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司机并没有原罪

500

文 | 挪威

这是新90后早起推的第 299 篇文章

今天想写一篇短文,关于滴滴司机这个群体。

其实我要表达的观点很简单:

滴滴司机并没有原罪。

原罪的意思是,生而即有罪,在没有被判定有犯罪行为之前,就已经被人为预设犯罪,这很容易让某些人用某种颜色的眼光看人。

换句话说,滴滴司机不是犯罪的代名词。

很像美国的种族歧视。

警察下意识觉得犯事儿了吧,肯定是黑人,是黑人肯定容易犯事,于是一出问题,网上先骂,先拱火,警察随即就把人拷了。

结果发现和黑人没多大关系,或者说,事儿根本没这么严重。

中国没有种族歧视,这个比喻是为了说明原罪设定容易带来心理上的有罪推定,直接导致某个群体特别容易被泼脏水。

滴滴司机就是这样一个群体。

这几天,关于「滴滴司机直播性侵女乘客」在网上火得一塌糊涂。而在事情真相根本没有查出来之前,滴滴司机这个群体,再次成了靶子。

比如我在刷这件新闻时就看到一条留言:

「滴滴司机都他妈是色狼!该死!垃圾!」

500

▲痛骂滴滴司机的留言

这类言论太多了。当时的情况是,滴滴官方已经报警,事情根本没有查清楚。

但针对滴滴司机这个群体有罪推定已经开始,脏水就这么哗啦泼出去,而且是成吨的脏水。

以至于滴滴网约车总裁陈熙都出来了,发文怒斥这些泼脏水的人:

「滴滴司机不是犯罪的代名词……看到大量声音质疑甚至攻击滴滴司机,我的心再流血,我们数百万滴滴司机师傅们,在大家心中究竟是什么人……」

500

▲滴滴网约车总裁陈熙的微博

现在,案件水落石出,真相出来了。

所谓性侵直播的两个人,真实关系是夫妻,为了牟利,在车里摆拍,公开进行色情表演,整个事件和滴滴毫无关系。

司机也不是滴滴司机。

500

▲郑州公安局的通报

但是中伤已经发生了,并且是超大规模持续性的针对滴滴司机这个群体的中伤,泼出去的脏水,已经粘在了这个群体身上,已经让他们变得面目全非,收不回来。

强弱往往是相对的。

你可以说滴滴本身是强者,至少相对于普通乘客而言,他们是有组织的公司。但无论如何,一个普通的滴滴司机算不上什么强者。

他们和外卖员快递员一样,都只是养家糊口的普通人而已。

我们总是强调乘客的权益,这当然重要。

但这次滴滴司机被恶意中伤与攻击,难道他们的权益就不重要了吗?

很多人都知道滴滴司机杀害强奸女乘客的案件,媒体哗然,全民震动,这确实可怕。但极少有人知道滴滴司机被杀害的案件。

随便举一个例子。

2019年3月23日,湖南常德,一位43岁的滴滴师傅像往常一样开车接客。深夜11点,上来了一个19岁的小伙子。

行程开始一切正常,是在快到达目的地时,停车间隙,乘客突然抽出刀子,直接刺向滴滴司机。

连续27刀,司机当场毙命。

27刀呵!

司机与乘客没有深仇大恨,就是普通的司乘关系。之所以乘客行凶,原因是19岁男生厌世轻生。

简单来说就是不想活了,然后就砍死了滴滴司机。

500

▲常德滴滴司机遇害案


这完全是一件偶然的事情,如果遇到的是另外一个司机,可能死的就是另外一个人。

司机与乘客也是在双向选择,乘客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司机。与此同时,其实司机也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样的乘客。

此事就是简简单单被媒体报道了一下,远没有全民震动,更没有人特地关注滴滴司机这个群体的权益与安全。

有自媒体发文:「为什么遇害的是滴滴司机,就没人关心了。」

广东江门,滴滴司机正常接客,被乘客用匕首连刺13刀,随后身上财物被抢。

这件事估计也很少有人知道。

500

▲江门滴滴司机被抢

乘客遇害,全民愤怒,是好事,因为人命关天,人性的善在这一瞬间得以施展。

但滴滴司机的命,也是命呵。

「人命关天」这个词的范畴,人们善意关怀的范畴,应该也要包括他们。

至少,不应该狭隘甚至带有恶意地认为滴滴司机这个群体天然有原罪,于是无论发生什么事情,稍微煽动,恶性的攻击和脏水直接就洒向这个群体。

-

滴滴这个产品本身带来的价值,非常正向。

很简单,滴滴就做了两件事:

