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地摊!援鄂医生跪地2小时卖“艺”不卖货
近日,“地摊经济”格外火爆,
朋友圈被各种摆地摊的段子刷屏。
6月7日晚,潍坊人民广场上
来了一位特殊的“摊主”!
援鄂医生摆地摊,“商品”很特别
“这人昏迷了,可能需要抢救,请帮我拨打120。”
6月7日晚,在潍坊市人民广场,一场心肺复苏术演示吸引了来往路人的注意。演示者是来自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的主治医师张军桥,从医11年的他也是山东省第十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的一员。
第一天跪了俩小时,讲得口干舌燥
张军桥自7日起开始广场“摆摊”现场教授心肺复苏急救知识,他同为医务人员的妻子也加入进来,一对女儿也在旁边帮忙发传单。
张军桥说,第一天的围观群众大概有400多人,也有一些市民上手学习。他“摆摊”第一天便在地上跪了2个小时。“我要不断讲解,俩小时下来口干舌燥的。”张军桥笑着说。
“我们的目标很简单,100名路过的人中有1个人驻足学习和实践”
早在去年年底,张军桥就有向大众普及心肺复苏术的想法,然而因新冠肺炎疫情不得不搁置。最近,城市烟火气逐渐回归,张军桥便利用这个有利时机向大众推广心肺复苏术。
“我们的目标很简单,100名路过的人中有1个人驻足学习和实践,每个观看者都能学习一点急救知识,这样我们急救复苏的普及率就会上升一点。”
援鄂医生摆地摊普及急救知识
网友纷纷表示,
这个摆摊摆的好,
关键时刻能救命,
我也想学!
上帝之手——心肺复苏,你了解多少
心肺复苏被誉为上帝之手,意外时可能恰好降临在你身边的亲朋好友,关键时刻可能救人一命!
而心肺复苏并非近代才有,从古至今,人们为了战胜死亡,尝试了很多手段试图挽留生命。
1古代心肺复苏
早在1800年前,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就描述了心肺复苏方法,而西方对心肺复苏的记载大约出现在800年前。
古代复苏方法主要有加热法、鞭打法、风箱法、滚筒法、马背颠簸法及全身降温法等。
2现代心肺复苏
现代心肺复苏始于上世纪50年代。
自1950年,美国的萨福(Peter Safar) 和伊拉姆(James Elam)开始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来复苏患者;
1960年,结合封闭式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心肺复苏术诞生;
1947年,贝克(Beck)提出体内电除颤,1956年,佐尔(Zoll)提出体外电除颤,劳恩(Lawn)又于上世纪60年代提出直流电除颤,并于1979年由迪亚克(Diack)发明自动除颤仪;
电除颤和人工呼吸、胸外按压一起构成了现代心肺复苏术(CPR);
1985年,人们开始强调心肺复苏中脑和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诞生了心肺脑复苏新标准;
1992年,美国心脏学会(AHA)正式提出“生存链”概念;1998年,正式提出早期应用全自动体外除颤装置(AED);
2000年,AHA颁布《2000国际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现在已公布的最新指南是《2018国际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
当前我国最新的临床实践指引为《2016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
接下来划重点
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几个重要知识点
请大家移步
发生心脏骤停的原因
1.各种心脏疾病,最常见的是冠心病。(主要原因)
2.突发意外事件:电击伤、溺水、自缢、严重创伤
3.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中毒和药物过敏等
4.其他
心脏骤停的严重后果
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一定要牢记,心脏骤停的黄金抢救时间
4分钟!!!
心梗、过度运动、过度劳累都有一定几率导致心脏骤停。
4分钟内开始初级心肺复苏存活率可达50%左右,每延迟1分钟存活几率会下降7~10%。
症状识别:
1、患者突然倒地跌倒,拍打、呼之不应;
2、一边观察胸廓起伏判断是否有呼吸(时间不超过10秒,可心里默数10个数);
3、一边检查颈动脉搏动判断是否有心跳(时间不超过10秒,可心里默数10个数)。
婴儿、儿童和成人心肺复苏方法各不相同
1
婴儿(1岁以下)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
这里的婴儿是指1岁以下的宝宝。
首先确认现场环境安全,之后拍打婴儿的脚并呼喊他,检查婴儿是否有反应。如果没有反应则立刻请人帮忙打120并去取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如果有条件)。注意:如果没有人帮忙,只有你一个人的话,则要以30:2的比例先做5组CPR再去自己拨打120。
检查婴儿的呼吸,如果婴儿停止呼吸,则应该实施心肺复苏。这个可以通过看胸廓是否有起伏来判断,观察至少5秒但不超过10秒,没有起伏则说明呼吸停止了。
呼喊拍打无反应+无呼吸=实施CPR
婴儿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遵照CAB的操作顺序:C胸外按压(compression)→A开放气道(airway)→B人工呼吸(breathing)
C胸外按压
