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总裁靠中国人“买买买”成为世界新首富!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有文化自信?
文 | 栩然
发布 | 栩然说(ID:xuranshuo)
1
今天,聊聊世界首富吧。
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我都吃了一惊:自己什么时候这么膨胀了,居然敢关心首富的问题了。
其实,我对谁当世界首富是没有兴趣的。
我感兴趣的是,这个首富是做奢侈品的。
LV这个品牌,这几年在中国算是家喻户晓,作为奢侈品的入门品牌,很多人拼死拼活也要拎一个。
哪怕不是真的,高仿的也行。
果然,我查了一下数据,LV这些年的销售额里,有一半都是中国人贡献的。
而且,这个数据还是2017年的。
到了2018年、2019年,虽然全球经济下行,但LV的销售额不降反增,他们的CEO非常低调的说:亚洲地区的销售额增长了15%,中国市场的表现尤为强劲。
我看了下最新的《2019年全球奢侈品行业研究报告(秋季版)》,显示:
2019年全球奢侈品市场整体销售额(含奢侈品及奢侈体验)达1.3万亿欧元。其中,中国奢侈品市场整体销售额增长26%,中国籍消费者对全球个人奢侈品市场持续性增长的贡献率达到90%。
也就是说,全球90%的新增奢侈品基本都是被中国籍消费者买走了!
难怪LV总裁能当新首富了,这些年里中国人挣的钱大部分都跑进了奢侈品的腰包里了。
中国人多,抬也把他抬成首富了。
2
我想到了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喜欢奢侈品?
其实奢侈品本身并不奢侈。
在刚工作不久的时候,我的一位女领导,家里很有钱。
手上戴着一个金光灿灿的手镯。
我当时觉得,领导也太土豪了,整这么大个圈子,少说也得四五十克黄金,上万元一只吧。
后来无意中和同事聊起来,才知道这个金光灿灿的镯子一只就要5万元。
更让我震惊的是,这个镯子其实是18K金的,克数并不高。
它之所以卖这么贵,是因为它的牌子叫卡地亚。
这应该是我第一次知道这个品牌,也是第一次亲身知道什么叫奢侈品。
用同事的话说,这个牌子的东西,就算是不锈钢刷一层漆,都能比多少黄金饰品还要值钱。
同事的话我当时并不太相信,直到后来看到了Tiffany上千元的回形针,以及85000元一个的真·毛线球。
我才知道,真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有人花了好几万买了一件香奈儿的衣服,结果洗掉色了,投诉到专卖店。
官方解释说:我们的产品设计时没有考虑过洗涤的情况。
真正的奢侈品,就是从不考虑用第二次。
还看到过一个段子,有人问如何判断大牌包包的真假?答:背半年,质量差的是真的,质量好的是高仿的。
卡地亚也好,香奈儿也罢,奢侈品之所以成为奢侈品不是因为质量好,也不是因为性价比,更不是因为实用。
而是因为攀比。
就像原始社会没有别的东西,也总有一些猿人要用漂亮的石头和贝壳来打扮自己一样。
这就是原始人的奢侈品。
不这样,怎么才能把“穷人”和“富人”区别开来呢?
如果世界都均贫富了,也就没有奢侈品了。大家都一样,谁会为额外的“奢侈”买单?