第一,使全部的黑车得以合法化,政府无法管理和运营的黑车群体,滴滴承担起了这个业务。

第二,把纯线下的服务,拉到了线上。你随时随地可以打到车。

对司机而言,提供公共交通服务,不再只有成为出租车司机一条路。

你要知道,出租车司机背后是有公司的,而拿下出租车运营的牌照是非常难的。

于是中国才有了大量的黑车群体。

黑车本身不合法,因为他们无法纳入政府的监督与运营管理,比如黑车随意涨价,你就是投诉也没有投诉门道。

滴滴解决了这个难题,把这些黑车群体全部纳入监督与运营。

而且注册成为滴滴司机,门槛相对较低,有车,驾龄足够,通过考核即可。

所以滴滴侧面也创造了很多的就业岗位,成为很多都市白领挣外快的主要渠道。

白天上班,晚上兼职做滴滴司机。

这对司机是很友好的。

对政府而言,黑车困扰一直是难题。

核心问题就是无法管理起来。

但同时出租车服务又没有饱和到能让这个群体消失的地步。

在那些出租车比较少见的地方,在人流特别密集以至于出租车根本不够用的地方,都有黑车闪现。

现在滴滴出来,把这个群体管理起来。

那更好办,出了事直接就问追问平台的主体责任,这比之前要追查某个具体的黑车司机方便太多。

所以这对政府也是友好的。

最后是乘客,滴滴的出现一样带来乘车体验的友好,而且很明显:

你至少不用苦哈哈地站在雨中或者烈日中去路边等出租车,然后招手。

你完全可以在空调房里先打车,估摸着时间出门,在业务上已经实现了车等人。

在一些相对不那么繁华的地方,打的就是个看运气的事情。

运气不好,没有出租车过来,你等上大半天也没用。

滴滴改变了这个现象,不那么繁华的地方,只要附近有滴滴司机在跑,你就可以叫到车。

-

既然产品本身都各方都这么友好,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这么多的恶性案件。

其实这是个漏洞问题。

而任何好的产品与规则,都存在漏洞,这不是在为漏洞辩白。

毕竟有时候一个漏洞,就是一条人命,无论如何,这是不容忽视的。

所以堵漏洞是一件需要永远努力去做的事情。

但堵漏洞不是废平台,不是堕规则。

当然,更不是攻击这个平台下面的群体,这无济于事,甚至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没有产品与规则能彻底杜绝恶性案件的发生,但好的产品与规则,一定可以减少恶性案件的发生,一定可以让漏洞变得更少。

你坐过滴滴的话,仔细回忆,你会发现滴滴在安全体验上,其实比出租车好很多,比黑车就更不用说了。

1、全程录音功能。坐上车,滴滴就会提醒你,为了安全,开启全程录音功能,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避免司机对女乘客的性骚扰。

2、固定路线。你会看到你和目的地之间的路线,敦促司机按照路线行驶。

这在出租车时代是完全不可想象的,所以一些出租车司机会宰客,带着你乱绕,几公里的距离绕个十几公里,再收你几百块钱。

滴滴司机没法宰客,因为价格和出行就摆在那里。

3、紧急联系人功能。不知道有多人知道这个功能。你在上车时,可以把你的行程分享给紧急联系人,这样的话,你的位置可以实时共享给紧急联系人。

他可以看到,你在哪里,你是不是在预定的路线上;如果偏离了,紧急联系人可以随时为你报警。

4、一键报警功能。滴滴的后台和报警平台是联系在一起的。

以上这些功能,在出租车时代根本不可能有。

滴滴实现了,这都是安全体验的一环。

所以理论上来说,滴滴应该比出租车更安全。

事实也是如此。

-

2017年,最高法发布了全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的一份报告,专题是网约车与传统出租车服务过程中的犯罪情况。

数据显示:

传统出租车服务中实施发展的万人案发率是网约车司机的13倍。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你坐网约车的安全系数,是传统出租车的13倍。

令人震惊,被恶意泼脏水的滴滴司机群体,其实反而更安全。

报告显示,以2017年各地法院审结案件来统计:

1、被告人为网约车司机且在服务过程中实施犯罪的案件量,不足20件。

万人案发率为0.048.

