张的欲望和有限国力之间的矛盾,将持续伴随着印度,总有一天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