所以,不是需求本身创造了消费,而是阶层攀比的心理激发了消费。
这样的心理,在中国高速发展的几十年里,被不断释放、放大,最终演变成了一股消费主义的滚滚洪流。
记得我小时候,看课外读本之类的,经常会讲到中国人喜欢存款,还举例说正因为中国不像国外那么喜欢消费,所以经济发展没有别人快。
但现在我们随便点开新闻都能看到,什么90后人均存款不足千元之类。
无不揭示了一个道理,现在的老百姓不喜欢存钱了。
“买买买”成了社会的主力,而主力中的主力就是这些奢侈品。
3
《奢侈带来富足》里说:
从历史上看,绝大多数人对奢侈品的心态是矛盾的:一方面,在道德上常常鄙夷,因为它是多余的,代表了社会分配不公;另一方面,人性的本源内心并不排斥奢侈品的享受。
向往更好的生活,想买更好的东西,这样的心理其实很好理解。
怕的就是你被各种各样的洗脑言论带歪,陷入了消费主义的陷阱。
把人生所有的幸福都寄托在消费上。
有的小姑娘,秉承着“做一个精致女孩”的宗旨,用名贵化妆品,吃穿用的东西都印满了大牌logo,过着买买买,拍拍拍,朋友圈发发发的日子。
一个月的工资消费的七七八八,张口闭口衣服鞋子包包,好像能进同样的餐厅吃饭,选同样的自拍角度,就迈进了社会精英的大门,从此开启了一个独立精致的新女性道路。
但问题是,消费所带来的幸福感是边际递减的。
开始时,买一支几百块的口红都能开心很久,到之后大几千的包包也觉得就那么回事,再到最后上万的饰品也就能心动一小会儿了。
人的欲望是内心里躁动的巨兽,一旦释放出来,内心反而会感到更加的空虚。
很多时候,当经济实力/社会地位和所购买的物品不匹配的时候,你以为穿在身上是身份的标签,其实是扭曲心理的沉重枷锁,是外化的欲望。
还记得之前搞得沸沸扬扬的“裸贷事件”吗,有多少人在欲望的驱使下,不断提高自己的消费层级,长期寅吃卯粮,最终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归根到底,消费主义就是个纸老虎,只要我们不被盲目的攀比蒙蔽了双眼,不被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牵着鼻子走,更不被内心的欲望所支配,就一定能发现和找到更有意义的生活。
毛泽东生前诗词不少,印象深刻的一句就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千万要务实,别整那些虚的。
所以那些一脸菜色、灰头土脸、衣衫褴褛的“土八路”,才能把制服笔挺、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打得满地找牙。
实实在在的东西,往长远了看,才是真正有价值、有力量的存在。
4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是中国人?
中国人成了全球奢侈品消费的主力,看起来是好事,说明我们有钱了,可以到处撒钱当土豪了。
但我却觉得很悲哀。
因为我们买来买去,最终都是为那些“洋品牌”买单。
小时候,老师告诉我们:
日本把一流的产品留在国内,二流的产品给欧美,三流的产品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地区,不入流的产品才会给中国。
但就是这些“不入流”的产品,我们都当个宝一样,小时候的看过的小说《花季雨季》里,谁家有个日本的双开门冰箱,简直就觉得人生都达到了巅峰。
而现在,中国在很多制造领域都已经赶上并且超越了日本。
我们自己制造的产品,并不比日本差,尤其是科技创新方面。
在全球科技创新企业独角兽排行榜上,中国和美国几乎平分秋色,前十名中有6名中国企业。
而日本企业则不知道排到多少名开外了。
这个世界已经真正改变了。
但我不知道,“月亮还是外国圆”的心态何时才能彻底改变。
1945年,一个叫西德尼·里滕伯格的美国青年来到中国,他遇到了一件令他终生难忘的事:
一个喝醉了酒的美国士兵,故意驾车撞死了一位名叫李木仙的中国女孩,结果,法庭却判决他只需赔付26美元。
事后,女孩的父亲却又退回了6美元,因为这个父亲以为,按照中国的惯例,这6美元是经手此事的“法官老爷”必须收取的“好处费”。
西德尼·里滕伯格的中文名叫李敦白,他后来成了第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美国人。
几十年后,李敦白回忆说:
之所以永远不能忘怀这件事,那是因为在1949年之前的中国,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在旧中国的制度下,老百姓命如草芥。
这就是70多年前,真正的中国,这就是乱世中的人命。
在那个时代,外国人就可以比国人“高一等”,这些列强们就可以在中国的土地上,替中国人“主持公道”。
但在最新的新闻里,
我看到,缅甸的国务资政昂山素季,居然对中国提了一个请求,“希望中方继续在国际场合为缅甸等中小国家主持公道……”。
这才是中国国际地位的真正改变。
我们再不是那个面对西方国家“逆来顺受”的睡狮了。
拥有14亿人口的东方大国,真正站起来了。
5
一个强大的国家,必然有和其地位相符的制造能力。
也应当有与之相当的文化自信。
凭什么奢侈品就是外国的好?