2、被告人为传统出租车司机且在服务过程中实施犯罪的案件量为170余件。

万人案发率为0.627.

500

500

500

▲中国法院网

而且在具体案件中:

出租车司机有醉酒情节,而约车司机暂无醉酒情节。

500

▲中国法院网

以上数据来源于最高法,真实性不用怀疑。

中央财经大学司法案例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发现:

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8月26日,传统出租车行业发生故意伤害案件155起。此外还包括强奸案件13起,抢劫案件11起,故意杀人案件4起,总共为183起。仅在2017年1年做出判决的案件,就高达127起。


但出租车刑事案件的曝光度却远低于网约车。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租车隶属于各个地方的出租车公司,而滴滴一家独大,网约车一出事,就是全国范围的关注度。

这也很好,让滴滴压力很大,神经敏感,在乘客安全上的投入大很多。

你从这些数据中可以感受到,滴滴所做的一些努力,包括技术上的努力,和对滴滴司机培训上的努力,卓有成效。

滴滴司机这个群体,也并不比其它群体就要更加恶劣一些。

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是安全的,可信赖的。

虽然一些滴滴司机犯罪的恶性案件骇人听闻,全民哗然,但不可否认,从整体看,滴滴颠覆了传统出租车时代,带来了更友好、更安全的出行体验。

当然,我也不是在针对出租车司机。

我只是在陈述事实。

-

在最高法那份关于网约车与传统出租车犯罪的报告中,我还发现了其它一些情况。

比如,网约车司机犯案超过半数发生在夜间时段。

具体来说,就是夜间21点到凌晨5点。

500

比如,网约车司机都是在起止点和沿线地点作案,而传统出租车司机作案多发生于车内。

500

所以,基于我所了解到的情况,向大家提供一些出行建议:

1、半夜最好不要坐网约车,也不要做出租车,尤其是女生。嗯,最好不要有出行需求。如果有,爸妈开车接送,朋友开车接送,都是更好的选择。

2、如果有,又比较可怜,没人接送,比如去外地出差。建议坐网约车,从整体数据看,网约车的犯案率远远低于传统出租车。

3、要善用滴滴的安全功能,比如设置紧急联系人,把车牌号码和路线图分享给紧急联系人。他无论在哪里,都可以实时看到你的出行动态。

4、别忘了还有一键报警功能。紧急时刻,一键报警,然后对有意图的司机强调,我已经报警了,这是有威慑力的一招。

5、上车不要只顾着玩手机,敦促司机按照导航路线走。

6、半夜坐车,如果可以,坐同性司机的。

7、网约车危险性的根源在于:这是两个完全陌生的人坐在同一个密闭空间内,且没有旁人,是个私密空间。

8、接第七点,所以,女生半夜打车,建议还是不要穿得过于暴露,这不涉及到有没有穿衣自由之类的权利。裹得严实一点确实能减少司机的犯罪率。

9、接第七点,所以,也不要与司机攀谈,你们没那么熟,也不要试着创造什么故事,万一创造出危险呢?

说一个大家忽略的事情,这是滴滴总裁陈熙讲的故事。

我挺感动的。

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也是十几万滴滴师傅自愿报名加入医护车队,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免费接送医护人员。

我们感谢医护,感谢警察,感谢环卫工,感谢每一个为疫情付出努力的普通人。

我们感谢的对象,也应该包括滴滴司机这个群体。

-

其实大家都是普通人,为生活而繁忙奔波。

司机把你从一个地方载到另外一个地方,又去载别人;你从此处去彼处,又要乘另外一个人的车去下一个地方。

希望你我每一趟旅程都安全,也希望那些奔波的滴滴师傅们,能够首先被这个世界用善意相待。

这里是 -- 新90后的另一番天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