1. 让婴儿仰面平躺在结实的平面上。如果可能的话,请使用地面以上的平面。
2. 将多余的衣服脱掉
3. 将一只手的2根手指放在两个乳头连线中点的正下方
4. 垂直向下按压,幅度大约为4厘米,速度是至少100次/分钟。
5. 每次按压后,要让胸部回弹至正常位置。
A 开放气道
仰头提颏法
一只手放在婴儿的前额上,另一只手放在婴儿颏部的骨性部位,向后仰头并提起颏部
B 人工呼吸
1.在保证婴儿气道开放的同时,按正常方式吸一口。
2.用你的嘴盖住婴儿的鼻子和嘴。
进行两次人工呼吸(每次吹气1秒)。吹气成功的标志是看到患儿胸廓隆起。
(一组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是30:2,也就是说持续按压30次,进行2次人工呼吸,之后再进行下一组)
之后持续进行心肺复苏,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是30:2,一直持续直到患儿开始呼吸或移动,或者专业急救人员到达并接管患儿。
注意:胸外按压操作一段时间后,你可能会感到疲劳,这时候按压效率就会降低,如果此时现场有其他人会CPR,请交替进行。最好是2分钟交换一次,交换时动作要快,尽量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2
儿童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
这里的儿童是指1岁以上,但尚未到达青春期的孩子。(一般是1~8岁)
首先确认现场环境安全,之后拍打患儿并呼喊他,检查患儿是否有反应。如果没有反应则立刻请人帮忙打120并去取AED(如果有条件)。注意:如果没有人帮忙,只有你一个人的话,则要以30:2的比例先做5组CPR再去自己拨打120。
之后检查患儿的呼吸,通过看胸廓是否有起伏来判断是否有呼吸,观察至少5秒但不要超过10秒,胸廓没有起伏则说明呼吸停止了,此时则应该实施心肺复苏。
呼喊拍打无反应+无呼吸=实施CPR
儿童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遵照CAB的操作顺序: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
C胸外按压
1. 让患儿仰面平躺在结实的平面上。
2. 将多余的衣服脱掉
3.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胸骨的下半部
4. 垂直向下、用力、快速按压,幅度约为5厘米,速度是至少100次/分钟。
5. 每次按压后,要让胸部回弹至正常位置。
注意:用1只手进行按压。如果1只手无法按压5厘米,请用两只手。不管怎样,只要按压幅度约5厘米即可。
A 开放气道
仰头提颏法
一只手放在患儿的前额上,另一只手放在颏部后仰头并提起颏部
B 人工呼吸
在保证气道开放的同时,捏住鼻孔。
吸一口气,用你的嘴盖住患儿的嘴。
行两次人工呼吸(每次吹气1秒)。吹气成功的标志是看到患儿胸廓隆起。
(一组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是30:2,也就是说持续按压30次,进行2次人工呼吸,之后再进行下一组)
AED
如果此时AED到达,则尽快使用AED。
1.打开AED。
2.寻找儿童电极片或儿童按键或开关
3.使用儿童电极片或儿童按键或开关(如果没有儿童电极片,则使用成人电极片)
4.按照你看到或听到的信息进行操作
之后持续进行心肺复苏,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是30:2,一直持续直到患儿开始呼吸或移动,或者专业急救人员到达并接管患儿。
注意:胸外按压操作一段时间后,你可能会感到疲劳,这时候按压效率就会降低,如果此时现场有其他人会CPR,请交替进行。最好是2分钟交换一次,交换时动作要快,尽量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
3
成人心肺复苏的操作方法
首先确认现场环境安全,之后拍打病人双肩并呼喊病人,检查病人是否有反应。如果没有反应则立刻请人帮忙打120并去取AED(如果有条件),如果没有人帮忙,则要自己拨打120并取AED(如果有条件)。
之后检查病人的呼吸,如果患者完全停止呼吸,则应该实施心肺复苏。通过看胸廓是否有起伏来判断是否有呼吸,观察至少5秒但不要超过10秒,胸廓没有起伏则说明呼吸停止了。
呼喊拍打无反应+无呼吸=实施CPR
成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遵照CAB的操作顺序: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
C 胸外按压
让病人仰面平躺在结实的平面上。
将多余的衣服脱掉。
将一只手的掌根放在胸骨的下半段,将另一只手的掌根放在第一只手上面。
垂直向下、用力、快速按压,幅度至少为5厘米,速度是至少100次/分钟。
每次按压后,要让胸部回弹至正常位置。
A 开放气道
仰头提颏法
一只手放在前额上,另一只手放在颏部,向后仰头并提起颏部
B 人工呼吸
在保证气道开放的同时,捏住鼻孔。
吸一口气,用你的嘴盖住病人的嘴。
进行2次人工呼吸(每次吹气1秒)。吹气成功的标志是看到病人胸廓隆起。
(一组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的比例是30:2,也就是说持续按压30次,进行2次人工呼吸,之后再进行下一组)
AED
如果此时AED到达,则尽快使用AED
打开AED
按照你看到和听到的提示信息进行操作
以上技能你都GET到了吗?
据了解,急救知识等将纳入学校考试内容!
也就是说,今后中小学生又多了一门必修课。
并且还会关系到孩子升学!
所以还等什么?
赶快转给家人和朋友吧~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