凭什么中国就造不出好的产品?
比如华为。
全球市场上的华为,几乎就像是当代中国的一个化身。
八十年代,华为刚成立的时候,只不过是深圳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完全无法和爱立信、阿郎、北电之流完全无法匹敌,只能是采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获得一席生存空间。
这之后的华为闷头搞科研、干实事,从2G、3G,逐步逼退了在中国称霸一时的阿尔卡特、朗讯和西门子。
4G时代,华为甚至超越了当年不可一世的思科和爱立信。
然后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通过技术的创新和积累,终于站到了世界科技的浪潮之巅。
厉害到,西方国家不得不采用从围追堵截到专利诉讼,直到野蛮抓人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来遏制华为。
这样的恐惧、敌意和重视,才是华为真正的价值所在。
去深入挖掘背后的原因,华为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除了本身的企业文化、管理外,最核心的,是搭上了一条破浪前行的航母身上。
它赶上了中国经济大发展的高潮,通讯基础设施的大量更新为华为带来了巨大订单。
像华为之类公司的发展和成长,更多的是分享了与时代、国家共同进步发展的机会。
华为高速发展的三十年,也正是中国高速发展的三十年。
看下面这个视频,更能直观地感受这样的发展变化。
32年前,在华为创立伊始,就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要让世界通讯市场中,有中国的声音。
32年后,因为华为一直以来的抱负、隐忍与坚守,这个目标终于实现了。
麒麟、鸿蒙等的出现,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它标志着,从真正意义上出现了,世界最优秀的产品,是由中国人掌握核心技术的国货。
不只是华为,也不只是手机,其实我们国家现在很多产品都已经成为了别人的“奢侈品”。
比如另一款手机,在非洲大受欢迎,市场占有率非常高,是名副其实的非洲奢侈品。
比如,中国人这几年疯抢动辄几千上万的羽绒服“加拿大鹅”,却不知道老外却在疯抢我们的一个产品。
为了避免打广告嫌疑,牌子的名称我就不说了(华为无所谓,你觉得华为会需要我这样的小号来打广告吗?我只是个自来水罢了)。
这个纯正国产的牌子,现在是亚马逊上最畅销的羽绒服单品。
成为一个纯粹的国内不知名的国货品牌在海外电商上崛起的案例。
6
我们自己造的东西,已经不差了。
缺少的,只是自我的认同和那份文化的自信。
从清朝末年到建国,面对西方,中国大部分时候都是“跪着”的;从改革开放到现在,我们看国外大部分时候都是“仰望”。
跪久了、仰望久了,都忘了我们现在也是人均GDP过万美元的国家了。
我们已经是世界上工业制造门类最齐全的国家了。
我们是既能造高铁、航母、火箭等大国重器,又能造玩具、造铅笔的“制造业大国”。
高铁成了英国的奢侈品,5G成了美国的奢侈品,无人机成了日本的奢侈品。
在国家层面,我们已经很大程度上完成了逆袭;但在普通民众的心理层面,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什么时候,我们能打造出我们自己的奢侈品包包、衣服、化妆品?
第一批“20后”已经诞生了,从他们这一代人开始,或许将会见到一个全新的世界,见到一个被中国产品重新定义的世界。
不论是手机、电脑、汽车,还是交通、医疗、教育;不论是衣食住行、还是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中国的,会是世界的;
中国最好的,就会是世界上最好的。
我相信,这一天很快就会到来。
—— END ——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栩然说。微信上写毛泽东最集中、最深度、最有趣的地方,致力于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毛泽东,学习毛泽东,实现从三观到认知的重塑。
如果你想读到有深度、有洞见的好文章,推荐关注:栩然说,作者栩然将借助于对历史、现实和人们行为规律的分析,帮助你预测事情的走向,看透世界的本质,甚至洞悉人性的秘密。
关注“栩然说”,后台回复“毛泽东”可获取更多关于毛主席的精彩好文;
回复“合集”,可获取关于毛主席的全网独家资料合集;
回复“君主论”,可获取“帝王心术”系列解读文章。